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奋斗! > 第27章 金轮法王、成吉思隆盛汗、虎墩兔

崇祯的奋斗! 第27章 金轮法王、成吉思隆盛汗、虎墩兔

簡繁轉換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7 16:19:04 来源:源1

张家口外三百里,朔风卷着雪花,抽打在察哈尔部高尔土门万户的冬营地上。

一万余顶灰褐毡帐匍匐在冻硬的荒原上,远远望去,像一片被霜打蔫的烂蘑菇。牛羊蜷缩在围栏里,皮毛上结着冰绺子,偶尔几声哀鸣,有气无力。营盘中央,金顶大帐前那杆苏鲁锭长矛的黑鬃缨,在风中狂乱地舞动。

一队骡马车艰难地前行,沉重的车轮在雪泥里碾出深沟。晋商王登库裹紧狐裘,他身后跟着二十辆大车,麻布下隐约露出粮袋的轮廓和铁器的棱角。宣府副总兵王世钦的心腹家将王得功??一个鬓角斑白、面皮被风霜刻满沟壑的老军汉,身披旧棉甲,腰刀按在掌心,眼神警惕地扫视着营地。几十个王氏家丁紧随其后,个个神情肃杀。

荒原上的寂静被打破。一队蒙古骑兵护着一个红衣喇嘛,马蹄踏碎薄冰,溅起泥雪,飞驰而来。

“是绰尔济喇嘛!”王登库眯起眼辨认,压低声音对身旁的王得功道,“虎墩兔汗的心腹,看来那位金轮法王,对这条商路还是看重得很。”

两人勒马,在十步外拱手。绰尔济喇嘛的红袍被凛冽的北风扯得猎猎作响,手中玛尼轮转个不停,高原红的脸颊上,一双眼睛沉静如古井,只微微颔首:“王东家,王将军,风雪迎客,长生天赐福......阿弥陀佛。”

三人并辔,向那金顶大帐行去。王登库与王得功交换了一个不易察觉的眼色。王登库突然用流利的蒙语问道:“大师,朵颜卫之事......可有听闻?”

绰尔济手中转动的玛尼轮猛地一顿。

王登库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沉痛:“孙祖寿、祖大寿......屠了大宁城。男子高过车轮者,尽皆斩首;妇孺......为奴。我家在大宁的商铺掌柜,是从那尸山血海里爬出来报的信。”

“嗡!”玛尼轮脱手,重重砸在冻土上。绰尔济猛地扭过头,一脸惶恐地看着王登库:“当真?!”

“千真万确。”王登库从怀中掏出一卷染血的羊皮纸,双手奉上,“此乃朵颜卫台吉临终血书,泣血恳求呼图克图汗(虎墩兔汗)做主!”

绰尔济的手微微颤抖着接过血书。羊皮卷上的蒙文,每一个他都认得,但组合在一起叙述的惨状,却让他难以置信:“这......当真?”他顿了顿,声音艰涩,“这些日子,喀喇沁和朵颜的逃人,确有不少被各翰耳朵收容,都说南朝军兵杀人放火......可大汗以为......”

他抬眼望向金顶大帐的方向:“大汗以为,南朝素来讲究仁义,不至于此,还疑心是建州设下的诡计......”

王得功在一旁,双手合十,长叹一声,声音里带着悲悯:“大师,是真的。祖大寿屠了大宁城,孙祖寿的兵又沿着宽河、滦河分两路杀去,沿途屠戮朵颜村落......六千帐的朵颜部,怕是......灭族了!”

“南无阿弥陀佛!”绰尔济喇嘛闭上双眼,双手合十,好一阵心惊肉跳。

王登库趁机接口,语气带着几分愤慨:“大明新帝年方十七,少年心性,只知边将立了功便重赏,哪管什么仁义!若呼图克图汗能遣使问罪,朝中清流正士,必群起弹劾......”

“人都死绝了,讨公道给谁看?”绰尔济喇嘛眯着眼睛看着眼前两人。

王得功小声提醒,“可若金轮法王此刻不为朵颜卫发声,不为这些枉死的部民讨个说法,漠南诸部,谁还认这‘成吉思隆盛汗‘的旗号?!大汗的威名何在?!”

绰尔济沉默着,脸上的疑云怎么也抹不去。

这两人什么意思?怎么阴谋味儿那么浓?

“顺义王卜失兔的市赏,”王登库忽然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岁入八万两白银,绸缎千匹。若呼图克图汗愿为朵颜卫张目,主持公道......”他袖中滑出一大块黄金,不着痕迹地塞进喇嘛掌心,“北京城里,自有人替大汗说话。”

卓尔济喇嘛掂了掂手中的黄金,觉得“此金与贫僧颇为有缘”,连忙收好,最后又问了一句:“北京城里的人是......”

“九千岁!”王得功哑声接话,“魏公公掌司礼监,提督东厂多年,党羽遍天下。孙、祖二将屠戮过甚,早已犯下众怒。只要大汗的使节到了北京......”他右手在脖颈处比划了一个利落的抹喉手势,“九千岁自有法子,让他们人头落地!”

