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世子摆烂:戏精女助我成皇 > 第78章:街头新谣,误导燕王谋

世子摆烂:戏精女助我成皇 第78章:街头新谣,误导燕王谋

簡繁轉換
作者:精神紧绷的快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30 04:34:45 来源:源1

第78章:街头新谣,误导燕王谋(第1/2页)

第78章:街头新谣,误导燕王谋

萧景珩那句“让说书先生讲个新段子”刚落地,阿箬鞋底就沾了灰溜溜出门,手里攥着三两银子和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太子梦中祈雨,奸人暗下毒手。”

她一边走一边嘀咕:“这剧本比勾栏巷的《夺命鸳鸯》还狗血,但老百姓就好这一口——越离谱越信。”

西市三大茶楼,分别是“听风阁”“闲云居”“醉墨轩”,平日里人声鼎沸,消息传得比马快。阿箬没直接进去,而是蹲在街角卖起了花。

“茉莉花,桂花串,一文钱两串喽!”她嗓门清亮,辫子上还别了朵蔫了吧唧的白兰花,活脱一个穷苦卖花女。

茶楼门口几个听书的老头正嗑瓜子,听见声音扭头一看,顺口调侃:“小姑娘,你这花都快晒成干菜了,谁买?”

阿箬立马红了眼圈,抽抽鼻子:“我也不想卖,可表哥在东宫当差,前夜亲眼看见燕王府的人摸进太医署,换了药包!太子原本咳血止住了,那一晚又吐了半碗黑血……现在人都快不行了!”

老头们愣住,瓜子壳卡在牙缝里忘了吐。

“你说啥?燕王动的手?”

“我表哥亲口说的!”阿箬抖开包袱皮,里面几张泛黄的旧纸片,“这是他偷偷带出来的药方残页,您瞧,这儿写着‘茯苓三钱’,可那天换上去的是‘附子五分’——那是毒药啊!”

有个戴眼镜的老学究凑过来,眯眼看了半天,点头道:“附子性烈,虚症误用,确实会加重咳血……这事儿,有点门道。”

话音未落,旁边一个壮汉猛地拍桌:“我就说嘛!昨儿我还看见燕王府的马车半夜从侧门出宫,鬼鬼祟祟的!”

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半个时辰,整个西市都在议论:**“燕王想害太子早死,好逼宫夺位!”**

---

阿箬收摊走人,嘴角压都压不住。

她拐进小巷,老麻子早就蹲在墙根抽烟,见她来了咧嘴一笑:“成了?”

“成了。”阿箬把银子塞过去,“按计划,饭棚那边准备好了吗?”

“放心,一百个‘祈福馒头’已经蒸上,红糖印字——‘愿太子安康’,一个不少。”

“还有童谣呢?”

“找了个破锣嗓子的小崽子,专挑燕王府后巷唱,保准气得他们开门赶人。”

阿箬满意点头:“记住,越赶越灵。老百姓最吃这套——官越大越怕人说话,说明心里有鬼。”

老麻子竖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这招叫啥?”

“这叫**舆论战,主打一个情绪拉满**。”

---

当天中午,南城饭棚。

乞儿们排成长队领馒头,每人拿到手都愣一下:“哎?馒头上还有字?”

“愿太子安康?”一个孩子念出来。

旁边立刻有人接话:“听说太子病重,是燕王派人下毒害的!”

“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西市茶楼都在说,还有人拿出了药方!”

这时,一个七八岁的小孩蹦上石墩,扯着嗓子唱:

>“金銮殿上龙体弱,风雨吹灯火欲消。

>不是天命不肯顾,只因北府有人挑!”

歌声稚嫩,却字字清晰。

周围百姓听得心头一震。

“北府”是谁?京城谁不知道燕王封地在北境,人称“北府王”!

“连小孩都会唱了,肯定不是空穴来风!”

“难怪最近燕王府戒严,连买菜的婆子都要盘问三遍!”

更有好事者当场掏出铜板,赌太子能不能挺过这个月。庄家秒开盘,赔率一路飙升。

---

燕王府,书房。

燕王正批阅文书,脸色阴沉如铁。

忽然,一名幕僚慌张闯入:“王爷!外头……外头全在传您派人毒害太子!”

“什么?!”燕王猛地站起,笔尖啪地折断,墨汁溅了一纸。

“从哪儿来的谣言?”

“说是西市茶楼先传的,后来乞儿帮发‘祈福馒头’,小孩编了童谣,在咱们府外唱!”

“荒谬!”燕王一掌拍在桌上,“太子病成那样,我能不知道?我若真要动手,还会留他到现在?”

幕僚低头不敢接话。

燕王来回踱步,眉头拧成疙瘩:“这分明是有人栽赃!可谁会这么干?”

他猛然想到什么,冷声道:“萧景珩……那小子最近销声匿迹,莫非是在背后煽风点火?”

“可他一向只玩权术,不碰民心啊……”

“蠢!”燕王怒斥,“以前不碰,不代表现在不用!这招狠就狠在——它不攻朝堂,专攻人心!一旦百姓认定我是弑君逆贼,哪怕皇帝不信,也得把我贬黜!”

