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贫道要考大学 > 第242章 校庆?

贫道要考大学 第242章 校庆?

簡繁轉換
作者:转角吻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1 05:33:57 来源:源1

若不是最后睡得太沉,又导致口水流到了臭道士的肩膀上,把他变成了臭臭道士,温知夏觉得今天应该是个可以打满分的周末奖励play……

啊啊啊啊……!

算了,反正她今天已经玩得心满意足了。

...

林小凡的手指在稿纸上停了片刻,笔尖压着纸面,留下一个小小的墨点,像一颗不肯坠落的星。他缓缓合上眼睛,呼吸浅而细,仿佛怕惊扰了这间病房里仅存的宁静。心电监护仪的绿线微微起伏,节奏比昨夜平稳了些,可那平稳之下藏着千沟万壑的疲惫。他知道,身体正在一寸寸退场,可意识却异常清醒,像是灵魂提前站到了岸边,回望这一生走过的河。

阿亮醒来时天刚蒙蒙亮,揉了揉酸胀的眼睛,抬头就看见林小凡正靠在床头,手里还握着那支笔,稿纸静静摊开在膝上。他心头一紧,立刻伸手去探脉搏,又看了眼监护仪数值,松了口气:“您怎么又熬夜了?医生说了……”

“我知道。”林小凡轻声打断他,“可有些话,得趁还能说的时候说完。”

阿亮没再劝,只是默默起身倒了杯温水,递过去。他知道,林小凡不是不听医嘱的人,而是心里有太多未竟之事,像一根根线缠在胸口,不捋顺了,他闭不上眼。

上午九点,苏晴和周岩来了,带着一台便携式摄像机。“林老师,全国心理教育大会改期了,但主办方希望您能录一段视频发言。”苏晴声音很轻,眼神却坚定,“他们说,哪怕只有三分钟,也想让全国的教育工作者听到您的声音。”

林小凡点点头:“可以。但我有个条件??不要剪辑,不要美化,让我原原本本地说。”

录制开始前,护士进来调整了他的体位,给他垫高枕头,又测了一次血压。他穿着一件干净的灰色毛衣,头发梳得整齐,脸上虽瘦削苍白,神情却平静如湖。镜头亮起红灯那一刻,他直视前方,目光穿透了小小的取景框,落在无数看不见的听众身上。

“各位同行,大家好。”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我是林小凡,一名心理教师,也是一名即将退休的生命工作者。”

台下无人,可他仿佛看见礼堂坐满了人,有年轻教师,有校长,有政策制定者,还有那些曾在教室角落低头沉默的孩子。

“二十年前,我站在讲台上,以为心理教育是教学生如何调节情绪、应对考试、建立自信。后来我才明白,真正的心理教育,是从蹲下来那一刻开始的。”他顿了顿,声音微颤,“当你愿意蹲下,和一个孩子平视,你才真正‘看见’了他。不是作为问题学生,不是作为成绩差的标签,而是一个正在经历痛苦的人。”

镜头外,苏晴悄悄抹了眼角。周岩握紧了摄像机的手柄,指节发白。

“我们总在问孩子:你怎么了?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自残?为什么想死?可我们很少问自己:我有没有给过他一个可以说话的安全空间?有没有在他第一次欲言又止时,轻轻说一句‘没关系,我在听’?”

他喘了口气,继续道:“很多孩子不是不想活,是觉得活着没有被‘看见’的价值。他们割腕,不是为了死,是为了证明自己真的疼过。他们沉默,不是无话可说,是曾经开口却被打断、被嘲笑、被指责‘矫情’。”

病房里静得只剩呼吸声。

“所以今天,我想请求在座的每一位教育者:请把倾听当成一种责任,而不是额外的善举。请允许学生说废话,允许他们哭,允许他们卡壳,允许他们反复说同一句话。因为那一句句看似无意义的话,可能是他们一生中第一次鼓起勇气向世界发出的信号。”

他停顿良久,像是积蓄最后的力量。

“真正的爱,是从愿意听一句废话开始的。谢谢大家。”

红灯熄灭。林小凡缓缓闭上眼,额头渗出细汗。阿亮立刻扶他躺下,调高氧气流量。苏晴抱着摄像机,久久说不出话。周岩低声说:“这段视频,会放进所有培训课程的第一课。”

当天下午,视频被上传至教育部心理教育平台。不到十二小时,播放量突破百万。评论区涌来无数留言:

