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崇祯的奋斗! > 第6章 哪有什么逆案?就是贪钱呗!

崇祯的奋斗! 第6章 哪有什么逆案?就是贪钱呗!

簡繁轉換
作者:大罗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17 16:19:04 来源:源1

第6章哪有什么逆案?就是贪钱呗!(第1/2页)

文华殿的晨光透过雕花槅扇,洒在昏暗的大殿内。崇祯捏起黄花梨木杯的厚壁,杯中茶水的热气升腾成一片薄雾。他低头啜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这感觉竟与上一世参加会议时捧着保温杯喝水有几分相似。

殿外传来甲叶轻响。徐启年领着百名亲兵按刀侍立。这些兵,是御马监的兵,如今全成了“帝党”的基石!徐启年来投时带了二百多人,崇祯从中又精挑细选了二十个机灵的,派他们潜回四卫营拉人。短短两夜,便又有数百条“好汉”归入麾下。

五六百人了。崇祯指尖无意识地在温热的杯壁上轻敲。再积蓄些力量,无论是“玄武门对掏”还是发动一场缩小版的“靖难之役”,都勉强有了点火候。

当然,他拉拢这些人并非真要他们去和魏忠贤的徒子徒孙们对砍,而是为了培植绝对忠诚的班底——能跟随皇帝扳倒权倾朝野的阉党、夺取至高权柄,这份从龙之功,这份足以光耀门楣、荫及子孙的“履历”,足以让这些渴望出人头地的军汉们死心塌地,成为最坚定的“帝党”核心!

“陛下,年号之事......”首辅黄立极展开礼部题本,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飘来。

崇祯的目光缓缓扫过阶下众人。四位阁老中,黄立极、施鳯来、张瑞图的神色恭谨中带着不安——他们都是走魏忠贤的路子上来的,现在知道怕了……

唯独李国普站在最末,有些消瘦的脸庞上还有几分书生意气——他是魏忠贤的同乡,但却没有怎么过分巴结魏忠贤。

而两位勋贵——英国公张惟贤和成国公朱纯臣分列两侧。

张惟贤须发花白,目光沉稳,也算是个忠良吧,扶了天启和崇祯两代大明天子,站队很稳啊!

至于那个胖乎乎的朱纯臣……崇祯心中冷笑,希望这辈子这混蛋能“进步”一下,当个忠烈——比如崇祯二年黄台吉叩关时,“奋勇”战死沙场那种!

魏忠贤则垂手侍立在旁,魁梧的身躯在晨光中缩着,看似恭顺。

“礼部拟了三个年号。”黄立极的声音不疾不徐,“一曰‘绍庆’,取继往开来之意;二曰‘永昌’,寓国祚绵长;三曰‘崇贞’,典出《尚书》‘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崇贞……崇祯的心头猛地一刺。这个在前世伴随他十七年,最终被钉在煤山歪脖子树上的年号!眼前仿佛又闪过那棵老槐树和风中飘荡的白绫……太不吉利!

至于“永昌”——他嘴角几乎要抽搐。那是李自成那个短命大顺的伪号!更不吉利!

“绍庆”?绍是继承,庆是吉庆?接这么个烂到根的摊子,有什么可“庆”的?

这届阁老起年号的水平,真让人绝望!

“还是崇祯吧!”崇祯嘴角扯出一丝近乎自嘲的苦笑,“不过‘贞’字不妥,加个示字旁吧。”示部,祈神佑福,总比那暗含“贞节烈女”意味的“贞”字强点。

殿中众人皆是一怔。黄立极硬着头皮又奏:“陛下,‘祯’字虽吉,然《尚书》原文……”

“朕知道原文。”崇祯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崇贞’听着像在嘲讽朕(会被解释成崇尚女贞),‘崇祯’就好多了。就这么定了。”

黄立极喉头滚动,终是不敢再言,低头称是。

“接下来议陵工银两。”崇祯啜了口寡淡的茶水,“工部报上来多少?”

施鳯来出列:“回陛下,大行皇帝山陵营造,工部详核,需银三百八十万两。”

“三百八十万两?!”崇祯的声音陡然拔高,“太仓存银才多少?就敢花三百八十万修个陵?你们几个,会不会过日子?!”

