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抱歉,我也是皇帝! > 第65章 朕不会再给他任何机会!

抱歉,我也是皇帝! 第65章 朕不会再给他任何机会!

簡繁轉換
作者:映山时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7 16:13:17 来源:源1

第65章朕不会再给他任何机会!(第1/2页)

御书房。

李世民正跟长孙无忌、房玄龄,坐在一张铺着明黄色锦垫的木榻上讨论着国事。

就在这时,之前派去传旨的内侍低着头来到门口:“陛下。”

李世民转过身,冲内侍点点头。

内侍走了进来,神色有些不安的说道:“启禀陛下,那赵家二郎…抗旨不遵,他让奴婢转告陛下,说是,说是不需要陛下的赏赐,因为他…已经收过诊金。”

李世民此前和长孙无忌房玄龄聊天时,脸上残留的笑容顿时凝固。

他从榻上起身,踩上靴子,脸沉似水的来回踱步。

长孙无忌房玄龄两人当即跟着起身。

李世民停下脚步,眯眼问内侍:“那块匾呢?”

内侍小声道:“赵二郎他…不愿意接匾。”

李世民脸色瞬即一沉。

长孙无忌想了想,正要开口,内侍又道:“不过太子殿下和越王殿下也在赵家,太子殿下为赵二郎说了话,说赵二郎是自认为医治皇后理所应当,愧受圣恩,希望陛下收回成命…”

李世民闭着眼听着,脸上怒气隐隐。

不管李承乾怎么为赵仙罴说话,怎么维护皇家体面,都改变不了赵仙罴抗旨的事实!

他猛地睁开双眼,手指延福坊方向:“来人!去给朕把赵家二郎抓起来,朕——”

长孙无忌连忙将李世民拦住:“陛下,您又何必跟一个孩子计较?”

长孙无忌已经把赵家最近发生的事情了解的一清二楚。

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因为自己父亲被杀,在跟皇帝置气。

李世民脸色阴沉看着长孙无忌道:“无忌,他小小年纪胆敢抗旨不遵,你以为朕没有给过他机会吗?”

长孙无忌给了那名内侍一个眼神,让内侍先出去。

内侍走后,长孙无忌对李世民说道:“陛下,您是圣明之君,怎么能因为一个孩子跟您作对而大动肝火?

况且赵蕴古一事刚发生不久,他的儿子对您有所怨言岂不是人之常情?”

李世民大怒:“照你所说,全天下人都可以对朕不满?都可以抗旨不遵?”

“不不不!”

“臣不是这个意思,臣的意思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陛下可知一个月前,在赵蕴古未被斩首之前,那赵家二郎正好生了一场大病,可以说是在鬼门关走了一趟。

他好不容易活下来,醒过来,结果听到自己父亲被杀,你说他一个十五岁的人能不崩溃吗?

臣甚至可以说,他现在连死都不怕,因为本就死过一遭,何况他刚刚救了皇后,陛下您在这个时候因为他拒绝接受恩赏,就降罪于他,百姓会怎么想?”

李世民稍微冷静了一点,但心头怒火还是没有消除,声音低沉的吐出几个字:“他抗旨…”

长孙无忌摇了摇头道:“抗旨他可不是头例。”

说着长孙无忌开始细数:

“贞观初年,关中地区闹灾荒,您要征发徭役修缮宫殿,魏征抗旨不遵,最后劝您收回成命。”

“贞观三年,镇守北疆一名将军因为战败被判死刑,您怒火攻心,二话不说直接要将人处斩,结果王圭抗旨不遵,认为应该按司法程序复核,确认量刑无误,才能执行。”

李世民眼睛微眯,长孙无忌这是在点他,当初没能按正常程序给赵蕴古定罪,直接将赵蕴古斩首,本就是一桩过失。

长孙无忌继续道:“然后是贞观四年,您要修缮洛阳宫,又是张元素上书抗旨,力劝您放弃了这个决定。

因为这件事,您还赏赐了张玄素很多东西。”

“是,这些人表面看起来抗旨不遵,违背了你的意愿,同时有损皇家威严。

可实际上呢,在百姓看来,您和历史上其他君王不同,您是一个有血有肉,十分开明的君王。

将来这些记载于史书,传于后世,后世之人只会觉得您是一个千古不遇的明君!”