>“我就是那个被老师说‘别装抑郁’的学生,今天终于有人替我说了话。”

>

>“我当班主任十年,第一次意识到,我从没真正蹲下来听过一个孩子说话。”

>

>“林老师,您说的每一句,都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记忆里那扇锁了很久的门。”

林小凡躺在床上,听着阿亮一条条念给他听。他嘴角微微扬起,像听见了远方的回音。

夜里,他又一次梦见了晓雨小时候。她坐在幼儿园的秋千上,晃荡着小腿,大声唱着跑调的儿歌。他走过去推她,她说:“爸爸,再高一点!”他用力一推,她笑得飞起来,笑声清脆如铃。可下一秒,秋千绳突然断裂,她坠入黑暗。他猛地惊醒,冷汗浸透病号服。

心跳监测器发出急促的滴滴声。护士赶来检查,发现是噩梦引发的短暂心律失常。她给他注射了镇定剂,轻声安慰。等药效上来,林小凡渐渐平静,却仍睁着眼,望着天花板。

“阿亮……”他忽然开口,“我是不是快到终点了?”

阿亮坐在床边,握住他的手:“您还没完成那三件事。”

“是啊。”林小凡轻笑,“还差一件。”

第二天清晨,云南那边传来消息:福贡县中学的心理援助站正式挂牌成立,以“小凡工作站”命名。照片里,那间不足二十平米的房间被粉刷成淡蓝色,墙上贴着孩子们画的星星、彩虹和牵手的小人。窗台上摆着一盆绿萝,阳光洒进来,叶子油亮。

林小凡看着照片,久久不语。最后他说:“告诉他们,那盆绿萝,是我送的礼物。它不需要多耀眼,只要一直活着,就能证明这片土地也能长出希望。”

中午,晓雨放学后直接来了医院。她带来一张手工贺卡,封面画着两个火柴人,手拉着手站在星空下。里面写着:“爸爸,你说要陪我过生日,那今年我十五岁生日,你也一定要在。我不许你缺席。”

林小凡捏着贺卡,眼眶发热:“好,爸爸答应你。”

“拉钩。”晓雨伸出小拇指。

他艰难地抬起手,与她勾在一起:“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那一刻,窗外阳光破云而出,照在床头那本《听见》上,烫银的书名闪闪发亮。

三天后,病情再度恶化。医生紧急召集家属和团队成员开会,明确告知:心脏功能已降至24%,随时可能发生不可逆衰竭。建议转入安宁疗护病房,减少痛苦。

林小凡听完,只问了一句:“我还能撑多久?”

医生沉默片刻:“如果维持现状,或许还有三到四周。但任何情绪波动、感染或劳累,都可能加速进程。”

他点点头:“那我还有时间。”

众人不解。他却坚持不转病房,也不停止工作。他说:“痛苦是真实的,但意义也是。我宁愿清醒地痛着,也不愿麻木地睡去。”

于是,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做了一件谁也没想到的事??发起“最后一课”全国直播计划。

他要在自己还能说话的时候,给全国的孩子上一堂课。主题只有一个:**《你可以不用坚强》**。

消息一经公布,报名学校超过两千所,覆盖三十个省份。技术团队连夜搭建直播系统,确保偏远山区也能接入。苏晴联系了手语翻译、盲文同步输出,甚至为听障儿童准备了动画版解说。

直播当天,林小凡特意让人帮他刮了胡子,换了件深蓝色衬衫。他坐在轮椅上,背后是一块白板,上面写着六个字:**“你不必完美。”**

镜头开启时,全国数百万师生同时在线。画面左下角不断跳出弹幕:

>“林老师,我们都在。”

>

>“请您一定要好好说话,我们都在听。”

>

>“我们不许您倒下。”

他笑了笑,声音沙哑却温柔:“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没有考试,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作业。你们只需要做一件事??听我说完,然后记住一句话:**你可以不用坚强。**”

教室里一片寂静。

“从小到大,我们被教导要勇敢、要独立、要微笑面对困难。可从来没人告诉我们:如果你累了,可以停下来;如果你害怕,可以哭;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办,可以求助。我们总以为脆弱是羞耻的,可其实,承认脆弱,才是最大的勇气。”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镜头。