阶下众人,阁老、勋贵,乃至魏忠贤,都愣住了。他们早盘算好了:新天子与兄长情深,定会不惜血本厚葬先帝。工部上下苦熬多年,就等着修皇陵这油水最厚的差事回血呢……这小皇帝怎么不按常理出牌?

崇祯看穿了这些心思——这帮人,打仗时喊穷,死皇帝时倒大方!不就是想借机大捞特捞?以为台上的年轻天子什么都不懂,只知道心疼哥哥,想修个气派的陵寝?可惜啊,本天子在新天朝几十年,唯物主义学得扎实,不信风水,更不接受天价坟!

“就按照朕父皇庆陵的规模和花销修!”崇祯斩钉截铁,“一百五十万两!多一个子儿也不行!”

这一刀,生生砍去了二百三十万两!殿内仿佛能听到某些人心碎的声音。

“这一百五十万两……”崇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如炬,“又该从何处来?太仓存银有几何?”

“陛下,”次辅施鳯来声音艰涩,“太仓……太仓存银眼下只剩下十九万……”

“十九万?!”崇祯的冷笑声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朕记得去岁辽饷就收了五百余万两!钱呢?!都喂了狗吗?!”他目光如刀,在四个阁老脸上刮过。

张瑞图赶忙上前一步,展开一卷账册:“陛下容禀。五百余万是去年之数,今年因陕西大旱、山西民变,至多能收四百余万。宁锦之战耗银二百二十万,皮岛军饷支六十万,三大殿修缮挪……挪支一百五十万……”

首辅黄立极赶紧补充,声音沉重:“九边欠饷已积至一千余万两,宣府、大同士卒衣不蔽体,蓟镇兵卒十数月未发饷,已有鼓噪之事!陕西连年大旱,剿匪赈灾需银百万;西南奢安余孽未平,岁耗军饷六十万;东南海寇猖獗,水师添船购炮又需四十万……”

这一笔笔都是要命的窟窿啊!

崇祯听着,眉头越拧越紧。天启七年八月蓟镇哗变!十月中旬宣府哗变!这两把悬在头顶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引发严重的后果!

“宣府、蓟镇的军饷,一刻也不能再欠!”崇祯猛地一拍御案,黄花梨木杯震得跳起,“立刻从太仓库中提出十八万两!快马加鞭送去宣府、蓟镇!至于大同……稍后再想办法筹措。”

黄立极脸色煞白:“陛下!这……这就只剩下一万两了……”

“照办!”崇祯恶狠狠地瞪着他,眼神凌厉如刀,“闹出兵变,就不只是十八万两银子的事情!那是要血流成河,死成千上万人!万一再闹大……你想担这个干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章哪有什么逆案?就是贪钱呗!(第2/2页)

黄立极被那目光刺得一哆嗦,再不敢顶撞,躬身领旨:“臣……遵旨。”

......

殿内空气凝固了,只剩下崇祯指节敲击御案的笃笃声,每一下都像敲在众人心头。一万两?杯水车薪!陵工要一百五十万,九边嗷嗷待哺,陕西饿殍遍野……钱从何来?

“陛下,”黄立极深吸一口气,作为首辅,他必须拿出方案,“陵工乃国之大典,关乎皇家体统,更系大行皇帝身后哀荣。一百五十万之数,实难再减。太仓既已告罄,当务之急,唯有……唯有加征‘陵工银’一百五十万两,分摊于北直隶、山东、河南等还算平稳之省府,以解燃眉之急。”

这是最直接,也是官僚系统最熟悉的手段——向已不堪重负的百姓再砍一刀。

“不可!”英国公张惟贤一步跨出,带着武勋特有的直率,“陛下!陕西大旱,赤地千里,流民塞道;山西民变,烽烟四起;河南亦是凋敝!北地诸省,民力早已枯竭!此时再加一百五十万两‘陵工银’,无异于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令一出,恐非止陕西、山西,山东、河南亦将揭竿而起!届时遍地烽火,朝廷何以应对?九边兵变未平,腹心之地又乱,大明危矣!”

他痛陈利害,目光灼灼地看向崇祯,希望这位似乎与众不同的年轻皇帝能看清这饮鸩止渴的后果。

黄立极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愠怒,但旋即化为无奈:“英国公忧国忧民,老臣感佩。然……不加征,钱从何来?难道让大行皇帝梓宫停灵不葬吗?”他话锋一转,目光看似无意地扫过丹墀旁的魏忠贤,又迅速收回,声音压低了半分,带着某种暗示,“或许……陛下可虑及……内帑?”

