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抱歉,我也是皇帝! > 第173章 陛下!不能再让赵仙罴发展壮大

抱歉,我也是皇帝! 第173章 陛下!不能再让赵仙罴发展壮大

簡繁轉換
作者:映山时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7 16:13:17 来源:源1

第173章陛下!不能再让赵仙罴发展壮大了!(第1/2页)

太极宫。

皇家内苑,金水河。

李世民正骑着一匹西域进贡的汗血宝马,沿河畔悠闲漫步。

虽然初寒料峭,但他精神抖擞。

就在这时,远处走来一名年轻内侍,禀报宰相房玄龄有急事在两仪殿等候。

李世民当即下马,将马鞭递给旁边的内侍监,龙行虎步向两仪殿方向走去。

两仪殿。

李世民大步走进殿内,来到房玄龄面前。

房玄龄脸色凝重,一边将手中密信呈上,一边道:

“靡州发来八百里加急,戒日王朝君主遣使向我大唐求援,说他的国家正遭受大秦铁骑的疯狂进攻。”

李世民听到前半句只是觉得疑惑。

戒日王朝怎么会向大唐求援。

但是听到后半句,他脸色瞬间一变,死死盯着房玄龄。

然后他快速展开急报,仔细看了起来。

看完急报,李世民脸色阴晴不定,目光闪动。

赵仙罴,竟然对天竺动手了!

赵仙罴到底要做什么…

“陛下,那咱们?臣的看法是远水解不了近火。

还有,戒日王朝并非是我大唐邻邦,我们没有理由出兵到那么远的地方,救一个不怎么相干的国家,而去得罪大秦。”

房玄龄道。

李世民摇头。

“错,不能说的这么绝对,决定我们要不要出兵的关键,是要弄懂赵仙罴的目的。

如果他是派半数以上兵力,想要对外扩张,那么他国内防备必然空虚。

只是这封信的内容不够详细,咱们对于天竺内部情况,对于大秦此次究竟派了多少兵力出去并不清楚,所以不能贸然插手。”

想了片刻,李世民道:“先等那几名戒日王朝使者到了长安再说。

再在长安找些精通天竺语言的人,以备到时候翻译。

还有,向李靖去信询问大秦境内有没有比较大的异动。”

最后一条,是李世民心里实际没有半点出兵念头的关键。

因为早在几个月前,他就已经命李绩等人,向大秦境内安插刺探情报的人。

事实上这个举动进行的异常顺利,大秦那一方也不知道是没发现,还是刻意的没有把大唐安插的这些钉子拔出来。

可奇怪的是,大秦对戒日王朝动兵这么大的事,这些探子竟然没有传回半点消息。

这就不得不让李世民怀疑,大秦实际上派去戒日王朝的兵力并不多,国内仍有大量军队驻守在原要塞。

房玄龄点了点头,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转身离去。

李世民凝视房玄龄远去的背影,眯了眯眼。

他心里布满疑惑。

赵仙罴攻打戒日王朝的举动,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是戒日王朝看到吐蕃内乱,先动的手,导致赵仙罴反击。

还是赵仙罴主动攻打戒日王朝,为的是土地?还是资源?

……

时间一晃半个月过去。

三名戒日王朝使者终于来到长安。

太极殿。

朝会上,李世民让这三名使者详细说了一下戒日王朝和大秦交战的情况。

然后李世民又询问了几个关键问题。

比如大秦这次究竟派了多少军队,武器装备怎么样,由谁领兵。

戒日王遣使求援的时候,两国交战状况怎么样,大秦的军队打到哪了。

再比如戒日王朝有多少人口,全国有多少兵马,有哪些兵种,用的什么甲胄武器等等。

李世民和文武百官听三名使者叽哩哇啦说了一大堆,再听一名精通大唐语言以及天竺语言的人翻译,顿时明白了几个要点。

首先大秦只有一万多一点的铁骑。

甲刺不破,兵刃锋利无坚不摧,且士兵个人作战能力极高,还会组成各种各样的阵型协同出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3章陛下!不能再让赵仙罴发展壮大了!(第2/2页)

