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贫道要考大学 > 第241章 大小姐要吃土了

贫道要考大学 第241章 大小姐要吃土了

簡繁轉換
作者:转角吻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1 05:33:57 来源:源1

从小在山上长大的陈拾安,童年也异于常人。

极少有像现在这样,在纯玩乐的游乐场里,体验纯玩乐的时刻。

十八岁的他,跟着这位可爱到没话说的十七岁少女穿梭在游乐场的各个大小项目中,莫名地感觉自己...

林小凡的手掌仍贴在手机屏幕上,仿佛想透过那层冰凉的玻璃,触碰到照片里跳动的烛火。窗外天色灰蒙,晨雾未散,病房内药液一滴一滴落入输液管,像时间的脚步声缓慢而坚定。他闭上眼,耳边却响起了无数声音??孩子的低语、电话那头哽咽的倾诉、课堂上迟疑举起的小手、树洞留言区深夜闪烁的光标……这些声音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牢牢托住,不让他沉入寂静。

阿亮轻轻推门进来,端着一碗温热的粥。“医生说您昨晚又没好好休息。”他的语气带着责备,却又不敢说得太重,“您知道您的心率今天早上又偏快了吗?”

林小凡睁开眼,笑了笑:“我梦见我在一所小学上课,教室没有灯,孩子们都举着手电筒照着黑板。我说,你们怎么不开灯?他们说,老师,我们怕亮了你就看不见我们了。”

阿亮怔住,手中的碗微微晃了一下,米粥泛起一圈涟漪。

“我知道他们在等我。”林小凡轻声说,“不是等我去救他们,是等我去承认??他们值得被看见。哪怕他们躲在角落,哪怕他们一句话不说,哪怕他们用割腕代替说话,我们都得相信:那是他们在呼救,不是在放弃。”

阿亮低下头,声音有些发颤:“可您也在呼救啊……为什么没人能听见您呢?”

病房里一时安静。只有呼吸机发出轻微的节奏,像潮汐起伏。

良久,林小凡抬起手,指了指床头柜上的笔记本电脑。“打开‘心灵守望者’后台,我想看看今天的接线记录。”

阿亮犹豫了一下,还是照做了。屏幕亮起,数据如流水般滚动:今日全国共接入危机干预通话183通,其中成功劝阻轻生行为7例,志愿者平均响应时间4分12秒,最短一次仅98秒。一条条记录背后,是一个个正在崩塌的灵魂被及时拉回边缘的故事。

林小凡的目光停留在一条备注上:**#99201用户为乡村初中生,连续三晚输入“我想消失”,今晨主动上传一幅画??一片麦田中央站着一个小人,头顶有星光洒落。已安排长期陪伴计划。**

“把那幅画调出来。”他说。

阿亮点开附件,画面缓缓加载。金黄的麦浪翻滚,远处山峦模糊,一个小人孤零零站在田埂上,背影瘦小,却抬头望着天空。星星不多,但每一颗都画得极认真,像是用尽力气点亮的。

林小凡盯着看了很久,忽然说:“这孩子画的是希望。他没说‘我不痛苦了’,他说的是‘我还在看星星’。这就够了。”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起来。是苏晴发来的消息:**“林老师,‘微光通道’刚上线八小时,已有两千余名用户触发匿名接通机制。第一批乡村志愿者反馈,有三个孩子在接通后哭了整整二十分钟,最后一句都是‘原来真的有人愿意听我说完’。”**

林小凡笑了,眼角泛起细纹。“我们做的从来不是治病,是破除孤独。一个人只要确认自己不是独自承受黑暗,就有力量再走一段路。”

话音未落,护士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新的检查单。“林先生,心脏彩超结果出来了,主任医师请您尽快参加会诊。”她语气平静,眼神却藏着不忍。

阿亮立刻站起来:“现在吗?他还需要休息。”

“越早越好。”护士低声说,“情况……不太乐观。”

林小凡摆摆手,示意阿亮别争。“去吧,我准备好了。”他慢慢坐直身体,动作迟缓却坚决,“生死会诊,总得亲自到场才显得尊重。”

会诊室在五楼,电梯里镜面映出他的身影??苍白的脸,深陷的眼窝,脖子上突起的静脉像一条挣扎的河。他看着自己,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刚当心理老师时的模样:意气风发,穿着白衬衫站在讲台上,对着一群沉默的学生说:“你们可以不说,但我在这里。”那时他以为倾听是一种职业,后来才明白,那是命运交到他手里的一根绳索??一头系着别人,一头拴着自己。

会议室里坐着六位专家,气氛凝重。主刀医生翻开报告,声音低沉:“林先生,您目前的心脏功能仅为正常人的32%,左心室严重扩张,药物维持效果正在递减。移植是最优解,但匹配度极低,等待期可能超过一年。我们建议考虑姑息治疗,尽可能减轻痛苦。”

林小凡听完,点点头:“我明白。但我还有一个请求??能不能让我多撑三个月?”

