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奋斗! > 第70章 代王府,该上桌了! 求追读,求

崇祯的奋斗! 第70章 代王府,该上桌了! 求追读,求

簡繁轉換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7 16:19:04 来源:源1

大同巡抚衙门后堂,炭盆正旺。

巡抚张宗衡面带愁容,正与年前才到大同抚军巡边的兵部尚书王在晋低声商议。桌上摊着账册文牍,墨迹发灰,写的都是大同镇的要命事??清查军屯,点验实兵。

“老部堂,”张宗衡声音干涩,手指点着账册上一个庞大的数字,“这大同的军屯被占、军额空悬,其实是一笔烂账的两面。”

王在晋眉头紧锁,等他说下去。

“您看,”张宗衡苦笑,“田地叫人占了,尤其那些上好的水浇地。没了军屯供给,军粮饷银哪凑得够?士卒吃不饱穿不暖,不逃亡,还等着饿死?逃亡日多,兵额自然就空了。而且上头也不是按着兵额发饷,本就狠打个折扣!下头实兵就更不足了,将门们是会吃些空饷……可这空饷,也不全落自己腰包!总得拿一部分养些真能厮杀的家丁,要不,拿什么守边塞,拿什么出塞去跟虎墩兔硬碰硬?”

他压低声音:“前日李总戎(李怀信)和麻家将带出去打虎墩兔汗的精锐……全是他们砸锅卖铁养的家丁!正经的营兵,哪拉得出几个能打的?”

王在晋沉沉一叹。这些事他都知道一点。可到了大同亲眼所见,才知积弊如渊。他心里算过一笔账:大同额兵十三万五千,就算打个对折,实兵六万总有。一年军饷,兵卒马匹粮草,再算上天寒地冻,道路难行,粮豆转运耗费惊人……维持这六万兵,真摊开来算,没个近二百万两白银根本下不来!九边十三镇都这么个填法?大明的底子非给掏空不可!

根子,还是在这土地上。最好的地,都被占了!

“代王府……”张宗衡艰难地吐出三个字,“……三成。大同三成的肥腴土地,都归属代王府!”他又补了一句,“还不全是强夺,不少是历代‘钦赐’和‘奏讨’来的。太祖爷给的,先帝爷批的……白纸黑字,铁卷丹书,碰不得啊,老部堂!”

王在晋心头更沉。道理他都懂!代王府盘踞在大同镇头顶二百多年,早已把这块地方吸食得骨瘦如柴。最好的土地在王府名下,剩下的,卫所世官、将门勋贵再分润,真正落在普通军户手里的能有多少?土地不还回来,军屯就立不起来,军饷永远是镜花水月。

而且,九边十三镇中位于山西、陕西的八个半镇(算上宣府镇,宣府的民运大半由山西承担),其实都有类似的问题??本就处在贫瘠之地,偏偏还有一堆藩王和他们挤在一起。

这些藩王原本是什么塞王,是该领着九边将士杀鞑子的。可是自打靖难之役后,王爷连带着他们生出来的子子孙孙都被圈养了……还把本该属于边军军户的军屯给占了!

没了军屯,又吃不着多少军饷,这九边军汉迟早要反!

大明这只破船,还能禁得起一场风浪么?

正焦头烂额之际,门外亲随疾步闯入,面色惶急:“抚台大人,部堂大人!镇守太监刘公公来访,说有十万火急之事!”

王、张二人心头一跳,顾不得多言,立刻起身整理袍袖,快步迎向二门。

刚到二门,就见镇守太监刘文忠脸色铁青,脚步匆匆而来。他身边还跟着一人,风尘仆仆,穿着一身不起眼的便服,正是许显纯!

王在晋和张宗衡都是一愣。许显纯不是在京城坐镇北镇抚司吗?怎么悄没声跑大同来了?

没等他们见礼询问,刘文忠尖利的嗓子就劈开了冬日的沉闷:“祸事了!王部堂!张抚台!成国公朱纯臣那逆贼,潜到大同了!”

