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八百二十九章 搞得跟解数学题一样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八百二十九章 搞得跟解数学题一样

簡繁轉換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6-30 14:22:25 来源:源1

德昌城这里每一家卤味店都有板鸭在卖,一般都是浸泡去盐味后蒸熟的,另外还有多了一道抹糖滚油的工序,变得红通通的,红的一排,白的一排,倒也热闹。

“什么味道这么看?”李老三的车也在卫士后边停了下来,车窗打开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蒸鸭肝。”周至给李老三介绍:“建昌鸭肝,一室蒸肝九室香。”

摊主也是个会卖东西的,本来是个凉卤摊子,偏偏在边上支着一口小蒸锅,蒸锅上摆着板鸭,鸭肝,也不盖盖子,就靠热蒸汽熏着,当真是香飘一路。

“舅舅要吃。”铁蛋儿伸手,还不停地张合,表示自己的迫切。

“这个可以吃,不过也不能吃太多哦。”周至笑着学铁蛋张合小手的样子,扭头对老板说道:“来两幅鸭肝,一只白鸭,一只红鸭,都分作两份,我们俩车。”

“好嘞!”老板很开心,现在出摊早,买主还没有大来,周至开张就是“大生意”,当然老板开心。

周至看着老板麻利丝滑地切着鸭肝,心里不由得觉得有些可惜。

因为再过十多年,国人的饮食结构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像肝脏这种高胆固醇的食物会一步步离开国人的餐桌,从大家非常喜欢的好菜,沦落到一年上不了两次席面。

鹅肝还因为名声大,得到的待遇好一点,但很快就不会有人去认真料理鸭肝了,最终沦为猫粮和狗粮。

但其实料理得好的鸭肝真的鲜美,比如现在的建昌鸭肝。

建昌鸭又叫大肝鸭,本身肝就很大,经过恰当的填喂后,能够达到八两,比普通鹅肝都不差了。

按照鹅肝的标准来衡量的话,八两的鸭肝怎么都达到了A级鹅肝的标准,而且比鹅肝还要细嫩。

鹅肝的烹饪其实非常简单,属于“好的食材只需要简单的料理”那一类,用盐和胡椒码味后香煎,或者用清酒调味汁浸泡一夜后小火慢炖到刚好过心,就分别是法式香煎鹅肝和岛国清酒鹅肝。

只可惜没有时间,要不然周至还可以露一手,用烹调鹅肝的方法烹调一下这种鸭肝,一定会非常美味。

现在的鸭肝老板说是秘法,其实周至完全清楚,就是将整幅的大鸭肝下到滚开的卤水里烫到九成熟,之后放到凉卤水里浸泡入味,剩下那一成依靠肝脏自身的热量将之焖熟,待到一下午浸泡后鸭肝就会变得异常入味,香浓满

溢。

还有一种就是风板鸭的时候制作的风肝,先下热水中浸泡回软,放到蒸笼上蒸熟,那香气能够扩散到很大的范围,让本来不想吃的过路人也会忍不住停下来称上一两打打牙祭。

卤肝和风肝一种肥嫩,一种绵韧,白鸭和红鸭一种咸香,一种咸鲜,还都是不错的风味,被周至带到车上以后,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过了德昌,会理就不远了,这里基本上是巴蜀的最南端,再往南不远就是渡口市,过了渡口市就进入滇省了。

靠近会理后,就在道路两边,都能够看得到果园了。

果园一般会用低矮的土泥墙给围起来,里边几乎寸草不生,就是红褐色的有点带砂质的泥土,然后就是横平竖直的一棵棵挂满果子的石榴树。

树上的石榴很大,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让人不得不支撑起竹竿,避免石榴树枝被压断。

现在的会理已经推广开了果袋技术,用来保护石榴免受虫子和鸟儿的祸害。因此树上能够看到的都是一个个的纸袋子,只有正在采收的几棵树,可以看得到石榴的样子。

“真大啊......”周至撇了一眼路边小车上堆放着的刚下树的大石榴:“合着真正的好石榴都给会理人自己给吃了,一点都没有给外地留啊......”

“有没有可能是产量不足,自己本地就消费掉了?”李一佳问道。

“这个倒是大有可能。”周至觉得李一佳说道了问题的关键:“我老家的荔枝,真龙,龙眼,青果,之前你们谁听说过?吃过的都说是好东西吧?”

“除了青果,别的还真不错。”李一佳吐了下舌头:“你休想蒙混过关!”

青果就是橄榄,不过不是油橄榄,而是青橄榄,这种果子果肉味涩,但是久嚼之后又会有微甜的回味,让口腔气息十分舒服。同时还能够清热利咽,生津解毒,夹川男女老少都喜欢嚼青果。

周至给同学们带的特产里头,荔枝,柚子,龙眼都颇受大家欢迎,只有这个青果,李一佳吃了一口就呸呸呸,然后骂周至害人。

从此以后两人就形成了一种斗嘴上的默契,周至在李一佳在场的时候,聊起家乡特产的时候就会把青果往里边塞,而李一佳就会特意将之摘出来,堪称严防死守。

“其实佳佳你是没有多嚼一会儿,多嚼一会儿之后,就会出现甘甜的回味,挺舒服的。”

“就是嘛,因为初食味苦,回味之后则甜,如忠言逆耳,故名‘谏果”。所以宋代赵著《倪秀才惠橄榄》诗里有‘直道堪嗟故不容,更持谏果欲谁从”的句子。”

“而宋代周密在他著名的笔记《齐东野语》里记录道说,黄庭坚在我们蛮州做官的时候有一次途径蔡次律家,蔡家小轩外种植者一棵青果,蔡次律请黄庭坚给青果定个名字,黄庭坚将之命名为“味谏轩”。”

“到了清代,史学家王廷钊认为读史如听谏,亦可令人回味无穷,故名其居为‘如谏果室”。独撰了《春秋列女图考》、《汉元后本纪补》、《晋八王易知录》,合为《如谏果室丛刻》。

“所以我们学习文史的人,怎么能不喜欢青果呢?”

“你们那是旧文人的酸腐气!”李一佳才不会上周至的当:“故意特立独行显得自己不同,是矫饰虚伪,没苦硬吃!”

“而我们新时代的文学青年,当然要跟你们划清界限,批判你们!从文字到思想,从躯壳到内在,狠狠批判!”

“佳佳,黄庭坚谥号是什么?”

“呃……………”李一佳被周至突如其来的一间给搞蒙了:“文......文忠?”转眼看到黄瑞山在轻轻摇头,做着口型:“节?啊文节!黄文节公!”

“那这个谥号是谁给他的?”

“当然是宋徽宗给他的啊,啊不对,黄庭坚是元?党人,徽宗和蔡京是一路的,元?党人恢复名誉实在南渡以后,宋高宗,赵构给他的!”

“好家伙,你这回答个文史常识搞得跟解数学题一样,还要从条件和逻辑推理入手,就在还打算狠狠批判我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