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玉阶血 > 第十一章

玉阶血 第十一章

簡繁轉換
作者:沐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9-20 16:16:57 来源:源1

第十一章(第1/2页)

“陛下!”

“父皇!”

李瑾和众人扑上前去,桓帝却已经是气息微弱,昏迷不醒。

太医匆匆赶来诊断后,却是面色难看,朝李瑾摇头暗示回天乏术。

桓帝身子一向康健并无什么疾病,他也是觉得自己还能再做一二十年的皇帝,所以才这般玩弄权术,利用长子李瑞除掉了三弟李栩,随后又想用不孝、非朕血脉这等恶毒的罪名毁了李瑞。就连对素来亲近的李瑾他也并不愿意放权。

可是天命无常,阎王让人三更死,谁敢留他到五更呢?

到了第二日,他的气息更加微弱,太医不得已给他灌了续命汤,这是给帝王争取一两个时辰吩咐后事的意思。

李琰在内宫听到这个消息,甚至连眼神都没有丝毫变化,悠然地把玩着手中的铜镜。

“把珠玉首饰撤去,先准备孝服吧。”

李琰甚至还有闲心添了一句,“对了,趁现在人还在,先给我上一份清烩河豚。”

桓帝身故以后,她作为皇女要服孝,也不能碰触荤腥,趁现在人还没死,赶紧先吃个痛快。

李琰原本是个孝女,但经过这两世为人看清父皇的本性以后,她是真的一点孝心也不剩,就剩面上一点敷衍了。

香蒲和杜若大为吃惊,但她们是李琰的心腹,虽然惊讶,但也乖乖照办了。

另一边,桓帝瞪大了眼睛,不甘不愿的看着所有人,却迟迟不肯吐露半个字。

经过百般劝说以后,终于接受了自己即将命归黄泉的事实。他叫来冯延巳等五位大臣,声音含糊地吩咐他们拟旨,立六皇子李瑾为太子。

立太子的旨意才出不到半个时辰,桓帝便气息断绝,彻底步上了冥府。

宝兴十六年二月廿八,统治唐国三十八年之久的李桓终于驾崩。

他继承唐国时辉煌显赫,是南方诸国之首,国力强盛民众富裕,甚至一度可以北伐威胁中原之地。

但桓帝其人却刻薄寡恩犹豫迟疑,民政武略都是看似光鲜内在一塌糊涂,如此敷衍着过了三十多年,唐国终于落到向大周天子称臣纳贡的地步,就连李恒死后都无法上皇帝尊号,只能以国主之名向各国报丧。

父皇终于死了……李琰听到这个消息也只有一声叹息。

桓帝的治世结束了,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接下来,唐国的命运又会如何呢?是如同前世那般迅速的走向灭亡,还是……?

李琰心下沉吟,手中微微用力,顿时她梳妆的妆台裂成了两半。她无奈苦笑:大宗师帖的血墨力量,似乎仍然有些难以掌握。

传说中的无穷力量,似乎没有最高上限,在体内高燃时能无人能敌,但却不能使用长久,就像火光冉冉升起,很快就会熄灭。

这是为什么呢?李琰也不知道。对这神秘的力量,她仍然在摸索之中。

****

宝兴十六年二月廿九,五位大臣宣读了遗诏,六皇子李瑾在柩前继位,尊母后钟氏为太后,封嫡妻郑氏为皇后。

李桓的皇子皇女有十多人,此时都身着重孝在灵前长跪,哀哭之声不绝,但究竟有几人真心也实在难说——起码李琰是看到三姐偷偷在袖子底下藏了葱节,一抹眼就珠泪盈盈。

李琰连这表面功夫都不愿做,只是低着头默然不语。

到了第七日正是大殓的日子,到这时却出了变故。

大殓的仪式原本是按照《大唐开元礼》的章程而来的,但这是为盛世的大唐天子所设就的葬礼礼节,唐国虽自诩李唐后裔,本身却已是偏安一隅,加上不久前向大周天子称臣纳贡、去除帝皇尊号,李桓的大殓各项都有所减损,不复天子尊荣。

大殓行到一半,李瑾的四叔李杉忽然发难,大哭着扑倒在李桓对遗体旁,阻拦旁人将其搬入梓宫。

“皇兄啊,你去得如此突然……内无孝子,外无忠臣啊!”

这哭得就很是诛心了,内无孝子是指新帝不孝,外无忠臣是指在座的五位辅政大臣都是奸佞吗?现场的气氛立刻紧绷起来。

禁军统领见势不妙,想把人拖下去,然而李杉是宗室尊长,又是有备而来,所带的子弟侍从都是年轻力壮之辈,竟然从白色丧服中取出棍棒,排成一排挡在李杉身前。

“大行皇帝尸骨未寒,丧仪就如此简薄,思明侄儿,你怎能称得上是孝子呢?”

