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仕途医心 > 第114章 试点启动,最硬的骨头!

仕途医心 第114章 试点启动,最硬的骨头!

簡繁轉換
作者:就爱吃牛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04:16:05 来源:源1

五十万启动资金到位的消息,像一阵春风,瞬间吹遍了卫生局的每个角落。

昨天还死气沉沉的大院,今天连看门大爷的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人们看叶凡的眼神,彻底变了。

如果说听证会是立威,那从“铁算盘”钱开明手里抠出钱来,就是实打实的神迹。

这代表着,新来的叶局长,不仅敢办事,而且真能办成事。

小会议室里,叶凡的核心团队再次聚齐。

王功的茶缸里泡上了他珍藏的龙井,秦朗的笔记本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所有人的脸上都写着兴奋和期待。

“钱到位了,接下来就是做事。”叶凡开门见山,“我们的‘城乡医疗一体化’改革,要选一个乡镇作为试点。大家有什么想法?”

“那还用说?”王功一拍大腿,“柿子要挑软的捏!我看城关镇就不错,离县城近,基础好,人口多,容易出成绩。只要把城关镇的模式做出来,往其他乡镇复制就行了!”

这话得到了几个科室负责人的普遍赞同。

城关镇是县长李建国起家的地方,去那里搞试点,阻力小,还能讨领导欢心,一举两得。

秦朗推了推眼镜,提出了不同意见:“我倒觉得要做,就得做出典型。城关镇的成功,说服力不强。别人会说那是它底子好,换谁去都行。我们应该选一个中等条件的乡镇,比如三河镇,这样总结出来的经验才更有推广价值。”

叶凡听着众人的讨论,没有表态,目光落在了墙上的青川县地图上。

他的手指,越过富庶的城关镇,越过中庸的三河镇,最后,落在了最偏远、最不起眼的一个角落。

“我们的试点,就选青山镇。”

话音一落,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王功的嘴巴张成了“O”型,手里的茶缸差点掉地上:“叶……叶局,您没开玩笑吧?青山镇?那是什么地方?全县最穷、最远、路最烂的‘锅底镇’!那里的卫生院就一栋破楼,还有几个快退休的老大夫,连听诊器都是坏的!咱们这五十万扔进去,怕是连个响都听不见啊!”

“是啊,叶局,”秦朗也急了,“这……这风险太大了!试点要是失败了,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就全白费了!到时候别说推广,我们整个卫生局都会成为全县的笑柄!”

“我就是要选最难的。”叶凡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他转过身,看着众人,“医生治病,最能体现水平的,不是治好一个普通感冒,而是抢救一个垂危的重症病人。我们的改革也是一样。”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青山镇”三个字上。

“如果我们能让青山镇这种‘重症病人’,重新站起来。那全县还有哪个乡镇,我们治不好?到时候,谁还敢质疑我们的方案?这第一仗,要么不打,要打,就要打成一个谁也无法复制的经典战役!”

一番话,掷地有声。

会议室里,刚才还充满疑虑的众人,此刻眼里都燃起了火。

他们看着叶凡,仿佛看到一个顶尖的外科医生正准备挑战一台成功率不足百分之十的顶级手术。

风险巨大,但一旦成功,便是名动天下。

“好!我明白了!”秦朗第一个站了起来,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前所未有的明亮,“我这就去整理青山镇的所有资料,重新制定试点方案!”

“娘的,干了!”王功把茶缸重重地往桌上一放,“叶局您指哪,我们打哪!不就是个锅底镇吗?豁出我这把老骨头,也得把这锅底给它烧热了!”

……

方案一定,接下来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人。

特别是县医院和中医院的专家们。

没有他们下乡,所谓的“医疗一体化”就是一句空话。

下午,卫生局行政楼的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微妙。

叶凡坐在主位,左手边是县医院院长,右手边是中医院院长,底下,坐着两家医院十几个科室的主任。

这些人,个个都是青川县医疗界的“大拿”,平时走路都带风,此刻却都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

“各位主任都是我们青川县的宝贵财富。”叶凡的开场白很客气,“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就‘城乡医疗一体化’试点工作,征求一下各位专家的意见。”

他把青山镇的试点方案,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一遍。

核心内容就是,从下个月开始,两家医院的专家,要轮流下派到青山镇卫生院,进行为期一周的坐诊、带教。

话音刚落,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就响了起来。

“叶局长,您的想法是好的,为老百姓着想,我们都支持。”说话的是县医院外科主任孙兆龙,一个五十出头,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男人。他是全县有名的“一把刀”,技术高,脾气也大。

“但是,”孙兆龙话锋一转,“我们外科,一共就五个主任医师,每天手术都排得满满当当。我这要是去乡下一个礼拜,科里就得停掉十几台手术,这个责任谁来负?”

