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无敌庶子 > 第一卷 第43章 能力出众

无敌庶子 第一卷 第43章 能力出众

簡繁轉換
作者:牛磺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7 16:43:43 来源:源1

第一卷第43章能力出众(第1/2页)

陈昂来到府衙书房,赵明诚和吴通判早已等候在此。

他们屏退左右后,赵明诚先是对陈昂祝贺一番:“陈昂,没想到你那么快从判官成了同知,可喜可贺。”

“知府大人谬赞了,我也没想到圣上会有这种旨意。”陈昂连忙拱手客气道。

吴通判在一旁道:“陈同知不必过谦,你这也是实至名归。”

“二人大人请我来,想必有重要的事要吩咐在下,但说无妨。”陈昂把话题引到正事上。

赵明诚顿了顿,神情严肃起来,缓缓道:“陈同知,盐政这块,比漕运的水更深。官商勾结、私盐泛滥、盐课亏空,已是积重难返。”

“皇上将你放在这个位置,明是肥差,实是借你这把快刀,去斩断里面的乱麻,更是要借此敲打某些手伸得太长的人。”他话中所指,不言自明。

吴通判接口道:“你如今面前有两条路。一是随波逐流,与盐司上下,还有那些大盐商打成一片,自是财源滚滚,但难免同流合污。”

“二是铁面无私,彻查到底,但这便是与整个两江盐业的既得利益者为敌,其中凶险,远超漕运之时。”他语气沉重,带着明显的担忧。

陈昂沉默片刻,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问道:“下官愚钝,敢问二位大人,若下官在盐政上再次触动镇国公的利益,接连打击其势力,陛下难道不担心平西侯一方坐大,尾大不掉吗?”

听到陈昂这样问,赵明诚压低声音,透露了更深层的信息:“陈昂,你看得很准。但你要明白,镇国公李国忠,其父是前朝宰相,其妹是当今圣宠正隆的贤妃,家族势力盘根错节,其本人行事也愈发张狂。”

“而平西侯林立群,毕竟是军功起家,根基多在边镇。两相比较,陛下心中,孰轻孰重,谁才是真正需要忌惮的?我等所为,看似依附平西侯,实则是顺应圣意。”

陈昂豁然开朗,原来赵明诚和吴通判并非简单站队,而是揣摩透了皇帝要打压镇国公一方的帝王心术。

他不再犹豫,话说的却委婉:“多谢二位大人指点。下官既食君禄,便忠君事。为官一任,自当依法办事。至于触动的是谁的利益,下官无暇顾及。”

赵明诚和吴通判都是聪明人,这句话说的滴水不漏,没有得罪任何人。

然而,如果陈昂触动了既得利益,在这凶险的官场,真不知是福是祸。

……

陈昂到任两江都转运盐使司同知的第二天,当地最大的盐商之一,“裕泰盐行”的东家吕高明,便广发请柬,在江宁最好的酒楼设下“接风宴”,盐使司的几位主要属官,以及布政司参议朱文远皆在座。

宴席之上,觥筹交错,表面一团和气。

吕高明五十多岁,富态十足,言谈间滴水不漏。

他先是恭维陈昂年轻有为,随后话锋一转,似不经意地道:“陈大人有所不知,咱们两江的盐务,关系重大,连京里的镇国公李公爷,都时常关切问询呢。”

朱文远在一旁皮笑肉不笑地附和:“是啊,盐课乃朝廷命脉,牵一发而动全身,陈大人新官上任,还需稳妥为上。”

两个人的意思很明显,李国忠在盐运上也有利益,暗示陈昂不要乱来。

酒过三巡,吕高明拍了拍手,笑道:“光喝酒无趣,特请了两位江湖朋友,为诸位大人助助兴!”

他的话音落下,两名身材魁梧的汉子走上前来,声称要表演“硬气功”,请在场各位指点。

其中一人目光扫过陈昂身后的冯曼青,眼里带着一丝挑衅。

冯曼青面无表情,手一直按在腰间的短剑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卷第43章能力出众(第2/2页)

那汉子运气开声,一拳砸向摆好的青砖,砖块应声而碎。

众人见状,立刻叫好,那人自然得意不已。

另一人则拿起一根铁棍,舞得虎虎生风,随后猛地向自己额头砸去,铁棍弯折,其人却毫发无伤。

这一手硬气功使出,席间更是一片惊叹。

表演完毕,那手劈青砖的汉子冲着陈昂这边拱了拱手,瓮声道:“久闻陈大人身边有高人护卫,不知可否赐教几招,让我等开开眼界?”

此话一出,气氛马上变得微妙起来。

所有人都看向陈昂,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明目张胆的试探和下马威。

陈昂尚未开口,冯曼青已一步踏出,声音清冷:“赐教不敢当。阁下硬功不错,但破绽在肋下三寸。”

她根本没有拔剑,只是随手拿起桌上的一根银筷,身形一闪,那汉子没来得及反应,肋下已被筷尖轻轻一点,顿时半边身子酸麻,踉跄后退,满脸骇然。

冯曼青看也不看他,对另一人道:“你的铁头功,是预先用药物麻痹了痛觉,棍头也做了手脚。下次演戏,记得把耳后残留的药渍擦干净。”

对方脸色顷刻间涨红,下意识去摸耳后,窘迫不堪。

这一下满场又是寂静,冯曼青轻描淡写便拆穿了把戏,展现了远超对方的实力。

吕高明和朱文远的脸色都有些难看,他们没想到冯曼青如此厉害,显然是低估了她。

吕高明干笑两声,试图挽回颜面:“陈大人手下果然藏龙卧虎,佩服佩服!不过,这盐务经营,光靠武力可不行,需得精通算学、明了产销。”

“近日盐场出新盐,这定价几何,既能利国,又不伤民,还能让商贾有利可图,实在是一门大学问。不知陈大人对此有何高见?”他抛出一个专业难题,企图在业务上难倒陈昂。

众人再次看向陈昂,等着看这位年轻同知的笑话。

殊不知吕高明的这个问题正中陈昂下怀,陈昂前世金融商业的知识此刻派上了用场。

他放下酒杯,不疾不徐地道:“吕东家问得好。盐价之定,确需权衡。依本官浅见,不妨引入‘浮动定价’与‘阶梯税制’雏形。”

他无视众人疑惑的目光,继续道:“可根据不同产区盐质、运输成本、年成丰歉,设定一基准价,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使价格更贴实际。”

“按盐商年销量划分等级,销量越大,可享受的税费优惠越多,此谓‘量越大,本越轻’,鼓励大商守法经营,减少其贩私动力。”

“而针对贫苦百姓,可设‘平盐’专柜,以成本价或略高于成本价销售,此部分亏损,由盐税盈余补贴,或由大盐商通过竞价获得某些紧俏盐种销售权时,附加承担部分社会责任来弥补。”

他侃侃而谈,逻辑清晰,提出的概念虽新,却直指盐政弊端,且听起来极具操作性。

这一番话下来,席间几位懂行的盐官和盐商都露出深思之色。

陈昂最后总结道:“总之,盐政之要,在于‘活’与‘公’。制度僵化,则易生**;利益失衡,则民怨沸腾。”

“唯有通盘考量,动态调整,方能既充盈国库,又惠及百姓,亦使守法商贾有合理利润可图。”

他说的这些,既展现了超凡的统筹能力,又表明了其改革盐政的决心和思路,不卑不亢,有理有据。

接连吃瘪,吕高明和朱文远彻底哑火,再也找不到发难的理由。

这场接风宴的消息传开,两江盐务圈子都知道,新来的陈同知,不是个容易拿捏的软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