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451章战例牵引,问题导向 求五星好评

第451章战例牵引,问题导向(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第1/2页)

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各兵种都是零件。

零件要过硬,但更重要的是设计图和润滑剂。

我们现在的教学,在锻造‘零件’上花了大力气,但对于顶层设计的合成指挥思维,和系统润滑如后勤、通信、情报保障的教导,还远远不够。

很多同志的思想还停留在‘步兵是老大,其他兵种来配合’的阶段。

这不是‘合唱’,这是‘伴唱’。”

首位缓缓点头,手指轻叩桌面:“嗯,话虽尖锐,但切中要害。

‘伴唱’…这个词用得好。

老子当年在大别山,要是有几门像样的炮,何至于打得那么苦。

你的意思我明白,要树立‘合成’思想。但是,朝阳同志,”

他话锋一转,体现出老帅的务实,“饭要一口一口吃。

我军现在是什么家底?你我最清楚。

大多数部队,连骡马化都没完全实现。

我们的教学,是否更应该立足现实,先解决‘有了新装备怎么用’的问题,再逐步引导‘如何更好协同’?

你报告中某些‘空地一体’的图景,需要强大国力和工业支撑,非一朝一夕之功。

这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你考虑过吗?”

这是他作为院长最核心的关切:如何平衡理论的超前性与现实的可行性。

陈朝阳听闻目光更加坚定,语气不由加重了几分:“首长,我完全同意要立足现实。

但思想必须走在现实前面,正因为家底薄,每一份力量都要用在刀刃上,才更需要体系思维和前瞻性教学!”

“我们不能等装备齐了再来教思想,那就晚了!

我们现在教的学员,将来是要建设军队、指挥军队的。

如果他们脑子里没有一张未来战争的蓝图,那么建设就是盲目的,指挥也是低效的。

即使将来有了好装备,也可能因为思想落后而被打败!”

“我认为教学必须要有层次性。

对高级指挥员,必须灌输体系思维,让他们知道方向在哪;

对战术层级军官,要教他们在现有条件下最大化运用技术装备,理解协同。

正因国力薄弱,才更要先在头脑里把现代化军队建起来。

我们培养的种子,会撒向全军,成为燎原之火,反过来推动国家进步。”

首位没有立刻反驳,而是沉思片刻,摘下眼镜细细擦拭:“在头脑里先把现代化军队建起来…好,有气魄!

与我‘治军先治校’的想法,异曲同工。”

他重新戴上眼镜,目光如炬,“但是,蓝图怎么画进教材?

体系思维怎么灌进那些打了半辈子仗、习惯了自己抄起驳壳枪就上的老同志的脑子里?

这是你要解决的最大难题。

我不能给你一架天梯,你得找到一座桥,一座能从现实彼岸,通向你那个未来彼岸的桥。

你的很多想法很新,如何让它落地,让我军的老同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他强调的是方法和路径的艰巨性,并将这份责任明确地交给了陈朝阳。

陈朝阳深吸一口气,思路已然清晰:“首长,我明白了。这座桥,我想用‘战例牵引,问题导向’的方法来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51章战例牵引,问题导向(求五星好评用爱发电)(第2/2页)

“我不会空讲理论。

就从朝鲜战场的真实案例讲起。

讲我们为什么拿着缴获的‘巴祖卡’却不会用;

讲美军如何用火力和后勤让我们吃亏;

也讲我们如何用灵活战术反击。

从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和经验里,引出为什么需要合成作战,为什么后勤是命脉。

让同志们先感受到‘痛’,再告诉他们‘药’在哪里。”

“具体就是:用沙盘和演习模拟复杂协同,让学员在推演犯错中学习。

同时组织力量,将朝鲜战例结合未来趋势,写成活教材。

我还会定期开设讲座,对教员和学员讲。

这不是否定过去,而是继承和发展。让所有人明白,学习合成作战,是为了对得起过去和未来那些牺牲的同志!”

首长脸上这才露出真正欣慰的笑容,朗声大笑:“好!‘战例牵引,问题导向’,这八个字,价值连城!

既有国际视野,又脚踏实地,紧扣我军实际!”

他站起身,用力拍了拍陈朝阳的肩膀,

“大胆去干,不要怕争议,不要怕犯错。

军事学院就是探索未来战争的地方嘛。

我给你撑腰。但是记住,”

他的语气转为严肃,“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你那些超前的想法,要找到落脚点,要让我军广大指战员能理解、能接受、能用得上。

这座桥,要搭得牢固,不能是花架子。”

陈朝阳霍然起立,目光坚定“是,首长,坚决完成任务,保证不辜负您的期望!”

………

带着与首长一席谈话获得的明确支持和沉甸甸的责任,陈朝阳走进了战术系的大教室,准备开始他的第一课。

他的第一堂课,课程名称:《装甲兵战术基础》。

台下,坐着五十多名学员,职务从营团级到师级不等,都是各部队选拔来的骨干,未来装甲兵建设的种子。

他们的眼神里,有好奇,有审视,也有几分对这位“传说中”的老师——那位在朝鲜打得美国人丢盔弃甲、缴获无数不加掩饰的探究。

陈朝阳走上讲台,身姿依旧挺拔,但眉宇间战场上的杀伐之气已内敛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的自信。

他没有带厚厚的讲义,只在手里拿了一支粉笔。

“起立!”值日军官口令响起。

学员们齐刷刷站起。

陈朝阳还了一个军礼:“请坐。”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是陈朝阳。从今天起,由我和大家一起探讨装甲兵战术。”他没有过多寒暄,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遒劲的大字:“速度”。

“今天我们不讲具体的条令条例,也不深究坦克的技术参数。”陈朝阳开门见山,目光扫过全场,“我们先聊一个最基础,也最核心的概念:速度。”

台下有些学员露出疑惑的神情。

速度?这谁不知道?坦克比步兵快,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