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143章 争论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143章 争论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143章争论(第1/2页)

是科技、土法与一个县城在绝境中迸发出的全部力量,一次关于后勤保障能力的淬炼与证明!

这烙印,深深刻在昌平的心脏,也必将通过严密的组织链条,震动更高的神经。

就在物资列车驶离南口的同一时间,一份由陈朝阳口述、赵鹏紧急整理、加盖了昌平县委和县政府鲜红大印的《关于紧急支援南方某部队疫病危机处置情况的报告》,已由县委通讯员送达通河地委第一书记王明远的案头。

王明远,这位经历过长征、作风务实的老地委书记,早已通过华北局的《敌情通报》和《卫生防疫简报》,对于整个南下兵团在酷暑和疫病中遭受的严重非战斗减员忧心如焚。

他深知问题的严峻性远超预期,药品的急缺是根本问题。

他几乎是屏住呼吸读完昌平的报告。

当看到“启用全部储备陈蒜及部分蒜种”、“宋文清教授主导放弃精炼工艺进行粗提浓缩”、“动员全县及邻县搜刮伏龙肝(灶心土)”

以及那触目惊心的“保存期<10天”、“原料有效成分严重不足”、“外用为主,内服需极度谨慎”等字眼时,他握着报告的手微微发颤。

“好一个陈朝阳!好一个破釜沉舟!”王明远猛地站起身,眼中既有震撼,更有一种“病急时终于有人递上刀”的决然。

他深知这份报告的份量——这不是常规的物资申请,这是在资源枯竭下,一个县级单位用尽一切智慧、力量和担当,为前线撕开的一条可能的生路!

更是对陈朝阳半年前预警最直接的实践反馈!

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提笔,在昌平报告首页的空白处,用遒劲的笔迹写下转报意见:

“转华北局:

昌平县此报,乃应对南方XX部队疫病危局之极限处置实录。其情之急、其行之险、其心之诚,跃然纸上!

一、南方疫病之烈,非战斗减员之重,华北局早有详报,昌平此措实为绝境下的背水一战!

二、所制‘金蒜粗提液’、‘伏龙肝粉’,虽工艺简陋、时效极短、风险自承,然宋文清、马敬斋以专业声誉背书其特定条件下之有限效用,总胜于无药等死!

三、昌平县委,尤陈朝阳同志,在此次危机中展现之决断力、组织力72小时全县总动员、创新兼容科技雏形与传统验方,堪称基层应对突发后勤危机之典范!

四、请华北局及总后速审阅,并酌情考虑:1.资源回填(药品、蒜种);2.技术支持(稳定‘金蒜’工艺);3.追踪评估(前线反馈)。昌平已竭尽所能,后续需上级支撑!

——通河地委王明远急呈”

这份承载着昌平血汗与地委急迫判断的报告,以【加急·绝密·华北局罗重文亲启】的等级,通过地委的专用通讯线路,在物资发出后24小时内,送达华北局指挥部。

华北局,罗重文的办公桌上,关于南方疫病的每日伤亡统计简报、卫生部门关于药品短缺的多次预警、以及作战部门对部队战斗力受非战斗减员严重削弱的评估,早已堆积如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43章争论(第2/2页)

焦虑与压力如同实质般弥漫在指挥部。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倒下的战士。

当机要参谋将通河地委转来的昌平报告放在他面前时,罗重文的目光首先落在了王明远那力透纸背的转报意见上。

“极限处置实录”、“背水一战”、“风险自承”、“典范”……每一个词都像重锤,敲击在他本就紧绷的神经上。

他立刻放下手头其他文件,仔细阅读昌平报告的正文和附件。

李毅求救信的影印件上,汗渍硝烟依旧,那少得可怜的大蒜动用总量清单,宋文清详细列明风险与有限效用的技术说明,

马敬斋标注着“寒性腹泻、谨慎试用”的古籍摘录……特别是看到“保存期<10天”、“原料为发芽陈蒜/蒜种,有效成分不足新蒜40-60%”以及王明远强调的“72小时全县总动员”时,多日紧绷的情绪竟然得到了难得的松弛!

他仿佛看到了昌平这三日的紧急动员,筹备与紧张,但或者更多的是压力!

“不是不知道难…是没想到,他们能用这种方式,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榨出这点东西来…”

罗重文的声音低沉,是对前线困境的感同身受,更是对昌平在已知绝境下爆发出如此能量的震撼。

他之前掌握的是“问题有多严重”和“常规手段已失效”,昌平报告带来的是“在绝境中如何用非常手段搏命”的震撼性答案!

罗重文放下影印件,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他的目光落在报告正文的第一页,那里清晰地引述了半年前——1949年1月,由李毅提交,由陈朝阳叙述的那份《关于南方作战要领,由于多气候变化导致疾病的预防措施》。

报告中的预警,此刻正以如此惨烈的方式被现实血淋淋地印证。

“陈朝阳啊陈朝阳…”罗重文放下报告,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手指重重按在太阳穴上,“半年前那纸预警…字字血泪!是我们…低估了南方这把看不见的‘刀’的锋利啊!”

他眼中闪过一丝痛惜,随即化为更深的凝重。他拿起红色专线电话:“通知军需部赵伟、卫生部钱思明,还有作战部的同志,半小时后,小会议室,紧急会议!”

小会议室内,烟雾浓得几乎化不开,像一团团压在每个人心头的阴云。

军需部长赵伟“砰”地一掌拍在厚重的橡木桌面上,震得茶杯盖嗡嗡作响。

他额角青筋跳动,洪亮的嗓门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焦灼和一丝被冒犯的权威感:

“胡闹!这简直是乱弹琴!拆东墙补西墙,饮鸩止渴!”他抓起那份昌平报告,手指狠狠戳在物资清单上,

“看看!昌平这是把硫磺的老底子都抖搂干净了!全填进去了!再看看这个‘金蒜’!宋文清自己白纸黑字写的——‘用发芽陈蒜’,‘放弃精炼’,‘大火猛煮’!

保存期连十天都不到!这叫什么?这叫‘浑汤’!是实验室里倒掉的废液都不如的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