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 > 第八章 水晶蹄髈蟹黄汤包

美食内卷:古代厨娘修炼手册 第八章 水晶蹄髈蟹黄汤包

簡繁轉換
作者:喉舌之上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9-20 16:16:55 来源:源1

第八章水晶蹄髈蟹黄汤包(第1/2页)

七省粮道,漕挽咽喉。

戚萝嚼了些菱角肉下肚,便昏头昏脑睡了一觉。

舱里烛灭了,她醒时推开窗,风裹着潮气扑脸,带点河泥腥。

行过一百八十里,颠簸了大半日光景。

润州即在眼前。

码头灯笼一串串亮着,红的黄的,在石阶青苔上晃。

近旁船桅挑着灯,光落水里,漾开一片片碎银。

戚萝听见外头跳板“咚”地搭上,有人喊“慢点”,脚步声、扁担响混着船工号子。

“张哥哥,李哥哥,大家着力一起拖,一休休,二休休,月子弯弯照几州。”(杨万里《诚斋诗集》中记载)

“小小鲤鱼粉红腮,上江木材运到镇江来。”

这时船头又传来粗粝的吆喝,是管船的纲吏扯着嗓子喊,声音裹在江风里有些发飘。

“各位听着!润州码头暂泊一个时辰,辰牌前三刻务必回船!”

他顿了顿,竹篙在船板上“笃”地一敲,语气更沉:“要下船透气、买物事的,现在就走。过时不候,误了开船,自有漕法处置,莫怪某家不提醒!”

周围船工们应声附和,有人已将跳板搭得更稳当些。

纲吏叉着腰站在船头,目光扫过舱口,显然是按规矩在点验人数、通传停靠时限。

这是漕运上的老例,时辰卡得极严,半点含糊不得。

戚萝摸出布包往领口塞,铜钱贴在心口,凉丝丝的沉。

重锁好箱子,掀了舱帘。

风裹着潮气撞过来,她眯眼踩上船板,手搭船舷,沾了满掌湿冷。

心中思索着:船不进城,倒正好趁这停靠的空当走走。

进了城门,夜色里的街面比码头更亮堂些。

檐角下挂着的走马灯转得欢,“酒”、“茶”、“面”、“宿”的幌子被照得明明灭灭。

戚萝望着人来人往的景象,正不知往哪走,转过眼就见墙根下坐着编竹器的老手艺人,手中篾条劈得簌簌响。

便上前福了福身:“阿伯,敢问城里哪处最是热闹?”

老手艺人抬眼,打量她一身外地样式的素色襦裙,咧嘴笑了,露出半颗豁牙:“姑娘是头回来?那可得去西市街!灯笼能照到后半夜,吃的喝的样样全!”

手里的篾条没停,话却热络起来。

“咱润州的蟹黄包,褶子捏得比花儿还细,咬开能鲜掉舌头;还有那水晶肴蹄,皮肉透亮得能照见人影,就着香醋吃,绝了!去晚了可就没位子喽。”

她听得眼亮,忙道了谢:“多谢阿伯指点,小辈这就去瞧瞧。”

戚萝前半生浑浑噩噩,醒转后也只在方寸之地打转。

哪见过这般活色生香的光景?

脚下步子不由得快了些,眼瞧着街边的摊子一个比一个热闹。

糖画儿的转盘吱呀转,卖唱的弦子拉得脆,连挑担子的货郎都比金陵嗓门亮。

腹中早饿得发空,白日里补了一天觉,此刻倒生出些懒怠,不欲再自个儿开火。

“不如就借着这润州的烟火气填填肚子。只是得算着时辰,莫耽误了开船。”

她自己说服自己。

越往西行,香味越发勾人。

先瞅见个挂着“刘记肴蹄”木牌的摊子,案上的蹄髈切得方方正正,皮白肉红,裹在透亮的冻里,果然诱人。

“姑娘来点?就剩这些了,称上半斤?”

摊主是个利落妇人,手里的刀快出残影。

她点头。

“来半斤,劳烦包好。”

“好嘞!”

妇人手起刀落,称好裹进油纸,又额外递过一小碟香醋,“蘸这个吃,才够味。”

戚萝从领口摸出布包,解开绳结数出几枚铜板递过去。

妇人接了往钱匣里一扔,叮当脆响。

“姑娘慢走,回头再来!”

谢过妇人,提着油纸包往前走,没几步就闻见浓得化不开的蟹黄香。

抬头正是家包子铺,门口蒸笼叠得老高,白雾腾腾里,伙计正扬着嗓子喊:“刚出笼的蟹黄包,皮薄馅足,一两银子八个嘞!”

吓!

不愧是蟹黄馅。

竟这般贵……

她脚尖转了又转,踌躇良久才狠了狠心。

“人生在世,须得对自己宽宥些,该用的便用,该享的便享,莫要太苛待了自身。”

此话一说出口,连她自个儿都笑了,忙不迭拍拍胸口。

罢,今日进账二两银子呢!

吃一顿也不妨事吧?