这是......内斗啊!绰尔济喇嘛瞬间明白了。

此时,一行人已行至高尔土门万户营地的核心。绰尔济喇嘛甩蹬下马,将那份沉甸甸的血书仔细揣进袈裟内衬,面色凝重:“金轮法王今夜升帐议事。二位,随我见驾。”

金顶大帐内,牛油巨烛燃烧着,膻腥气混合着松烟味弥漫。林丹汗踞坐在虎皮榻上,头戴象征黄金家族的金翅王冠,胸前悬挂着沉重的金轮璎珞,看着也不知道是君王还是法王?他脚边跪伏着一个朵颜卫逃人,身体因寒冷和恐惧而瑟瑟发抖。

“孙祖寿的兵......砍了我阿爸的头......祖大寿的人......烧了大宁的粮仓......”逃人用蒙语断断续续地哭诉,字字泣血,“他们说......是奉大明皇帝的旨意......车轮斩!车轮斩啊,大汗!”

林丹汗把玩着胸前的金轮,眼神阴鸷,忽然抬脚,狠狠踹在那逃人的肩头:“胡说八道!明国小皇帝才十七岁,刚刚登基没几天,怎么可能那么狠?定是建州的细作嫁祸!拖下去!”

帐帘猛地被掀开,一股寒风卷入。绰尔济疾步上前,将那卷染血的羊皮书高高捧过头顶:“大汗!晋商王登库作证,宣府军将王得功亲述,屠戮朵颜卫者,确系明将孙祖寿、祖大寿无疑!”他趋前一步,声音压得极低,“更有九千岁传话......愿助大汗遣使施压明廷......”

......

文华殿内,崇祯斜倚在蟠龙御座上,手里把玩着一只黄花梨木的“保温杯”。他刚啜了口热茶,司礼监秉笔太监徐应元便躬着身子,用他那特有的尖细嗓音禀报:

“皇爷,宣府巡抚朱之冯八百里加急奏报:北元虎墩兔汗遣使,携国书至宣府,言……言要为朵颜卫之事,向朝廷讨个说法。”

殿内静了一瞬。殿内或侍立或端坐的几人,神色各异。

魏忠贤佝偻着腰,站在御座阴影里,浑浊的老眼低垂,脸上看不出喜怒。

首辅黄立极坐在下首绣墩上,闻言眉头紧锁,胖脸上渗出细汗,嘴唇动了一下,终究没敢先开口。

武英殿大学士孙承宗一身半旧青袍,坐在黄立极身边,腰背挺直如松,眉宇间凝着忧虑。

成国公朱纯臣则坐在另一侧,圆胖的脸上堆着惯常的和气笑容,只是那笑容此刻显得有些僵硬,眼神闪烁不定。

崇祯将保温杯轻轻搁在紫檀小几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他抬眼,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徐应元身上:“哦?讨说法?讨什么说法?”

徐应元连忙躬身:“回皇爷,那使臣言……言蓟镇总兵孙祖寿、辽镇副总兵祖大寿,无故屠戮朵颜卫大宁城,行……行车轮斩,老幼妇孺皆不能免,惨绝人寰。虎墩兔汗身为北元共主,蒙古诸部之长,震怒非常,特遣使问罪,要求朝廷严惩凶手,并……并赔偿抚恤。”

“车轮斩是朕的旨意!”崇祯笑吟吟道,“孙祖寿、祖大寿……干得不错嘛。以后这样的事情会很多的,虎墩兔汗早晚会习惯的!”

他这话说得轻飘飘,却让殿内几人心中俱是一凛。

黄立极终于忍不住,起身拱手,声音带着惶恐:“陛下!此事……虽然是朵颜部咎由自取......但虎墩兔汗如今陈兵宣、大边墙之外,不可不防,不可不抚啊!”

魏忠贤立刻表态,声音沙哑:“黄阁老此言差矣。束不的引喀喇沁精骑破我墙子岭,肆虐京畿,形同叛逆!孙祖寿、祖大寿奉旨讨逆,犁庭扫穴,乃是为国除害!朵颜卫既从逆,便是自绝于大明,虎墩兔汗有什么话说?至于抚……”他阴阴一笑,“等他攻下归化城再说这话吧!”

孙承宗眉头皱得更紧,沉声道:“魏公公,话虽如此,然屠戮过甚,终非王道。况虎墩兔汗既遣使问罪,其势汹汹,朝廷不可不虑。当务之急,是安抚其心,消弭边患。”

朱纯臣连忙附和:“孙阁老所言极是!万岁爷,不如先安抚住那使臣,许些市赏,再慢慢查清真相……”

崇祯听着几人争论,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端起保温杯,又慢悠悠地啜了一口热茶。他放下杯子,目光转向徐应元:“那使臣,现在何处?”

“回皇爷,还在宣府驿馆候旨。”

崇祯点了点头,手指在杯壁上轻轻敲了两下。

“让他来。”崇祯的声音不高,“宣府离京不远,快马加鞭,赶得上十一月初一的望朔朝会吧?”

他顿了顿,目光在黄立极、孙承宗等人脸上缓缓掠过:

“就让那位虎墩兔汗的使臣,在望朔朝会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好好说说......”

“说说我大明的边将,是怎么替朕,替这天下,行那‘车轮斩’的。朕想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