所有人愣住。

“我知道这听起来像在讨价还价。”他笑了笑,“但这三个月里,我要完成三件事:第一,《听见》正式出版那天,我要亲自去发布会;第二,‘心灵守望者计划’要在西部十个县落地,我要看到第一批培训结业证书发到老师们手里;第三……我要陪晓雨过一次生日。她九岁那年,我因为赶一场山区心理援助错过了她的生日派对。今年她十五岁,我不想再缺席。”

房间里静得能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

主刀医生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林老师,医学上我没有办法承诺时间。但如果您愿意配合调整用药方案,保持情绪稳定,或许……能争取一些窗口期。”

“谢谢。”林小凡轻声说,“我不求延命,只求如期。”

回到病房已是中午。苏晴和周岩已在等他,带来了一个包裹??《听见》的样书。深蓝色封面,烫银标题,封底印着他的一句话:“每一个沉默的孩子,心里都有一封写给世界的信,只是还没找到投递的方式。”

林小凡接过书,手指摩挲着封面,久久不语。最后,他翻开扉页,在上面写下一行字:

**“赠予所有曾在黑夜中数心跳的人:你不是孤单的脉搏。”**

下午三点,他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号码归属地是云南怒江。接通后,是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带着颤抖和哭腔:“林老师……我是您三年前在福贡县中学心理讲座上遇到的那个女生,我记得您当时问我‘你最近睡得好吗’,我摇头,然后您蹲下来,和我平视着说了十分钟的话……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觉得,有人真的在看我。”

林小凡闭上眼,记忆浮现。那个女孩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校服袖口磨破了边,眼神躲闪,像一只随时准备逃走的小兽。

“我现在是县医院的心理咨询实习生。”女孩继续说,“上周,有个初中生来找我,她说她每天晚上都想跳河,因为她觉得没人会在乎。我……我就用了您教的方法,陪她坐在河边,什么也不做,就听着水声。两个小时后,她靠在我肩上睡着了。醒来第一句话是:‘原来我可以不用马上决定死不死。’”

林小凡的呼吸微微发抖。

“老师,我想告诉您,您种的树,已经在长叶子了。”

电话挂断后,他仰头靠在床头,泪水无声滑落。阿亮站在一旁,默默递上毛巾,自己也红了眼眶。

“你说,”林小凡忽然开口,“人这一生,到底要留下什么才算没白活?”

阿亮想了想:“也许不是留下了什么,而是唤醒了什么。”

林小凡笑了:“说得真好。”

傍晚,晓雨来了。她背着书包,手里提着一盒蛋糕,上面插着一根蜡烛。“爸,我提前给你过生日。”她说,“你说你想陪我过生日,那我来陪你过。”

林小凡愣住:“不是还有两个月才到我生日吗?”

“可谁知道两个月后会发生什么?”晓雨认真地说,“老师说,爱不能等。所以我来了。”

她点燃蜡烛,唱了一首跑调的生日歌,然后把蛋糕推到他面前。“许个愿吧。”

林小凡看着那团小小的火焰,闭上眼。

他在心里说:**愿我倒下时,身后已站满举着火把的人。**

吹灭蜡烛后,父女俩分吃了蛋糕。晓雨突然从书包里拿出一本画册,翻开第一页??是一幅铅笔素描:一个穿白大褂的男人蹲在地上,牵着许多孩子的手,他们的影子连成一片,像一片森林。

“这是我画的《林小凡纪念馆》。”她说,“虽然你说不要立碑,但我觉得,纪念馆可以是一座桥,让别人走过来看见你做过的事。”

林小凡抱住她,把脸埋进她柔软的发间,声音哽咽:“你是爸爸最大的奇迹。”

那一夜,他又失眠了。凌晨两点,他悄悄起身,打开电脑,登录“心灵守望者”后台,开始逐条回复那些积压的树洞留言。他知道系统有自动分流机制,也知道志愿者们已经很努力,但他还是想亲自回应一些特别的??那些写着“我已经写完遗书”的,那些说“最后一次试试看有没有人回我”的,那些只发了一个句号就下线的。

他一条条敲字,像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盏灯:

>“你说没人懂你,可你愿意告诉我这些,就已经在信任这个世界了。这份勇气,本身就是光。”

>

>“你不是累赘,你是某个母亲半夜醒来还会摸枕头边照片的人,是你朋友手机通讯录里存着‘救命稻草’的人。你的存在,早已在别人的生命里刻下痕迹。”

>

>“如果你现在看不到意义,那就先活着,让我和其他人一起找给你看。”

直到东方泛白,他才停下。手指僵硬,胸口闷痛,但他觉得心里很轻。

清晨查房时,医生惊讶地发现他的生命体征竟比昨日稳定。“您昨晚睡得好?”

林小凡笑着摇头:“没睡。但在救人,所以像睡了个好觉。”

接下来的日子,他像燃烧最后的油灯,却烧得格外明亮。他录制了《听见》配套音频课的全部三十六讲,每一讲都以一句温暖的话结尾:“你不是一个人。”“我在这里。”“慢慢说,我在听。”这些音频被刻成光盘,随书附赠,也被上传至公益平台,供学校免费使用。

“心灵守望者计划”在十省同步启动。第一批培训结业仪式上,三百名乡村教师在线宣誓:“我愿成为一束微光,照亮一个孩子的黑夜。”林小凡通过视频连线出席,虚弱地笑着说:“你们不是辅助角色,你们是主角。在中国最偏远的角落,正有无数孩子等着你们说一句‘我看见你了’。”

发布会当天,他坚持坐轮椅出席。全场起立鼓掌,持续五分钟。出版社主编哽咽道:“这本书不是畅销书,是救命书。”记者问他此刻最想说什么,他望着台下密密麻麻的面孔,缓缓开口:“请记住,心理教育不是奢侈品,是生存必需品。就像空气、水、食物,每个孩子都有权获得倾听。”

三天后,他病情急转直下。夜间突发心衰,抢救两小时才稳定。醒来时,看见阿亮趴在床边睡着了,手里还攥着那份未完成的演讲稿??原定于下周全国心理教育大会的主旨发言。

林小凡伸手,轻轻抚平稿纸的褶皱。上面写着:“**真正的教育,是从蹲下来那一刻开始的。**”

他拿起笔,在末尾添了一句:

“而真正的爱,是从愿意听一句废话开始的。”

窗外,老银杏树的最后一片叶子终于落下。冬风卷起它,在空中打了几个旋,飘向远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