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重生妲己:开局斩了封神榜 > 第十二章 紫气东来,初试锋芒

重生妲己:开局斩了封神榜 第十二章 紫气东来,初试锋芒

簡繁轉換
作者:四戏上人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10-06 15:57:42 来源:源1

第十二章紫气东来,初试锋芒(第1/2页)

伯邑考率领的西岐使团,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抵达了朝歌城外。

这支队伍规模不小,约有百余人,除了必要的护卫和随行官员,还带着西岐的特产作为贡礼:精美的岐山玉器、温润的西岐美酒、以及象征祥瑞的珍禽异兽。

队伍纪律严明,举止有度,虽风尘仆仆,却无丝毫杂乱,显示出西岐良好的治理水平。

伯邑考本人,骑在一匹神骏的白马上,位于队伍前列。他年约二十,面容俊朗,眉宇间自带一股温和儒雅之气,眼神清澈而坚定,举手投足间尽显世家公子的风范与储君的沉稳。

他的到来,引得朝歌百姓纷纷驻足围观,窃窃私语。与朝歌贵族常见的骄奢之气不同,伯邑考身上那种平易近人却又高华内敛的气质,令人心生好感。

商容、比干等重臣代表纣王,在城外十里长亭举行了隆重的迎接仪式。礼节周到,无可指摘,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感。双方都在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对方。

进入朝歌城,伯邑考及其主要随行官员被安置在专供诸侯使节居住的馆驿中。馆驿条件奢华,但伯邑考并未流露出任何异样,只是温和地向接待官员道谢,举止得体。

安顿下来后,伯邑考站在馆驿高楼的窗前,俯瞰着朝歌城。这座大商都城,比他想象的更加宏伟,也更加……复杂。

市井间确实流传着关于“瑞棉”和“神器”的议论,百姓脸上除了惯有的恭顺,似乎也多了一丝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谈论朝政时不易察觉的放松。

这与西岐探子传回的、关于纣王暴虐、民不聊生的情报,似乎有些出入。

“看来,这位苏娘娘,确实不简单。”伯邑考轻声对身边一位心腹谋士说道,“朝歌气象,与父侯所言,颇有不同。”

谋士低声道:“公子,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然则表象之下,暗流汹涌。费仲、尤浑之流仍在,纣王本性难移,那苏妲己纵有手段,恐也难改商室积重难返之势。我等还需谨慎观察。”

伯邑考点了点头:“父侯命我等前来,一为朝贡,以示臣节;二为探听虚实,尤其是这天工院与棉花之事。明日朝见,须得留心。”

翌日,九间殿大朝会,纣王端坐御座,接受西岐使团的正式朝拜。苏妲己依旧伴驾在侧,今日她特意穿了一身素雅的宫装,减了几分妩媚,多了几分庄重。

伯邑考手持玉圭,率众使臣行三跪九叩大礼,声音清朗:“西伯侯世子伯邑考,奉父命觐见大王,恭祝大王万寿无疆,大商国运永昌!特献上西岐薄礼,聊表忠心!”贡礼清单被高声唱出,皆是珍贵之物。

纣王看着台下丰神俊朗、礼仪周全的伯邑考,再想到自己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心中不免有些泛酸,但表面还是维持着天子的威仪:“西伯侯有心了。世子远来辛苦,平身吧。”

“谢大王。”伯邑考起身,目光平静地扫过御座,在与苏妲己目光接触的瞬间,他微微颔首致意,眼神清澈,并无寻常男子见到苏妲己容貌时的惊艳或贪婪,只有纯粹的礼节性的打量。

苏妲己心中微凛。此子心性果然不凡,绝非易与之辈。

朝会按部就班地进行,伯邑考应对得体,言辞谦恭,但每每问及朝歌新政,尤其是棉花和天工院时,问题都恰到好处地触及关键,显示出他对这些新事物并非一无所知,而是做了深入的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十二章紫气东来,初试锋芒(第2/2页)

“……闻听朝歌有‘瑞棉’御寒,‘龙尾车’溉田,此等利民神器,实乃大王仁德所感,万民之福。邑考心中敬佩,不知可否有幸一睹为快,也好将大王之圣明、大商之强盛,详述于父侯,令西岐上下,同沐天恩?”伯邑考最后提出了参观的请求,理由冠冕堂皇,令人难以拒绝。

纣王正要答应,费仲却突然出列,阴恻恻地笑道:“世子殿下有所不知,天工院乃朝廷机要之地,内中多有奇异之物,恐惊了世子殿下。再者,那些工匠粗鄙,万一冲撞了贵人,反为不美。”他这是想阻挠西岐深入了解商朝的虚实。

尤浑也帮腔道:“费大人所言极是。世子殿下若想见识新奇玩意,朝歌市井亦有诸多珍宝,不如……”

“费大人、尤大人多虑了。”苏妲己适时开口,声音清越,打断了尤浑的话,“天工院所研之物,皆为利国利民,堂堂正正,有何机密可言?世子殿下仁孝贤德,心怀天下,正是我辈楷模。让其见识我大商新政气象,正可彰显大王海纳百川之胸襟,亦可令西岐感受王化,岂不两全其美?”

她的话,直接将参观提升到了“彰显胸襟”、“感受王化”的高度,驳斥了费仲所谓的“机密”论,同时暗中捧了伯邑考一把,让他无法轻易拒绝这种“好意”。

比干也出列道:“大王,苏娘娘所言有理。天工院乃大王圣明所设,以惠万民,正可示之以诚,令四方宾服。”

纣王见苏妲己和比干都赞同,便拍板道:“既如此,就由杜元铣陪同,明日引领世子殿下参观天工院!也让西岐看看,我大商之气象!”

“邑考谢大王恩典!”伯邑考躬身谢恩,目光再次扫过苏妲己,这一次,眼中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探究。

这位苏娘娘,言辞犀利,思维敏捷,且似乎与亚相比干有着某种默契?这与他之前听闻的“妖妃”形象,大相径庭。

朝会结束后,伯邑考回到馆驿,沉思良久。苏妲己的表现,费仲、尤浑的阻挠,比干的态度,都让他感到朝歌的局势远比他想象的复杂。而明日的天工院之行,将是真正了解这个商朝“变数”的关键。

与此同时,鹿台宫中,苏妲己也在沉思。伯邑考的沉稳和敏锐,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代表着另一种秩序和理念。明日的参观,将是一场无声的较量,她必须让天工院的成果说话,让伯邑考看到,商朝在“发展”这条路上,已经走出了多远。

她召来杜元铣,仔细叮嘱明日接待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要突出龙尾车的效率、棉布的普及以及各类研究项目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要让西岐的世子看到,我们不是在玩弄奇技淫巧,而是在脚踏实地地增强国力,改善民生。”苏妲己强调道。

杜元铣领命而去,深感责任重大。

夜幕降临,朝歌城华灯初上。馆驿中的伯邑考凭窗望月,思索着父侯的嘱托和天下的未来。

鹿台宫中的苏妲己,则俯瞰着脚下这座正在缓慢变革的城市,谋划着明天的交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