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 第78章 科举雏形,王朝周期律

被赵王赶走,始皇拜我为丞相 第78章 科举雏形,王朝周期律

簡繁轉換
作者:烟雨西瓜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26 17:46:48 来源:源1

第78章科举雏形,王朝周期律(第1/2页)

公孙劫话说的是相当难听。

今日本来是其乐融融。

他其实并不想如此苛责,奈何他们咄咄逼人,怪不得他将这些人的心思戳破。

秦国选拔官吏的制度很多。

最重要的就是郎官制,但人数较少,往往能出牧郡县担任长吏。至于地方乡吏,则有不同。需要当地三老举荐,或是自身有爵位傍身,如此就能参加考试。考的主要就是秦律,足足有十八种。通过考试的,就能为乡吏。

贵族往往希望掌握上升通道。

这就是人性使然。

太学一出,会有很多意外。

没人知道是好是坏。

所以保持现状就是好的!

他们的子嗣能作为【任子】,在学室中学习。加上他们悉心教导,当个县吏是绰绰有余。秦国主张宰相起于州部,而猛将发于卒伍。只要再稍微运作,以后就能成为内史廷臣!

所以反对的不止淳于越。

就连冯去疾、王绾都不支持。

先前蒙武和赵亥也知劝不了公孙劫,所以就说府库钱粮不足。当然,财政吃紧肯定是真的,但也是变相的劝阻。想着等秦始皇回来后,再做定夺。

万万没想到啊……

公孙劫能想到此法。

叔孙通这时赶忙起身,笑呵呵打着圆场道:“丞相息怒。淳于博士并非此意,只是这太学一出,恐会动摇根基。他也是担心丞相安危,加上不胜酒力,才会失言。”

“呵……”

公孙劫顿时冷笑。

他举起酒樽,一饮而尽。

这件事他已写进三三计划。

也就是必须得要完成!

自他监国起,就发现各郡皆有问题。特别是偏远的燕齐之地,急缺基层秦吏,很多都是由军吏转至地方为吏。

基层乡吏有诸多政务。

经常需要押送徭役刑徒离去。

如此,地方就会缺少官吏。

另外,百家是秦国大一统的最后块拼图。历史上秦国选择了更为粗暴的法子,直接焚书绝了百家的根。至汉武帝时期,选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百家彻底绝迹。

公孙劫很清楚这点。

他选择较为温和的手段。

将百家大贤忽悠至太学。

而后以修书为由,阉割他们的思想。保留部分有利的东西,并且加以融合至他的源学内。他不是要罢黜百家,而是要他们能为秦所用。

太学将会成为秦国的最高学府!

各种思想激烈碰撞。

掀起一场场工业革命。

确保秦国的工艺领先地位!

太学只是开始,未来还能引申出科举制。只不过做事得要循序渐进,以后再慢慢来。但万事开头难,他必须要确保太学顺利建立。

此事牵扯甚多!

这也是公孙劫如此强势的原因。

太学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前面他们嚷嚷着没钱没粮,公孙劫便用些手段,自筹钱粮修太学。现在又找各种理由,那公孙劫自不会给他们面子!

淳于越愤然坐下。

此刻心里头也很是不甘。

可他又能如何?

这些年来,他们也都很清楚。公孙劫要做的事,从来没有做不成的。也许有人驳斥反对,但最后依旧能做成。

鲍白令之这时也站起身来,提醒道:“丞相通过这所谓的众筹,募得了多少钱粮?未来又打算如何招揽弟子?莫非也全都要出三十万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8章科举雏形,王朝周期律(第2/2页)

“现在已有三千五百万钱!”

“这……这么多?!”

一时间众人皆是哗然。

就连杨端和都愣住了。

他前面还寻思着公孙劫是钱不够,所以才办这生辰宴,为的就是收礼凑钱。没曾想现在已有数千万钱,省着点花完全足够了。

因为这年头人工不值钱。

反正有免费的刑徒徭役能用。

只要管他们的饭就好。

至于木料?

只需一句话就能砍伐。

“这算少的了。”张苍接过话茬,淡淡道:“师弟要求可相当高,不是光有钱就行。得要有诚意且忠心,弟子也需要有些天赋,不是什么歪瓜裂枣都能进太学的。”

别看他云淡风轻的。

先前可是相当肉痛。

因为拒绝了很多豪商。

没办法,现在咸阳太富裕了……

可以说掌握秦国七成以上的财富。

光富户就足足有十二万户!

巴氏为了入学资格,投了66万钱。而后又想要得到茶叶的承包权,又砸二百万钱,并且只有短短十年。巴氏没这么多现钱,就选择分期付款,还打算用粮帛抵钱。

很多富户能接受的是十万钱,甚至是更少。毕竟他们家里头没巴氏这么富裕,对子嗣的投资也就这点能力,他们可全都被张苍拒绝了。

“至于弟子方面……”公孙劫笑了笑,“诸位都能送弟子入学,束脩也不用多贵,每年十石粮食就行,自然也是有爵者优先。”

这就是区别对待。

但也更为符合秦国国情。

有官爵傍身的人肯定不一样。

公孙劫也没指望就能全改了,好歹是打个巴掌给颗糖吃,总要给他们些甜头尝尝的。

“如此倒是还行。”

“束脩也很便宜。”

“有丞相坐镇,吾等也就放心了。”

“但那些大贤愿意入侵吗?”

一道道眼神同时看了过去。

周青臣顿时缩了缩脖子。

就连素来不服公孙劫的淳于越,都没问这么愚蠢的问题。公孙劫作为荀子高徒,昔日就颇有名气。他和很多人的关系都不错,并且都很服他。只要公孙劫开口,他们自然会来。

况且他们敢不来吗?

现在是法家独大,百家势微。儒家虽是显学,可并不受秦国推崇,只是在民间较为流行。

至于其他家派就更惨了。

比如说曾为显学的墨家,现在也就秦墨混的稍微好些。但秦国也是用其才,不用其思想。秦墨主要就负责修造军械工器,治国方面压根轮不到他们。

至于名家、道家、阴阳家……他们现在生存状况堪忧。有些混的甚至还不如方士,学说几乎是要断代灭绝。

秦国组建太学,毫无疑问是给了他们个机会。如果能把握住,最起码能生存下来。否则过不了多少年,他们就会彻底消失!

“报——禀丞相!”

“何事如此慌忙?”

“陛……陛下……到了!”

“啊?”

公孙劫面露诧异。

政哥这就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