“是啊,叶局,”内科主任也跟着叫苦,“我们科室床位常年爆满,一个萝卜一个坑。人手实在抽调不出来啊。”

“还有设备问题,”骨科主任摊了摊手,“青山镇连个X光机都没有,我们去了能干嘛?用眼睛看片子吗?这不是瞎胡闹嘛!”

一时间,会议室变成了诉苦大会。

理由五花八门,但核心思想就一个:我们很忙,我们很重要,我们去不了。

叶凡静静地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

等所有人都说完了,他才笑了笑,那笑容,让在座的各位“大拿”心里都莫名地突了一下。

“孙主任,各位主任,大家说的都对。”叶凡开口了,语气出乎意料的温和,“各位都是我们青川医疗界的顶梁柱,让你们放下手头重要的工作,跑到穷乡僻壤去,确实是杀鸡用牛刀,是大材小用。”

众人一愣,没想到叶凡这么好说话。

“所以,”叶凡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扫过全场,“我从来没打算让各位专家去‘扶贫’,去‘送温暖’。”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我是想邀请各位,去‘淘金’。”

淘金?

所有人都懵了,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年轻的局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各位主任,你们想过没有,你们的职业生涯,最大的瓶颈是什么?”叶凡不紧不慢地问。

孙兆龙皱了皱眉:“技术到了平台期,很难再有大的突破。”

内科主任叹了口气:“每天看的都是重复的病例,想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找个典型病例都难。”

“没错。”叶凡一拍桌子,“技术、科研,这才是限制各位更上一层楼的天花板!而我们青山镇的试点,就是要给大家提供一个打破天花板的锤子!”

他站起身,声音充满了蛊惑性。

“我们将把青山镇卫生院打造成全县,乃至全市第一个‘慢性病基层管理及疑难病症早期筛查研究基地’!”

“研究基地?”这个词,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

“孙主任,”叶凡看向孙兆龙,“你们外科每天做的都是胆结石、阑尾炎,你难道不想搞清楚,为什么我们县胆结石的发病率比周边县区高出十个百分点吗?它的病因和当地的饮食、水源有没有关系?这难道不是一个绝佳的科研课题吗?”

孙兆龙的眼睛亮了。

“王主任,”叶凡又转向内科主任,“你每天都在抢救心梗、脑梗的病人,你难道不想从源头抓起,研究一套针对农村高血压患者的早期干预方案吗?这个方案一旦成功,别说在市里,就是在省里,都是能拿出来评奖的成果!”

“还有你们骨科、妇产科、儿科……”叶凡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青山镇就是一座未经开采的富矿!那里有最原始的病例数据,有最典型的地域性疾病样本。这些,都是你们坐在县医院的空调房里,永远也得不到的第一手资料!”

会议室里,呼吸声都变得粗重起来。

“我宣布,”叶凡的声音带着致命的诱惑,“凡是参与我们青山镇试点项目的专家,第一,你们在乡下坐诊的工作量将折算成双倍绩效。第二,你们在试点期间收集的数据、撰写的论文、申报的课题,卫生局将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并负责向上级推荐!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年底的评优、晋升、以及市级、省级优秀专家的推荐名额,将从这个项目里,优先产生!”

“我把话放在这里,谁能从青山镇这座‘金矿’里,淘出真金来。我叶凡就算跑断了腿,也要亲自去市里、省里,把你们的名字,送到评审专家的桌子上!”

“我不是让你们去牺牲,我是给你们一条职业晋升的快车道!去不去,你们自己选。”

说完,叶凡坐了下来,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不再多说一个字。

整个会议室,死一般的寂静。

刚才还满腹牢骚的专家们此刻一个个双眼放光,脑子里飞速地盘算着。

去乡下吃一个礼拜的苦,换来一个实打实的科研课题,一篇分量十足的论文,一个优先晋升的机会……

这笔账,谁都会算。

这哪里是下乡扶贫?这分明是下乡镀金啊!

孙兆龙的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他看着叶凡,眼神里充满了震惊和……一丝难以言说的敬畏。

这个年轻人,太可怕了。

他根本没用权力去压人,而是精准地抓住了他们这群技术官僚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名和利。

他把一个苦差事,硬生生包装成了一个香饽饽。

他不是在下命令,他是在发福利。

谁要是不去,谁就是傻子。

“咳,”孙兆龙清了清嗓子,第一个站了起来,脸上堆起了热情的笑容,“叶局长,您说得太对了!支援基层医疗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刚才那么说,是怕影响了科室的正常工作。既然局里考虑得这么周到,我们外科,坚决拥护局党委的决定!第一个名额,我亲自去!”

“我们内科也报名!”

“还有我们骨科!”

刚才还推三阻四的会议室,瞬间变成了热火朝天的报名现场。

叶凡看着眼前这戏剧性的一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知道,最硬的这块骨头,已经被他敲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