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47章 所见所闻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 47章 所见所闻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47章所见所闻(第1/2页)

“是也不是”,郑春秋的语气有些含糊,让人摸不清头绪。接着他解释道:“慕白呢,家是在昌平,不过不是县城,而是下面的一个地主。

慕白不是那种迂腐的人,相反,他的思维非常具有前瞻性。

他深知国内目前正处于土地改革政策的关键时期,而他家恰好拥有一些土地。因此,他心中萌生出一个想法,希望父亲能够将这些土地进行分配。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期望,也是他决定回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美国佬对我们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封锁措施,涉及经济、贸易和人才等多个领域。这种外部压力给国家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挑战。”

说着郑春秋突然从公文包抽出一沓被海关剪碎的图纸,泛黄的剖面图上爬满英文批注。“慕白把这缝进西装衬里才带回来,”他指尖摩挲着锯齿状的切口,“纽黑文港查扣了咱们好几箱的资料,说是精密仪器涉及军备...”

仅仅是匆匆一瞥,陈朝阳的心中就已震惊不已。他盯着眼前的纸张,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公式:钨丝绕线机转速调节公式、齿轮渐开线齿形修正参数、镍铬合金淬火温度曲线(附防氧化涂层配方)……

“这图纸实在是太重要了!”陈朝阳声音中充满了激动,“慕白同志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将它带回来,真是功不可没!”

他的脑海中飞速闪过各种关于昌平用电情况的信息。最近,他对这方面有了一些了解,发现目前许多灯泡的生产制造都依赖于上海灯泡厂。

然而,由于上海灯泡厂缺乏钨丝绕线机转速调节的技术,无法解决钨丝断裂的问题,导致废品率竟然高达73%!

这不仅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大幅增加,使得电费居高不下,而且灯泡的价格也变得异常昂贵,远远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更糟糕的是,这些灯泡的使用寿命非常短,通常在短短三个月左右就会报废。

郑春秋点头,继续说道:“不错,慕白也是有一颗爱国心的,他知道国内建设需要这些技术,哪怕有着很大的风险,他也决心把这些文件带回来。”

陈朝阳在一旁静静聆听,时不时的点头回应。

“不过,问题也出在这里。慕白是个天才,在精密仪器研发方面有着独特的天赋!”说到此处,郑春秋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那和您比如何?”

“恐怕已经有了青出于蓝胜于蓝的苗头了!

也因为如此,现在我国对于精密仪器的研发非常薄弱,基本是0,恐怕很难留住这样的天才。如果不是他父亲问题,也许他一辈子就留在美国了。”郑春秋语气不乏惋惜之色。

“原来是这样!”听到此处,陈朝阳心中也同样认同。

他意识到,要留住这样的天才并非易事,毕竟自己并没有那么大的魅力。而且,他的理念与这位天才的家族之间必然会存在冲突,这无疑会给留住他带来更大的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7章所见所闻(第2/2页)

然而,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陈朝阳最终决定顺其自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道路,强行挽留可能并不是最好的方式。阻人前途更如杀人父母。

“赵鹏!”陈朝阳大声呼叫。

门轴吱呀声响,赵鹏立刻推门而入。

“立刻安排一个警卫班,前往柳树沟!”他的声音严肃,透露出对这件事情的高度重视。“最近有一位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高材生周慕白同志回到了国内,你们一定要确保他的安全,不能有丝毫的闪失!”

陈朝阳在得知周慕白的家庭大概位置后,心中虽然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具体能做些什么,但他也明白,保护周慕白的安全是目前最重要的任务。

这些高材生们,确实有着非凡的才华,但往往也伴随着高傲的个性。

然而,陈朝阳深知,这些看似高傲的高材生们和他前世一样,其实内心深处都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或许正是因为这份高傲,才让他们在学术和专业领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

虽然与周慕白素未谋面,但陈朝阳决定在他的安全问题上格外上心。也许有时候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者一点微不足道的关心,都可能在未来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也许,多年以后,当周慕白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会对曾经给予他保护地方怀有一份感激之情,而这份感激之情,说不定会成为他们之间建立联系的契机。

“保证完成任务!”赵鹏应声离去。

而郑春秋更是对于陈朝阳能如此细致入微的安排感到十分满意。

“书记同志,你考虑得很周全,我替慕白谢谢你的照应…”

………

黄昏时分柳树沟村口,一辆老旧的驴车缓缓碾过结冰的车辙,车轮与冰层摩擦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周慕白裹紧身上的灰色大呢外套,在黄昏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

他的目光急切地在这个阔别三载的村落里逡巡。记忆中的景象与眼前的现实不断重叠、交错。

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柳树依然倔强地挺立着,只是枝桠间缠绕的红布条早已褪色发白;村西头的碾坊还在,可往日热闹的吆喝声和石碾转动的声响,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寂静。

他努力在每一处角落搜寻着当年的痕迹,试图抓住那些快要消逝的记忆碎片,可每多看一眼,都越发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忽然,他的目光被村头土地庙的墙面牢牢吸引。原本斑驳的墙面上,新刷的标语“耕者有其田“鲜红夺目,浆糊未干的纸边在寒风中簌簌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周慕白的心脏猛地一缩,一股难以名状的忧虑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他下意识地攥紧了大衣的领口,指尖微微发凉。

回想起这一路的辗转,恍若隔世。从美国繁华的都市到香港灯红酒绿的街头,再到北平城墙上弹孔里钻出的枯草,那些景象与旧金山的钢筋大厦、明亮橱窗形成刺眼的反差,最后颠簸着来到昌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