一旁的另一位李氏堂叔也上来帮腔,他更是倚老卖老,面对新帝李瑾竟然不加尊称,直接唤作侄儿。

李瑾微微皱眉,还没发作,一旁的冯延巳连忙上前打圆场。

“几位宗亲族老恐怕有所误会,此次大殓的礼制有所缺损,乃是大行皇帝在时就定下规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和一应器物,不再使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一章(第2/2页)

他停了一下,含糊暗示道:“这也是为了不起争端,外殿还有大周的使臣在呢。

李杉皮笑肉不笑的继续道:“这恐怕并非皇兄的本意——就算汝等怕了大周的使臣,不敢用十足天子尊仪,等此人祭拜退去后,自然应该恢复。可我看思明侄儿并没有此意啊。”

他目视李瑾,眼神毫无敬畏,只有算计。

“还有所谓的遗诏也有所疑问,皇兄驾崩前神志不清,传位于六皇子到底是否本意还存疑,在场的可只有你们五位大臣,谁知道你们是否从中做了手脚呢?”

这话说的越发严重,简直是在质疑李瑾的继位资格。

其他宗亲之前虽然帮腔,现在都不敢吱声了,只有那位堂叔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冯老你历经五朝而不衰,弄个假圣旨对你来说小菜一碟。对了,你儿子侵占乡邻三千亩地,最后也是在官府红册上做了手脚,生生变成了原本就是你们家的地。你们老冯家制做假文书是家传的本领。”

现场顿时一片哄笑声。原本并不支持他们闹事的人,听到冯延巳家人鱼肉乡里、造假制假的这种丑闻时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冯延巳脸色铁青,气得胡子直颤。

他确实是五朝元老没错,家中子嗣仗着他的权势横行无忌之事也是有的,此时却被有心人拿来说事,从制造假文书说到了制造假圣旨。偏偏他又无从反驳,气得几乎要昏死过去。

李瑾见事态如此,再也不能垂拱无为而治,站起身来正要说话,却听一旁有人冷笑道——

“如此说来,你们今日是要清君侧呢?还是要废帝改立?”

众人循声望去,竟然是十公主李琰!

李琰平时温雅寡言,上次宫变之夜虽然有直斥桓帝的惊人言行,但在场众人知道轻重,并没有敢大规模扩散出去。至少这些宗亲是不知道她的真实秉性的。

李杉瞪了她一眼,不满道:“十侄女,这我就要教教你礼数了,一个女流之辈竟然敢在这种场面插嘴——”

他话未说完,只觉得喉头一阵剧痛,眼前一道白影闪过,竟然就此气绝倒地!

竟是李琰已在瞬息之间到达了他面前,手中利器割开了他的喉咙!

国主丧礼之上,怎会有人手持利器?众人凝神看去,却见李琰手持竟是一柄竹剑。

在场的众人只有郑嘉月看得真切,因为她就站在李琰身旁:

在宗亲们开始大放厥词的时候,李琰就从李瑾手中接过孝杖,直接捏扁成竹条后以指尖拂之,竹条粉末籁籁落下,立刻变成了一柄有锋刃的利器。

李杉咽喉喷血倒地后顿时气绝,引起周围子侄一阵尖叫声。谁也没想到十公主竟敢在灵堂上当众行凶!

李琰一身白衣重孝,步伐并不快,翩然而至却如鬼魅般无法琢磨。瞬息之间又见几声惨叫,竟是将挑头闹事的五位宗亲一起斩杀!

这一幕让所有人都震惊当场,一时竟没有人说得出话来。

李氏祖辈虽然以弓马立国,但传至这三代早就弃武从文,个个以儒雅君子自诩,除了想夺权当皇太弟的李栩和发愤图强争一口气的李瑞,其他人甚少使用刀兵,更别说杀人了。此时见到如此骇人的残杀场景,有胆小的已经昏倒在地。

“在大行皇帝灵前诬陷新帝,此等行为与谋逆无异。我今日斩杀的并非宗族亲长,而是逆贼。你们谁想附逆作乱的,也可以试试。”

李琰声音并不响亮,清脆柔声却宛如重锤一般击在众人心头。她微微眯眼扫视众人,双瞳中隐约有一种金色的异光,近两百名宗族亲长纷纷低头,竟无一人敢正视她的双眼。

李琰又瞥了一眼汗流浃背的冯延巳,“冯老学士的家事,稍后他自会处理,若是处理不干净,有司自会问责。但我从没听说过…只要宣旨之人德行有瑕,君王的旨意就会不算数的了。你们这是在说笑吗?这么好笑的笑话,不如再说一个给我听听?”

在她的凶焰之下,大部分跟着闹事的宗亲通通都跪了下来,连声求饶。

“我们也就是跟着闹两句而已,没想质疑圣旨的真假呀?”

“十殿下饶命啊!”

李琰并不理会这些人,目光一冷之下,所有人通通住口。

“至于说有人嫌弃大殓仪式过于简薄……大周的使臣正在殿外,大周的军队也驻扎在淮东之地。你们谁想讨回这个公道的,可以带兵去试一试。若是能打赢,大周天子一定会给你这个脸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