在长孙无忌一番吹捧下,李世民渐渐平静了下来。

他本就没有打算真的处置赵仙罴,只是做做样子。

李世民微沉着脸道:“这是他自己放弃了朕给他,以及给赵家的最后一次机会。”

长孙无忌连忙附和:“所以是他自己把路走窄了,这怨不得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5章朕不会再给他任何机会!(第2/2页)

百姓知道这件事,只会觉得这是赵家二郎的不是,是赵家二郎不明事理不知好歹,连累整个赵家错失这大好的翻身机会。

而陛下您,对于子民,对于他一个少年,仁至义尽。”

李世民心里的气彻底消了,重新坐回软榻上,用小刀戳起盘子里一块羊肉,放进嘴里嚼了嚼,嘴上浓密的胡须随着咀嚼的动作而颤动。

最终,赵仙罴抗旨这件事,被几人定性为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因为自己父亲被杀,故意和皇帝置气的小事。

在李世民眼里,赵仙罴只是个没有任何威胁的孩子。

可即便如此,正如李世民所说,他不会再给赵家任何翻身的机会,也不会再给赵仙罴机会。

无论科举、地方宾贡、又或者是因功行赏,种种仕途,赵仙罴已经在他心里永久除名。

见李世民重新坐回了榻上,长孙无忌房玄龄两人也回到了原先的位置坐下。

三人继续聊起之前没有讲完的话题。

……

立政殿。

长孙皇后从一名派去打探消息的亲信口中,得知今天早上在赵家门前发生的事情后,心里叹了口气。

知子莫若母,李承乾果然像她意料中一样,迫不及待的去找了赵仙罴。

不过赵仙罴的回应她没有料到。

不仅拒绝了她两个儿子的邀请,还抗旨拒绝了皇帝的御赐牌匾。

“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这样的机会多么难得,这次拒绝,你想要再在皇帝心里留下好印象,你赵家想要翻身,就难了。”

长孙皇后对赵仙罴了解不多,从她的角度,下意识觉得赵仙罴太感情用事,完全不计后果。

哪怕她认为自己丈夫在处理赵蕴古这件事上,的确存在过失,但赵仙罴作为百姓,怎么能记恨一个皇帝呢。

不过救命之恩还是要报的,长孙皇后决定先观察,如果赵仙罴的行为惹怒了她的丈夫,她会适时的帮赵家一把。

……

平康坊,越王府。

李泰眼里带着淡淡笑意回到府里。

虽然赵仙罴拒绝他的邀请,他也目睹了赵仙罴当众抗旨,但他一冷静下来,就觉得赵仙罴抗不抗旨跟他其实没有多大关系。

如果他父亲都放过了赵仙罴,他又何必去计较?

相反,赵仙罴这样的举止,对他李家似乎心存怨恨,让他觉得李承乾去请赵仙罴治病,绝对不会那么容易成功,这正合他意。

所以李泰没有生气的一回来,就把大殿里早就备好的美酒佳肴全部掀翻。

他马上派人去把高无忧请了过来,两人一边喝酒吃肉,一边聊起了刚才在赵家发生的事。

高无忧听完,表情平淡。

即便长安城里现在正将赵仙罴的事传的沸沸扬扬。

但在他眼里,赵仙罴这样的小角色,根本上不了台面。

一个仗着有点医术救了皇后,就不知天高地厚的贱民罢了。

喝了几杯酒后,高无忧对李泰说道:“青雀,你又何必大费周章的去阻止赵仙罴为太子治病?”

正吃着肉的李泰转过头看着高无忧。

高无忧道:“你觉得赵仙罴和孙思邈,谁医术更高?”

李泰毫不犹豫答道:“当然是孙思邈。”

“那孙思邈都治不好太子的腿疾,赵仙罴又怎么可能治得好?”

“可是赵仙罴他治好了本王的母后。”

李泰很谨慎。

他现在还不知道赵仙罴只是救醒了他的母亲,缓解了一下病情,并不是完全治好。

高无忧看着李泰问道:“那如果孙思邈人在长安,难道就治不好皇后?想必过程会更简单。”

李泰语塞。

他表情僵硬的笑了笑:“还是谨慎一点好,不管怎么样,本王绝不能让太子看到一丝一毫的希望。”

高无忧看着李泰眼睛里的狠辣,举起酒杯淡淡饮尽。

……

东宫。

李承乾自从回来后,就一个人坐在摆满宴桌的大殿主座上,闭着眼睛,一句话也不说。

空气里弥漫的低气压,让东宫所有下人噤若寒蝉,不敢靠近大殿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