什么?王在晋和张宗衡脸色骤变,刚想追问,许显纯上前一步,语速极快:“卑职奉命查案,一路暗哨缀行,发现朱逆纯臣由他府上心腹家将护持,秘密潜出京师。前夜入大同城,落脚在代王府总管太监庞天寿的外宅!今早,有仆役换装出府,行踪诡秘。卑职料定,朱逆恐已潜入代王府藏匿!”

啊……

王在晋只觉得脑袋里一声炸响,手脚冰凉。朱纯臣!他不是畏罪潜逃么?怎么跑到大同来了?还钻进了代王府?代王朱鼐钧想干什么?收留钦犯?莫非……是谋,谋逆!?

张宗衡也吓得魂飞天外,嘴唇哆嗦。大同镇现在是什么光景?外面是虎墩兔汗的大军还在虎视眈眈,宣府那边还在开打,独石口还在插汉部手里!镇内粮饷不济,军心浮动……代王府在这个时候藏匿朱纯臣?这节骨眼上爆出来,是嫌大同太稳了,要点把火吗?!

怎么办?对王府动手?搜?别说搜,就是派兵监视,那都是捅马蜂窝!代王是太祖血脉,亲王之尊,没有铁证,没有圣旨,谁敢动他?

两人的脸色白得吓人。

“部堂,抚台!”许显纯声音低沉,瞬间压住了两人的慌乱,“此事实在关系重大!卑职以为,须当立即以六百里加急密奏皇上!奏报之余,更应以防鞑子奸细混入大同,煽动作乱为由,暗中加强城防戒备!尤其……王府周边!”

他特意咬重了最后四个字。

对!王在晋猛一激灵。名目!得要个名正言顺的名目!

“刘公公,许指挥所言极是!”王在晋立刻转向镇守太监刘文忠,“劳烦你立刻持我兵部令牌与张抚台令箭,速速通传大同副总戎麻登云,以防备虏酋细作为由,立刻点齐可靠兵马!全城戒严!特别是……代王府所在之区域,不得有闲杂人等聚集滋扰!严查出入!”

他又对张宗衡道:“张抚台,六百里加急!就用许指挥奏报皇上的那份……我等附名签押!事急从权,立刻发走!”

“好!好!”张宗衡如梦初醒,连声道。

众人不敢再有丝毫耽搁。刘文忠接过令牌令箭,拔脚就走。许显纯从怀中取出早已写就,用火漆封缄的密奏,交给张宗衡。王在晋和张宗衡接过,毫不犹豫签下自己名字,封入紧急奏匣,命最得力可靠的亲随,带上兵部的勘合火牌,即刻启程!

快马载着密奏,绝尘而去,直扑京师。

……

北京西郊,清华园。

天擦黑,挹海堂内灯火通明。崇祯、周玉凤、田秀英、袁氏四人围坐一桌,桌上几样家常小菜,刚炖好的老鸭汤热气腾腾。难得的轻松。

崇祯刚啜了口汤,还没咽下,忽听堂外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响,伴随徐应元几乎变了调的尖呼:“万岁爷!万岁爷!六百……六百里加急!大同军镇!”

哐当!崇祯手里的汤匙掉在碗里,汤汁溅了他一手。

“拿进来!”他猛地站起,顾不得擦拭。

徐应元几乎是滚进来的,捧着一个封得严严实实,角上贴着醒目鸡毛的奏匣。

崇祯一把夺过,三两下砸掉封漆,撕开火漆封条,抽出里面的奏本。那是许显纯亲笔,并有王在晋、张宗衡的附名签押!他的目光急扫奏报。

短短几行字,崇祯看了三遍。

“朱纯臣……庞玉贵……代王府……好!好!好得很!”崇祯猛地抬头,眼中迸出狂喜,嘴角克制不住地上扬。

原本端着碗的周玉凤,见他神色如此,关切地问:“万岁爷,是……坏消息吗?”

“坏消息?”崇祯哈哈大笑,声震屋瓦,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碗碟乱跳,他霍地起身:

“这是天大的好消息!是祖宗保佑我大明!”

他攥着那份奏报,一字一顿地道:

“代王府……该上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