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秦:始皇大大是我爹! > 第二卷:基建种田,爹,咱们先定个小目标!

大秦:始皇大大是我爹! 第二卷:基建种田,爹,咱们先定个小目标!

簡繁轉換
作者:龙小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5 04:40:36 来源:源1

第二卷:基建种田,爹,咱们先定个小目标!第三十七章:兄弟间交谈(第1/2页)

自那日初访天工苑后,长公子扶苏并未像其他年幼公子那般,因口腹之欲或新奇玩闹而频频登门。然而,赢昊与他那番关于“器物”与“仁政”的简短交谈,以及天工苑内那截然不同的务实氛围,却像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子,在他那惯于沉思的心中,漾起了圈圈涟漪。

几日后的一个下午,扶苏竟再次来到了天工苑。这一次,他并非空手而来,手中还拿着一卷明显是使用天工苑所产纸张书写的文书。

“昊弟。”扶苏的神情比上次更多了几分郑重,他扬了扬手中的纸卷,“为兄归来的述职奏报,部分用了你苑中所出的纸张。撰写之时,确感轻便,修改添补亦比竹简容易许多。”

赢昊闻言,心中一喜,连忙将扶苏请入稍作整理,充当临时书房的偏殿。“兄长觉得可用便好。此物目前虽糙,假以时日,工艺不断改进,成本下降,必能大用于世。”

扶苏点点头,将那卷纸小心放在案几上,目光却并未停留在纸上,而是看向赢昊,带着一丝真诚的困惑:“昊弟,那日你言,器物之利,可与仁政相辅相成。为兄归来这几日,细细思之,仍觉有所滞涩。儒家经典,先贤教诲,皆言治国当以德为本,以礼为序。这纸张、乃至你提及那未成之‘水泥’,固然有其便利,然终究是末技。若举国上下皆崇尚此等机巧之事,岂非与本末倒置之论相合?人心若趋于利便,是否便会轻视了仁义道德的根本?”

赢昊心中暗道:“来了!就知道这位大哥会钻这个牛角尖!”他面上却不露分毫,反而露出沉思之色,仿佛在认真考虑扶苏的问题。

沉吟片刻,赢昊没有直接引经据典去反驳,而是采用了更迂回、更贴近实际的方式。他起身,从一旁的书架上取下一叠天工苑内部使用的记录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各种原料配比、试验数据、失败记录和改进设想。

“兄长,请看这些。”赢昊将纸张递给扶苏,“此乃天工苑研制纸张、水泥过程中的部分记录。每一次失败,每一次微小的调整,都记录在案。”

扶苏接过,仔细翻阅。上面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空泛的道德说教,只有最朴实无华的数据和现象描述:某日,麻头三斤,碱液两碗,煮两个半时辰,捶打四百下,得纸粗糙易碎;某日,调整石灰石与粘土比例为三比一,煅烧温度不足,得烧结块松散……一条条,一款款,清晰,具体,甚至显得有些枯燥。

“兄长,”赢昊指着这些记录说道,“您看,我们要造出一张可用的纸,一种坚固的泥,需要的是什么?是空谈‘仁’、‘义’就能变出来的吗?不是。我们需要的是无数次具体的尝试,是观察每一次细微变化带来的结果,是总结规律,是脚踏实地去解决问题。小弟以为,此等‘务实’之学,探究的乃是天地万物运行之‘理’。而将这探究出的‘理’,用于解决民生实际困难,譬如让文书传递更快,让道路更平坦坚固,让边关城防更牢靠,这本身,难道不正是最大的‘仁政’体现吗?”

他避开“本末”之争,直接将“务实探究”拔高到“探究天理”的层次,并将其与“解决民生”这一儒家也无法否认的“仁政”目标绑定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二卷:基建种田,爹,咱们先定个小目标!第三十七章:兄弟间交谈(第2/2页)

扶苏看着手中那叠充斥着具体数据和实践痕迹的纸张,再回想自己平日所读圣贤书中那些宏大的道理,一时陷入了沉默。圣贤书告诉他要有仁爱之心,要施仁政,但具体如何让百姓通信更快、行路更易、居住更安全,书中却鲜有提及。而眼前这些看似“末技”的记录,似乎正是在填补那片空白。

赢昊趁热打铁,继续道:“兄长忧心边塞军民之苦,小弟感同身受。然空有仁心,若无具体之法,苦难依在。若有便捷之路,则粮草军械可速达边关,岂非减轻了民夫转运之苦?若有坚固之城,则戍边将士可凭险而守,减少伤亡,岂非保全了更多将士性命,使其父母妻子得享天伦?此等实实在在的益处,难道不是仁心最好的落脚处吗?”

他顿了顿,声音放缓,带着一丝引导的意味:“治国如同行路,既需抬头看天,明辨方向(仁义道德),也需低头看路,解决眼前沟坎(具体问题)。若只抬头看天,不顾脚下,难免跌倒;若只低头看路,不辨方向,亦会迷失。兄长以为呢?”

扶苏怔怔地听着,赢昊的话语如同在他固有的思维壁垒上,凿开了一道缝隙。他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都强调“方向”的重要性,即德治与礼教,却相对忽视了“修路”的具体方法和工具。而赢昊所说的,似乎是在告诉他,将“路”修得更好、更平,本身就能让更多的人更顺畅地走向“德治”的目标,这本身也是一种“德”。

他再次看向案几上那卷轻便的述职纸张,又想起赢昊描述的那坚不可摧的“水泥”,以及那些记录着一次次失败与改进的纸张。这些东西,似乎不再是单纯的“奇技淫巧”,而是承载着某种切实力量,能够将仁心化为实际行动的媒介。

“抬头看天……低头看路……”扶苏喃喃重复着赢昊的比喻,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并没有立刻表态认同赢昊的全部观点,那与他根深蒂固的理念冲击太大。但他显然不再像最初那样,将“器物”与“仁政”截然对立起来。

良久,他长长舒了一口气,对赢昊露出一丝带着思索的苦笑:“昊弟之言,虽与经义有别,却……发人深省。为兄需好好思量一番。”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起身告辞,离去时的脚步,似乎比来时更加沉重,也更加坚定了几分。

望着扶苏离去的背影,赢昊知道,思想的转变非一日之功。但他成功地在扶苏心中种下了一颗“务实”的种子。这颗种子能否发芽生长,还需要更多的阳光雨露,以及现实的一次次印证。

内心OS:“总算让这位大哥开始思考‘怎么干’的问题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该不该干’的道德层面。这是个好的开始!下次等他再来,或许可以带他看看水泥试验的效果,或者聊聊如何用更好的农具增加粮食产量……得用实实在在的案例,轰开他脑子里那堵墙!”

他知道,引导扶苏,将是一场持久战,但其意义,或许比他造出十种新器物还要重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