内帑,皇帝的私人金库,向来是文臣们觊觎却又不敢明言的目标。

“内帑?”崇祯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苦笑,仿佛早等着这句话。他身体微微后仰,靠在御座上,苦笑道:“黄先生倒是提醒朕了。内承运库账面上,折合成白银,约莫一百余万两。”

几个阁老眼前一亮,仿佛在说:有戏!

但崇祯接下来的话,像一盆冰水浇下:“可惜啊,这一百余万,大半是历年积存的贡品——比如南海的珊瑚树,一人多高,价值连城,可朕现在把它搬到市集上发卖,就能立刻变成白花花的银子,给将士们发饷、给灾民买粮、给朕的皇兄修陵吗?这种东西卖的出去吗?”

他摊了摊手:“内库现银,不足三十万两。杯水车薪,聊胜于无罢了。”

刚刚升起的一丝希望瞬间破灭。阁老们面面相觑,殿内陷入更深的死寂。勋贵们眉头紧锁。而一直垂首的魏忠贤,则露出了一丝丝的喜色。

他上前半步,深深一躬,声音依旧恭顺:”老奴斗胆,倒是想起一桩事来。“他的老眼扫过殿中众人,最后落在崇祯身上,”奉圣夫人客氏......自大行皇帝龙驭上宾后,闭居咸安宫。近日有司查访其府邸内外产业,田庄、店铺、宅邸、珍玩......“他故意顿了顿,“粗粗估算,其家资恐不下二百万两之巨!”

“二百万两?!”殿中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连张惟贤都震惊地看向魏忠贤。

而崇祯的嘴角则微微一勾——这个魏忠贤在皇权面前还是和上上一世一样“软”,现在得知客氏被“留置”,就想着和她切割了,还想用客氏的家产洗掉她身上的逆案,来个避重就轻。

这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魏忠贤继续道,语气愈发痛心疾首:“此皆先帝累年厚赐及......及夫人经营所得,其中不乏有贪墨来的。值此国用维艰之际,老奴以为,当彻查并追缴其不法所得,以解燃眉之急。”

张惟贤立即识破了魏忠贤的用意。他猛地踏前一步,声如雷霆:“魏公公此言差矣!客氏一深宫妇人,若无内外勾连,岂能聚敛二百万两之巨?此等骇人听闻之数,必是蠹国害民而来!”他转向崇祯,单膝跪地:“陛下!臣有本奏!传闻客氏秽乱宫闱、谋害皇嗣、迫害皇后,更将裕妃张氏活活饿死!此等滔天大罪,岂是区区贪腐能盖?臣请彻查‘逆案’!”

“什么?!”崇祯猛地站起,黄花梨木杯“啪”地摔在地上。他脸色铁青,声音颤抖:“张爱卿,此言当真?”

张惟贤叩首道:“陛下若不信,可问张皇后!”

殿内空气瞬间凝固。魏忠贤面如死灰,冷汗浸透了素白官袍——若真坐实“谋害皇嗣”,那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崇祯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强压怒火:“四位阁老,此事你们怎么看?”

李国普第一个出列,神色凛然:“陛下,若英国公所言属实,此乃十恶不赦之罪!臣请立即锁拿客氏,彻查此案!”

黄立极、施鳯来、张瑞图三人面面相觑。魏忠贤的目光如毒蛇般盯着他们,但面对皇帝和勋贵的联手施压......

“臣......附议。”施鳯来艰难开口。

“臣附议。”张瑞图紧随其后。

最后,黄立极仿佛瞬间老了十岁,深深叩首:“老臣......附议。”

这下四个阁老全部站到了阉党的对立面!

魏忠贤浑身颤抖,仿佛看到自己多年经营的权力大厦正在崩塌......而今天,只是这个新皇帝登基的第三天啊!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崇祯突然笑了。

“哈哈哈哈......”年轻皇帝的笑声在殿中回荡,将肃杀的气氛冲得七零八落。众人愕然抬头,只见崇祯擦了擦眼角,语气轻松:

“诸位爱卿,何必如此紧张?什么‘逆案’不‘逆案’的,听着怪吓人的。”他走下御阶,拍了拍魏忠贤的肩膀,“依朕看啊,哪有什么‘逆案’?”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嘴角带着洞悉一切的笑意:

“不过就是......贪钱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