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76章 昌委会议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 76章 昌委会议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76章昌委会议(第1/2页)

“好,关于同志们的争议,畅所欲言很好,此项议题暂时搁置,待汇报华北局审阅再做决议!”

陈朝阳看了眼手表,指针指向九点一刻,“现在进入第二项议程——县城发展方向和近期工作汇报。徐卫华同志,剿匪和治安这块你先介绍?”

徐卫华唰地起身,陈朝阳示意其坐下,他翻开笔记本,钢笔尖在纸面沙沙游走:“报告首长!三天前我们在鸡冠山歼灭,最后一股武装土匪,全县已基本解除匪患。”

他展开泛黄的县域地图,红圈标注的深山区域格外醒目,“但侦查发现,约三十余名残匪越过县界逃入太行支脉。

我们已与邻县建立联防机制,派出三个追踪小组,每日用无线电通报动向。”说到这他挺直腰板,

“目前在治安防控上,我们重组了城防体系,白天由老兵组成街道巡逻队,夜间安排侦查排三班倒,重点区域增设岗哨,最近半月盗窃案下降了七成。”

“好,经济口的情况由许继伟同志说。”陈朝阳点头。

“是,目前商业街的‘瑞丰绸缎庄‘和‘聚源米行‘带头复业,带动二十多家摊贩出摊,早市恢复了往日热闹。昌平纺织厂的布匹也正常供应供销社。”

说着他突然顿住,翻开夹着纸条的账本,“但粮食形势不容乐观。原库存加华北调拨的共1200吨粮食,按日均16吨的消耗量,现在只剩540吨。夏粮收获还有90天,目前缺口至少800吨!”

他从文件袋掏出电报誊抄件,“不过好消息是,我们与粮食富足的县达成了协议,用县煤矿的原煤按10:1比例换粮,第一批200吨玉米后天就能运抵。”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唯有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陈朝阳握着钢笔,悬在泛黄笔记本上方,笔尖的蓝墨水沉甸甸的。

“粮食问题”陈朝阳表情变得凝重,立刻记录下来。按眼下粮食消耗速度,再过一个半月,县城粮仓就要见底。

好在有煤炭资源可以换粮,他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那本《代食品加工实用手册》的书,闲暇时他总是时不时拿出来翻阅,现在边角都磨得起了毛边。

里面记载的多是些需要特定季节种植的红薯、土豆,或是南方才有的木薯加工法。

眼下青黄不接,远水解不了近渴。至于树皮、草根…那已是饥民最后的活路。

“用的还是原煤!”陈朝阳眉头紧锁,在‘原煤’二字上重重划了两横。

后世用的煤炭多是精煤,炼焦煤或是特别筛选的动力煤,原煤杂质太多实在影响发热量,里面还有大量的有毒物质,燃烧后会产生有毒气体。

就光这有毒气体,每年冬天都有许多北方家庭因取暖导致中毒身亡。

这宝贵的资源就这样粗放使用,效益更是大打折扣。

建设洗煤厂,改炼焦工艺,这个念头在他心中愈发强烈,但这同样需要时间和设备的支持。

“还有一个问题,关于新币下乡兑换问题,要有组织,你们经济口和信用社货币改革小组要尽快完成全县货币改革!”许继伟汇报完后,陈朝阳补充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6章昌委会议(第2/2页)

“是!”

随后,负责教育工作的张静安说道:“全县学校的复课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师资力量也在逐步得到补充。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五所规模较大的中心小学,预计可容纳学生两千余人。

昌平师范本届毕业生在组织号召下,大部分表达了愿意服从分配、服务家乡教育的意愿。

学校支部正积极做工作,争取尽可能多的毕业生能充实到基层教学岗位,特别是新建的几所小学。”

陈朝阳认真倾听着张静安的汇报,不时地点头,对张静安的工作表示认可。这个建校工作他也非常重视。

还有两所小学是他亲自点名批示建设的,但这两所学校并不在县城五所学校的范围内。

第一所是位于南口镇的‘煤矿工人子弟学校’,旨在解决矿工子女教育问题。

另一所是‘南口铁路机械厂职工子弟小学’,由南口机械厂与铁路部门共同筹建

除此之外,昌平全年的规划还要求每个镇都必须建设镇中心小学,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基本的教育。

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各乡要积极建设乡村小学,为农村娃娃,提供学习机会。

陈朝阳在听完张静安的汇报后,对整体的建校工作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他对张静安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尽管昌平师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其教学水平更接近于高中,但对于教授小学生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静安同志,期间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或者困难,有什么需要县委帮忙的?”

“要说问题,那就是教材的短缺。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我们正在紧急组织人员编写一些适合当下实际情况的教材,以确保学生们能够接受到教育。”张静安思索片刻开口!

陈朝阳了然,教育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教材的编写更是教育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但他还是补充道:“教材短缺是个大问题。静安同志,你们编写的临时教材,内容一定要把好关,确保思想正确、知识扎实。

县委这边也会想办法,看看能不能从专区或者省里争取一些支援。”

紧接着,张文杰也开始汇报工作进展:“首长,目前流民的安置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翁城的改造工程也接近尾声。

在昌平县城附近,我们已经成功建设了二十座大型土窑,这些土窑每15天就能出一窑砖,产量高达十六万块。

这些砖窑的开办,为流民提供了数百个以工代赈的就业岗位,基本保障了以户为单位的基本温饱保障。

目前,我们正在规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更多的需求。此外,马家堡的重建工作也已经基本结束,各项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