他咬牙切齿:“查!给我彻查谣言源头!谁在传,谁在写,谁在发馒头,一个都不许放过!”

幕僚颤声问:“要不要……抓几个带头的杀鸡儆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8章:街头新谣,误导燕王谋(第2/2页)

“抓?”燕王冷笑,“你抓一个,民间就说你心虚;杀一个,明天全城都给你唱丧歌!”

他深吸一口气:“传令下去,关闭城南三处茶楼,驱散乞儿聚集点,凡是唱童谣的孩童,一律拘押问话!我要让全京城知道——敢传妖言,后果自负!”

---

世子府,书房。

萧景珩正躺在软榻上看账本,手里摇着折扇,脚边摆着一碟瓜子。

阿箬推门进来,满脸得意:“成了!燕王府今儿下午关了两家茶楼,还派侍卫去轰唱童谣的孩子,结果越轰传得越凶!”

萧景珩嗑了颗瓜子,吐壳:“正常。越是压制,越像做贼心虚。他现在脑子里想的肯定是——‘萧景珩想用民意压我’。”

“那您下一步咋办?掀桌子?”

“不急。”他慢悠悠坐直,“我现在要让他觉得,我的目标就是把他搞臭,让他忙着应付街头骂名,顾不上别的。”

“别的?”

“比如……三天后兵部那份‘甲字营私调军粮’的密报。”他勾唇一笑,“他要是把精力全耗在清查流言上,等那份证据摆在朝堂,他就只剩跪的份了。”

阿箬恍然大悟:“所以咱这童谣,不只是骂他,还是***?”

“聪明。”萧景珩弹了颗瓜子仁到她嘴里,“这就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以为我在打脸,其实我在掏心。”

阿箬嘿嘿笑:“那我再加点料?就说昨夜有人梦见先帝显灵,指着燕王鼻子骂‘不忠不悌,罪该万死’?”

“可以。”萧景珩点头,“但别太玄乎,加一句‘梦中雷劈王府牌匾’就够了。老百姓最爱听这种——老天都看不下去了。”

阿箬转身要走,又被叫住。

“等等。”萧景珩从抽屉里取出一枚铁珠子,扔给她,“最近别去燕王府附近晃悠,他们已经开始抓人了。”

阿箬掂了掂珠子,咧嘴:“放心,我可不是那种为了流量拼命的主播。”

---

次日清晨,燕王府议事厅。

数名信使陆续归来,汇报情况。

“城南茶楼已查封,但说书人全跑了,抓不到口供。”

“乞儿帮藏得太深,馒头发放点换了七次,线人跟丢。”

“唱童谣的孩子被抓了五个,可放出去不到两个时辰,又有新的接着唱!”

燕王坐在主位,脸色铁青。

幕僚小心翼翼道:“王爷,这流言……怕是压不住了。”

“压不住也得压!”燕王猛拍扶手,“我不信全京城的人都瞎了!总有人看清真相!”

“可问题是……”幕僚犹豫道,“百姓不在乎真相,他们在乎故事。现在街头都在传‘燕王毒太子’,连贩夫走卒都说您是‘夺嫡狂魔’……”

“夺嫡狂魔?”燕王差点气笑,“我争的是江山,不是这虚名!”

“可名毁了,实也就难保了。”幕僚低声,“昨儿李尚书托病没上朝,兵部侍郎也称家中有事……明显是在避嫌。”

燕王瞳孔一缩。

他知道,真正的打击不是谣言本身,而是——**人心开始远离他了**。

他猛地起身:“传我命令,召城中德高望重的几位乡老,我要亲自澄清此事!”

幕僚苦笑:“王爷,您忘了?上个月您还在赌坊输掉三座庄子的事,现在街头快板都编好了……人家会觉得您连自己都管不住,还能管天下?”

燕王僵在原地,拳头紧握,指甲掐进掌心。

---

黄昏,世子府后院。

阿箬翻墙而入,靴子沾泥,脸上却笑开了花。

她直奔书房,推门就喊:“成了!燕王今儿召集乡老开会,结果半个时辰不到,全跑光了!有人说‘不愿卷入是非’,其实就是怕惹祸上身!”

萧景珩正在练字,闻言笔锋一顿,写下最后一笔。

纸上赫然是四个大字:**众叛亲离**。

他吹了吹墨迹,淡淡道:“他现在应该明白了一件事——”

“啥事?”

“他不怕我搞政变。”萧景珩合上笔帽,抬眼看向皇宫方向,“他怕的,是我让他成了全京城的笑话。”

阿箬咧嘴:“那接下来,是不是该让朝堂也热闹热闹了?”

萧景珩没答,只将那张纸轻轻折起,放入袖中。

窗外,暮色四合。

远处街巷,孩童的歌声再度响起:

>“金銮殿上龙体弱,风雨吹灯火欲消。

>不是天命不肯顾,只因北府有人挑!”

歌声飘进书房,萧景珩指尖轻叩桌面,节奏稳定。

阿箬刚要开口,他忽然抬手制止。

下一瞬,院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一名暗卫飞奔而来,单膝跪地:“大人!兵部八百里加急——甲字营军粮账册,已送抵刑部密档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