“我知道,此刻正有同学坐在教室里,假装听课,其实脑子里全是‘我不想活了’;有同学每天笑着打招呼,回家却把药片藏在枕头底下;有同学明明很难受,却对父母说‘我没事’。我想告诉你们??**你说‘我没事’的时候,我已经心疼了。**”

弹幕瞬间炸开:

>“我哭了。”

>

>“原来真的有人懂。”

>

>“林老师,我昨晚写了遗书,但现在我不敢点了。”

“今天,我不给你们讲道理,只讲一个故事。”他缓缓说道,“十年前,有个高中生给我写信,说他每天凌晨三点醒来,第一件事是摸手腕上的疤痕,确认自己还活着。他问我:‘林老师,活着到底有什么意思?’我没有回答他,而是回了一封信,只写了一句:‘你愿意告诉我,你最近一次感觉到温暖,是什么时候吗?’”

他顿了顿,声音轻了下来:“他三天后回信,说那是去年冬天,食堂阿姨多给了他半勺菜,笑着说‘小伙子长身体,多吃点’。就这一句话,他记得到现在。”

屏幕上,无数弹幕变成同一句话:**“我也记得那样的瞬间。”**

“你看,生命的意义,不一定来自宏大的成就,可能只是一个人对你笑了笑,给你加了半勺菜,或者在你低头时,轻轻拍了拍你的肩。”林小凡的声音微微发抖,“所以,请你们答应我:**不要因为一时的黑暗,就否定自己曾见过的光。**”

下课铃响起。他却没有结束。

“最后,我想对所有正在挣扎的同学说:如果你现在看不到未来,那就先活过今天。明天的事,交给我们来担心。你只需要做一件事??**活下去。**因为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个人,正在等着认识你,等着被你照亮。”

他抬起手,对着镜头,缓缓比出一个心形。

“这堂课,结束了。但我还在听。我一直都在。”

直播结束,全场静默十秒,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许多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起立致敬。云南一所乡村中学的教室里,孩子们齐声喊:“林老师,我们记住了!”

当晚,林小凡陷入昏睡。体温升高,心率紊乱,医生判断已进入终末期。阿亮守在床边,握着他冰凉的手,一遍遍叫他名字。

凌晨三点,林小凡忽然睁开眼,声音微弱:“阿亮……手机……”

阿亮立刻递上手机。他颤抖着手指解锁,打开“心灵守望者”后台,找到那条最新的树洞留言??

**“我刚吞了药,现在躺在浴室地板上。我不知道会不会醒来。但我想试试,最后一次。”**

林小凡用尽力气,一个字一个字地回复:

>“别睡,我在这儿。救护车已经在路上了,你朋友已经报警。你现在不是一个人。求你,撑住。这个世界需要你活下来,因为你是某个未来的光。”

发送成功后,他闭上眼,泪水滑落。

五分钟后,系统反馈:用户已被救起,送往医院洗胃。

他嘴角轻轻扬起,像完成了一场漫长的告别。

天亮时,他的呼吸变得微弱。晓雨趴在床边,握着他的手,一遍遍说:“爸爸,你说好要陪我过生日的……你不能走……”

林小凡费力地睁开眼,抬手摸了摸她的脸:“爸爸……会一直在。”

他最后看了一眼窗外。冬日的阳光洒在光秃秃的树枝上,远处操场上,几个孩子在奔跑,笑声隐约传来。

他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化作一声极轻的叹息。

心电监护仪的绿线拉成一道长长的横线。

滴??

那声音漫长而寂静。

阿亮跪在床边,嚎啕大哭。苏晴抱着《听见》的样书,泣不成声。周岩关掉所有设备,轻轻盖上白布。

三天后,全国数百所学校自发举行追思会。学生们点燃蜡烛,朗读《听见》中的段落。云南福贡县的孩子们在“小凡工作站”前种下一排银杏树,每棵树下埋着一封信,写着“谢谢你看见我”。

晓雨在父亲墓前放下那幅《林小凡纪念馆》的画,轻声说:“爸爸,你说不愿立碑,可你看,这么多人,都是你的碑。”

清明那天,第一片新叶从老银杏的枯枝上钻出,嫩绿如初生的希望。

而在某个深夜,一个少年在树洞写下:“林老师,我今天没想死。我吃了饭,看了书,还帮同桌解了一道数学题。我想,我也许能再活一天。”

系统自动回复,署名是林小凡:

>“太好了。明天,我还在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