见还有张空桌,便走进去:“劳驾,来八……不不不,四个蟹黄包,再要碗葱花汤。”

伙计麻利应着:“好嘞!姑娘稍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章水晶蹄髈蟹黄汤包(第2/2页)

转眼端来蒸笼,她摸出碎银递过去,伙计接了掂量两下,高声喊:“四个包子一碗汤,银钱正好!”

戚萝肉疼地捏起包子,先咬开小口,小心吮了口汤汁,鲜美至极。

再就勺滚烫的葱花汤吃下去,浑身都被这口热乎气熨帖了。

咬到第二个蟹黄包时,邻桌忽然炸开一声痛呼。

“烫死我了!这什么东西!”

她抬眼,见个外地打扮的汉子正捂着嘴直跳脚,桌上泼了半碟醋,蟹黄包的汤汁溅得衣襟上都是。

那汉子脸涨得通红:“你们这破包子,是想烫烂客人的舌头?黑心店家!”

这动静实在大。

“莫不是想杀人?”

说着抓起空碗就往地上砸,瓷片碎得脆响。

“卖这么烫的东西,安的什么心!”

伙计跑得围裙都歪了,手里攥着块湿布,点头哈腰:“客官您息怒,这蟹黄包讲究现蒸现吃,汤头烫是鲜,小的刚还喊着让您慢点……”

“喊了吗?我怎么没听见!”

汉子眼睛瞪得像铜铃,伸手就要去掀蒸笼:“今儿非得让你们这黑店赔我银子,治舌头!”

周围食客都停了筷子,戚萝捏着包子的手顿了顿。

汤包的热气熏得脸颊暖烘烘的,心里那点快慰,被这阵仗搅得散了大半。

正想加快速度吃完走,那汉子却越闹越凶,见伙计拦着,竟转身去端旁边桌上的热汤。

刚沏好的虾米汤还冒着白汽,离抱孩子的妇人不过半步远。

戚萝自认不是爱引火上身的人,她没什么大胸襟,唯这汉子扰了旁人进食不提,竟还要伤害无辜妇孺。

“住手。”

她放下筷子,声音穿过嘈杂,稳稳落进人耳里。

汉子转头,三角眼吊起来。

“小娘子想替他们出头?知道老子是谁吗?”

糟烂的恶人词本。

“不知道,”她拿起自己那碟香醋,慢悠悠往包子上蘸,“但知道你是自己心急吃烫了嘴。”

“你放屁!”汉子顿觉丢了面子,“这包子烫得能煮鸡蛋,不是故意的是什么?”

“润州汤包的鲜,全在这口滚烫的汤里。”她夹起包子晃了晃,薄皮里橙黄的汤汁轻轻晃。

“褶子捏十八道,就是留着让你先吮汤,再吃肉。方才伙计在门口喊得震天响,‘皮薄馅足,小心烫口’,你耳朵塞了棉絮?”

周围有人低低笑起来。汉子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梗着脖子道:“我……我是外地来的!哪知道你们这些穷讲究!”

“外地来的就有理了?”

戚萝颦眉:“进店门不问吃法,抓起就往嘴里塞,烫着了倒怪起店家?”

“这好比抱着火炉喊烧手,不是蠢,就是横。”

“你敢骂我!”

“我骂的是不讲理的糊涂人,你若不是,急什么?”

汉子气得发抖,撸起袖子就要上前,却被旁边桌两个吃面的汉子按住了,原是看不惯他欺负女子。

“客官莫要动粗!”

伙计急得直作揖:“小的再给您上碗冰梅汤解解烫,这事就算了,成吗?”

“算了?没那么容易!”

他挣开旁人,又要去掀桌子,就在这时,街口传来靴底碾过石板的脆响。

“都围在这做什么?”两个衙役挎着腰刀挤进来,腰牌在灯笼下闪着冷光。

他们扫了眼地上的碎瓷片,又看了看汉子红肿的舌头,听旁边食客三言两语说清了来龙去脉,当即沉了脸。

“吃食不慎自伤,反扰市集,按《刑统》,当笞二十,罚钱百文。”

年长的衙役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气:“带走。”

汉子腿一软,被衙役拧着胳膊往外拖,嘴里还嘟囔着“她骂我”,却没人理会。

事已了,看热闹的人群全都散开去。

伙计忙递上两碗凉茶,给衙役也给她。

“多谢姑娘仗义执言,不然真不知道闹到哪步。”

戚萝没有推拒,欣然接过茶抿了一口。

凉茶清苦,倒把嘴里蟹黄的醇厚衬得更分明。

重新拿起包子,这回落得慢,汤汁温凉了些,鲜得却更绵长。

连带着方才被搅乱的心绪,也慢慢熨帖了。

戚萝刚把最后一口汤包咽下,喟叹这珍贵的“见世面”,就听见有人扬着调子笑:“姑娘好仗义!”

她回头,见傻大户摇着把折扇站在灯笼底下,月白锦袍上绣的孔雀尾羽闪着光。

倒比街边的走马灯还扎眼。

不是……

这人怎么阴魂不散的?

想起胸口那笔巨款,戚萝有些心虚地摸了摸鼻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