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奋斗! > 第30章 祖宗曾经说过:这鞑子总是越杀越

崇祯的奋斗! 第30章 祖宗曾经说过:这鞑子总是越杀越

簡繁轉換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7 16:19:04 来源:源1

乾清宫,晨。

天色未明,乾清宫内只点了几盏铜灯。

周玉凤低着头,纤细的手指捏着素白袍服的衣带,小心翼翼地替崇祯系紧。她不敢抬头,只听得见丈夫的呼吸声,沉而缓,像是压着什么心事。

“玉凤。”崇祯忽然开口。

周玉凤指尖一颤,险些扯歪了衣带,连忙稳住,低声道:“万岁爷……臣妾手笨。”

崇祯没在意,只是微微低头,看着她的发顶,轻声道:“想问什么就问吧。”

周玉凤咬了咬唇,犹豫再三,终于还是小声道:“这几日……臣妾听见些传闻。”

“嗯?”

“说……说万岁爷命孙祖寿、祖大寿血洗大宁,屠了朵颜部七八千人……”她声音越说越低,到最后几乎成了气音,却又忍不住抬起眼,偷偷打量崇祯的神色。

她心里其实是不信的。她的万岁爷生得那么好看,眉目如画,贵气天成,怎么会是那种连妇孺都不放过的暴君?

崇祯看着她那双怯生生的眼睛,忽地笑了,笑容温和,却莫名让人脊背发寒。

“妇孺应该没几个。”他淡淡道,“朕命孙祖寿、祖大寿行车轮斩,是针对男子的。至于妇女和不高于车轮的孩童……”他顿了顿,“全都分给蓟辽将士为奴。”

周玉凤脸色一白,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崇祯看着她,眼神却渐渐冷了下来。

“玉凤,你知道吗?最晚到崇祯二年,就会有一场决定我大明存亡的大战。”他声音低沉,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建奴会绕过宁锦,取道大宁,沿宽河、滦河攻我蓟镇边墙。若蓟镇被破,数万建奴就会杀进北直隶腹地……”

他额头上忽然渗出细密的汗珠,眼神恍惚了一瞬,仿佛又回到了上上世??那时他才十九岁,被袁崇焕那张大嘴忽悠着,做着“五年平辽”的迷梦。结果呢?正美着呢,建奴的刀锋直接捅到了北京城下!

后来他在汉东读大学时,和那位酷爱研究《明史》的高老师讨论《明史》,才真正明白??崇祯二年的己巳之变后,大明再想翻盘,就难如登天了!

因为黄台吉不是在北京城下转一圈就打道回府,而是烧杀抢掠了几个月,才心满意足地离去,光是北京周边就损失了十几万人口(死亡或被掠),流亡难民数十万牲畜被掠十余万头,损失战马超过两万匹。另外,北方最富饶的京畿州县的田地房舍等损失极为严重,直接导致北直隶税赋锐减,使得本来就紧绷的财政雪上加霜。而且还损失了大量边军精锐和各地赶来的勤王军??阵亡、溃散、哗变的军队加在一起超过10万!

为了弥补损失,重建防线,崇祯不得不在己巳之变后加派加征......而建奴一边,通过己巳之变发现了一个解决自身经济困难的好办法,就是绕过宁锦防线,冲破长城,冲到大明境内烧杀抢掠。在己巳之变后,他们又来了四次!前前后后,建奴一共在关内烧杀抢掠了整整24个月,也就是两年!

而崇祯朝一共就十七年啊!

“万岁爷……”周玉凤见他神色不对,小声唤道。

崇祯猛地回神,深吸一口气,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低声道:“放心,这次……黄台吉打不进来的。”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王承恩的声音:“万岁爷,时辰到了。”

崇祯点点头,最后看了周玉凤一眼,转身大步向外走去。

......

皇极殿,望朔朝会。

天色微亮,皇极殿外已列满文武百官。

按大明祖制,望朔朝会乃每月初一、十五之常朝,凡在京五品以上官员皆需入殿奏事。科道言官可直陈时弊,不必预先登记,但奏章需先经通政司呈递,再由鸿胪寺官唱名引奏。

殿内,崇祯端坐御座,目光冰寒。这是他这一世第一次望朔朝会,但是在上上一世,却不知经历过多少次......可惜,方向不对,越努力,离失败可能就越近。

鸿胪寺卿李觉斯身着素袍,手持象牙笏板,趋步出列:“启奏陛下,插汉部虎墩兔汗遣绰尔济喇嘛为使,携国书至京,现于殿外候旨。恳请陛下召见。”

殿内霎时一静。百官目光交错,暗流涌动。成国公朱纯臣垂着眼皮,胖手在袖中捻着佛珠;崔呈秀深吸口气,看着有点紧张;孙承宗眉头紧锁,腰背却挺得笔直。

崇祯指尖在蟠龙扶手上轻轻一点,声音不高:“宣。”

“宣......插汉部使臣绰尔济喇嘛觐见......!”鸿胪寺赞礼官的高唱穿透殿门。

不一会儿,就见绰尔济喇嘛身披绛红袈裟,头戴金顶鸡冠状喇嘛帽,双手高捧一卷金漆封缄的羊皮国书,在鸿胪寺一名青袍序班的引导下,大步踏入殿中。

行至御阶前九步,绰尔济停下,依照鸿胪寺官员事先教授的礼仪,躬身,以不甚流利的汉话高声道:“四十万蒙古国之主巴图鲁成吉思汗座下国师,绰尔济,参见大明皇帝陛下!谨奉我汗国书!”他双手将羊皮卷高高举过头顶。那国书封皮上,赫然以蒙汉双语写着??“大元可汗致书大明皇帝”。