为首的统帅一个很是强壮的少年,带着一营人人都能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的亲兵,所向披靡,武功盖世。

反观戒日王朝,虽然有人口上千万,也有数量庞大的象兵,可是武器甲胄远远落后大秦军队,象兵也被抓住笨重和容易受惊的弱点,难以发挥作用。

所以戒日王朝节节败退,大秦军队一路横推无阻,几人被戒日王派出时,已经连陷了几十座城,丢失了近半土地。

大唐文武百官纷纷咋舌。

有不少人觉得戒日王朝这样的军队本来就不堪一击。

但更多人认为,大秦只派了一万的兵力,就能把人口千万的戒日王朝打的找不着北,足以说明大秦铁骑精锐,已经不输大唐最厉害的玄甲军。

几名使者说完扑通跪在地上大哭:

“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请派兵支援我们。

那支杀神一样的军队,我们抵挡不了。

他们的统帅,似乎是你们的人,你们不能不管!”

一名大臣闻言怒斥:“胡说八道!怎么就是我们大唐的人?你有何证据?”

另一名大臣接话:“不错,人家高举的是大秦的旗帜,与我大唐何干?”

“可是…”

使者脸色无助,左看看右看看,朝着四面不停磕头。

“求你们帮帮我们!”

大唐文武百官成群窃窃私语,议论起来。

很快绝大部分人都认为不应该出兵。

“陛下,兹事体大,不管这几名戒日王朝使者说的是真是假,他们的国家距离我们那么远,我们派军队长途跋涉,去干预他们与其他国家的争端,绝非明智之举。”

“令狐大人所言极是,大秦只派了一万铁骑,国内还有几十万大军。

大秦才是我们的邻邦,我们为了一个那么遥远的国家,去得罪大秦,得不偿失。”

听几名大臣说毫无出兵帮助戒日王朝的必要,还说担心得罪大秦。

本来找到一丝复仇机会的高履行,不由冷哼一声看着这几名大臣道:

“迂腐之见!鼠目寸光!你们知道你们在说什么吗?

担心得罪大秦?莫非你们以为大秦往后会和大唐和睦相处?简直可笑至极!

你们莫不要忘了建立此大秦者是谁?

他是赵仙罴!

他父乃是被陛下所杀,虽然陛下已经主动求和下过罪己诏,可无论如何他的心里已经埋下仇恨的种子。

不然他以前也不会做出种种对陛下不敬的举动。

还有,他可是自觉冤屈无法替父昭雪,所以一气之下脱离大唐,往后才匪夷所思的建立起大秦。

这样的经历,这样忤逆不忠的性格,你们竟然怕得罪他,竟然要劝陛下,眼睁睁看着他一日一日的壮大势力?”

一名大臣站出来冷声点明:“高大人不要忘了,造成赵家惨剧和如今局面的始作俑者,正是两位令公子。

说起睚眦必报,高大人从一日连丧两子那一刻起,就已经时时刻刻想着报复,才是真正的睚眦必报,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高履行面皮剧烈一颤,咬紧牙根,转身面朝李世民一拜。

“陛下,要说臣心里没有恨意那是假的。

可臣方才所言也是为了大唐安危着想。

臣思来想去,觉得赵仙罴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方才这几名戒日王朝使者说了,他们国家有着肥沃的土地,百姓以种植农作物为主。

臣料想赵仙罴此举,一定是为了给大秦打下一个巨大的粮仓,让大秦永无粮食之患!

咱们绝不能再任由他这样壮大下去,否则将来必悔之晚矣!”

高履行这番话一说完,朝堂内一片寂静。

李世民沉着脸看着跪在下方的高履行。

不知道为何,经高履行这一说,他心里突然莫名涌出一种冰寒彻骨毛骨悚然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