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 > 第476章 文化挪用?品神揭秘:抹茶原来

我,食神判官!专打黑心店! 第476章 文化挪用?品神揭秘:抹茶原来

簡繁轉換
作者:念旧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7 17:16:52 来源:源1

第476章文化挪用?品神揭秘:抹茶原来是咱们中国的!(第1/2页)

他话音落下,包间内,死寂。

钱飞和黄浩然面面相觑,脑子宕机了。

“品哥……念的啥?咒语吗?听着还挺带劲。”

“不知道……但感觉好厉害的样子!”黄浩然那双永远在放光的眼睛,此刻亮得像探照灯,写满了狂热。

佐藤樱微微歪着头,那两句中文的音律在她耳边流淌,很美,但她完全不懂。

她只是觉得,眼前的陈品,身上忽然多了一种沉静如古玉的气质,与之前那个咋咋呼呼的显眼包判若两人。

那位跪坐在旁,始终保持着教科书般优雅姿态的女将,身体出现了刹那的僵直。

她听不懂中文,但那古老的韵律,以及陈品此刻的气场,让她完美的职业化笑容里,第一次出现了细微的裂痕。

直播间里,三百万观众,大半都和钱飞一个状态。

【???画风突变!品神怎么还念上诗了?】

【虽然听不懂,但感觉逼格突破天际了!】

【这是什么隐藏才艺?打脸之前先吟诗作对?】

就在这时,一条弹幕划破了满屏的问号。

【我靠!这不是唐代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吗?!品神连这个都会?!】

这条弹幕像一枚投入油锅的火星,瞬间点燃了评论区!

【卢仝?谁啊?很有名吗?】

【楼上多读点书!茶圣陆羽,茶仙卢仝!这可是咱们茶文化里的祖师爷级别的人物!】

【课代表呢!快出来!这诗到底讲的啥?】

陈品看到了那条弹幕,勾了勾嘴角。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没有立刻喝茶,而是将那只古朴的茶碗对准镜头,让所有人都能看清碗中那层细腻如苔藓的绿色泡沫。

“家人们,这首诗叫《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走笔’,就是下笔飞快。说白了,就是诗人卢仝收到了好哥们送的顶级新茶,激动得不行,当场写了篇万字‘开箱测评’。”

“而这句诗,描写的,就是他冲泡新茶时的场景。”

陈品的声音不疾不徐,自顾自地开始了“品一口小课堂”。

“‘碧云引风吹不断’。”

他指尖轻点碗沿。

“‘碧云’,不是天上的云。是碾成粉末的茶叶,用热水冲点时,蒸腾起来的那层青绿色茶雾。”

“为什么是青绿色?因为咱们唐代的茶叶,用的是‘蒸青’工艺,完美保留了叶绿素,茶汤翠绿如玉。”

“‘引风吹不断’,就更好懂了。”

他拿起桌上的茶筅,在空中虚晃了一下,竹丝发出细微的破风声。

“说的,就是用这个小竹刷子,在碗里快速击拂,带动气流,让茶粉和水充分融合的动作。”

他放下茶筅,目光落在那层绵密的泡沫上。

“‘白花浮光凝碗面’。”

“‘白花’,就是这层沫子。茶叶富含茶皂素,高速击拂后,会产生雪白绵密的泡沫。唐人称之为‘沫饽’,或‘华’。”

“‘凝碗面’,则是顶级泡沫的证明。它能持久不散,像凝固在茶碗表面。古书记载,顶级的茶沫,能‘咬盏’半刻钟。换算一下,七八分钟,泡沫都不会消失。”

直播间的观众们听得鸦雀无声。

【卧槽!一句诗里藏了这么多干货!】

【碧云是茶雾,白花是泡沫……古人也太会了吧!我只会说‘我靠,绿了!’和‘我靠,起沫了!’】

【学废了学废了,以后喝奶盖茶也要说‘白花浮光凝杯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76章文化挪用?品神揭秘:抹茶原来是咱们中国的!(第2/2页)

陈品看着弹幕,笑意更浓。

他将那碗抹茶,如同一件证物,缓缓推到镜头前。

“所以,家人们。”

“现在,你们再看这碗,东瀛人引以为傲的抹茶。”

“这种将茶叶蒸青、烘干、碾成粉末的工艺……”

“这种用茶筅在碗中击打,追求绵密泡沫的冲泡方式……”

“这种欣赏翠绿茶汤和雪白泡沫的审美情趣……”

他顿了顿,声音不大,却像一记重锤,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全部,都源自咱们一千多年前的唐代。”

轰!

这句话,比之前任何一句点评都更具杀伤力!

整个直播间,像是被按下了静音键,随即爆发出山崩海啸般的弹幕!

【!!!什么?抹茶是咱们发明的?!】

【我一直以为这是东瀛人的国粹!搞了半天是我们老祖宗玩剩下的?!】

【我就说嘛!看他们搞得那么玄乎,又是鞠躬又是擦碗的,仪式感拉满,原来是把咱们的文化学过去,自己包装了一下!】

【文化挪用!这是**裸的文化挪用!我要求东瀛茶道协会立刻向品神支付千年版权费!】

陈品摆了摆手,示意弹幕冷静。

“不能叫挪用,应该叫‘学习’。”

“唐代,东瀛派了很多僧人来我们这儿交流。他们不仅把佛法学回去了,也把我们当时最流行的‘点茶法’,原封不动地带了回去。”

他端起茶碗,轻轻晃了晃,碗中绿沫微微荡漾。

“他们回去后,把这套东西当成了至宝,一代代传承,不断精进,最终形成了他们现在的‘茶道’。”

“家人们有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法门寺地宫出土过一套完整的唐代鎏金银茶具。其中那个用来筛茶粉的‘茶罗子’,筛网网眼细到什么程度?仅0.5毫米。这证明,咱们唐代的茶粉细度,已经和现代用机器磨出来的抹茶,无限接近了。”

“所以,无论是从制作工艺、饮用方式,还是文化审美上……”

“东瀛茶道,就是唐代煎茶道的一个分支。”

“或者说,是一个保留得比较完好的,‘文化活化石’。”

一番话,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三百多万观众,今天像是被按在椅子上,上了一堂信息量爆炸的历史课。

这哪是来吃饭的?

这分明是来参观一个由华夏文化碎片搭建起来的、异域风情的博物馆!

【我麻了……今天这顿饭,吃得我世界观都重塑了。】

【合着小日子过得不错的秘诀,就是疯狂学习咱们,然后申遗?】

【以后谁再跟我吹东瀛茶道多牛逼,我就把这段录屏甩他脸上!】

脑海里,一直安静的小馋猫似乎也消化完了这庞大的信息流,难得地没有出声吐槽。

陈品看着直播间里群情激奋的弹幕,脸上依旧是那副淡然的表情。

他将话题,引向了一个更深,也更值得思考的层面。

“好了,历史课上完了。”

“那么,问题来了。”

他的声音轻了下来,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既然这套点茶、斗茶的技术,是咱们老祖宗发明的,而且在唐宋时期,就已经玩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他抬起眼,目光仿佛穿透了屏幕,直视着每一个观众。

“为什么现在,我们自己……反而不用了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