一名身着白袍的司礼监随堂太监趋步下阶,接过国书,转呈御前。崇祯并未立即展开,只将国书随意置于御案一角,目光落在阶下的红衣喇嘛身上。

绰尔济深吸一口气,猛地抬头,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悲愤的颤音,响彻大殿:“大明皇帝陛下!外臣奉我汗之命,泣血控诉!贵国蓟镇总兵孙祖寿、辽镇副总兵祖大寿,罔顾天和,行径酷烈,率军深入我漠南草原腹地,屠我朵颜卫大宁城!男子高过车轮者,尽遭‘车轮斩’!妇孺老弱,或戮或掳!三万余众,旦夕之间,化为冤魂!此等暴行,惨绝人寰,神鬼共愤!今漠南诸部,闻此噩耗,无不胆寒,离心离德!我汗身为蒙古诸部之主,岂能坐视?特遣外臣,问罪于大明朝廷!恳请陛下,严惩元凶,以慰冤魂,以安边塞!”

话音未落,兵部尚书崔呈秀已一步跨出班列,笏板高举,声音尖利如刀:“陛下!绰尔济国师所言,字字血泪!孙祖寿、祖大寿,身为朝廷大将,不思保境安民,反行此屠戮之事,残暴不仁,擅启边衅!其行径之酷烈,堪比建州奴酋!此风若长,必使四夷寒心,边关永无宁日!臣恳请陛下,即刻下旨,锁拿孙、祖二将,交三法司严审定罪,以正国法,以谢天下!”

仿佛一声号令,殿内顿时炸开!

“臣附议!”兵科给事中陈尔翼扑跪在地,声音带着哭腔,“孙祖寿屠戮过甚,有伤陛下仁德,更激怒蒙古,遗祸无穷啊陛下!”

户科给事中李鲁生紧随其后,痛心疾首:“陛下!朵颜卫虽有小过,然罪不至族灭!孙、祖所为,非但酷烈,更耗我大明钱粮军资无数!此等酷烈之将,留之何用?”

御史石三畏须发戟张,厉声道:“臣弹劾孙祖寿、祖大寿!此二人贪功冒进,残暴嗜杀,已失为将之本!更兼谎报军功,欺君罔上!请陛下明察!”

勋贵队列更是群情汹涌。

成国公朱纯臣撩袍出列,胖脸上满是沉痛:“陛下!臣世代簪缨,深知边将当以仁义为本!孙祖寿屠城灭族,此乃禽兽之行!若不严惩,恐寒了九边将士之心,更令太祖、成祖在天之灵蒙羞啊!”他声音哽咽,仿佛死了至亲。

襄城伯李守?双手合十,一脸悲悯:“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孙总兵此举,有干天和!老臣夜观天象,恐有兵祸连绵之兆!陛下,当速速处置,以息天怒!”

定国公徐希皋、丰城侯李承祚、宣城伯卫时泰、抚宁侯朱国弼等人纷纷出列,你一言我一语:

“请陛下严惩凶徒!”

“此风断不可长!”

“为朵颜卫枉死之民申冤!”

“以儆效尤!”

声浪如潮,几乎要将殿顶掀翻。矛头所指,皆是孙祖寿、祖大寿。文官引经据典,痛斥其残暴失德;勋贵捶胸顿足,哀叹其败坏纲常;言官则扣上“擅启边衅”、“欺君耗饷”的大帽。

鸿胪寺卿李觉斯站在角落,看着这汹涌的群情,脸色变幻不定。他本是阉党中人,现在已经入了“帝党”,当然不会跟着崔呈秀起哄。而现在还跟着崔呈秀闹的,除了五虎之中的其他四虎,就是一些阉党阵营的科道言官了。那些小科道,估计是万岁爷顾不上吸收他们,而那五虎......看来不破费个几百万,是别想转帝党的。这伙人现在跳出来咬孙祖寿,多半是想省了这几百万......就不知道会不会激怒万岁爷,把命送了!

就在这鼎沸的人声中,崇祯缓缓抬手。

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殿内喧嚣戛然而止,所有注意力瞬间聚焦于御座之上。

“绰尔济国师,”崇祯的声音不高,也听不出一丝恼怒,“你方才说,孙祖寿、祖大寿,屠了你朵颜卫三万人?”

绰尔济被那平静的目光看得心头一紧,强自镇定:“回大明皇帝陛下,正是!三万余众,惨遭屠戮!”

“哦。”崇祯轻轻应了一声,手指习惯性地敲了敲保温杯的杯壁,“三万人……不少啊。”他顿了顿,目光转向崔呈秀、朱纯臣等人,幽幽地道:“诸位爱卿,看来孙、祖二将的确没有谎报......屠朵颜之功,千真万确!”

他的语气平静,却让满殿的文武官员都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崇祯忽然似笑非笑地看着绰尔济:“国师,你知道吗?我大明的太祖、成祖曾经告诫后世子孙:这鞑子总是越杀越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