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107章 表格统计法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第 107章 表格统计法

簡繁轉換
作者:洪荒世界的尽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0 来源:源1

第107章表格统计法(第1/2页)

【致读者:各位读者大大,若觉得本书还不错,能否花半分钟给个五星好评?目前流量不太理想,一天稿费仅三四十块钱,您的五星好评能换来推荐机会。故事能写到现在,离不开真心喜欢这个题材的您,恳请支持,这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谢谢大家!】

假币案这边,需要我县政府协调配合的,我全力支持!但请书记和徐局长你们务必小心,敌特凶残!”

“放心!刀山火海,咱也给它趟平了!”徐卫华瓮声应道。

思想,在激烈的碰撞后,达到统一。昌平这台机器,开始沿着两条充满挑战的轨道高速运转。

这场本以为胜利在望的“捕鼠”行动,仅仅撕开了阴谋的一角黑幕。

真正的较量——“猎鹰”,才刚刚开始。

如今线索如雾,飘忽不定。

供销社那位老汉提供的碎片,像沉入水底的石头,再无涟漪。粮站每日工作,吞吐如山,更是涉及周边各县统筹,追查来源无异大海捞针。

“破案要有沉住气的定力,对于与敌特做斗争更要有心细如发的洞察!”陈朝阳扫视着略显焦躁的众人,声音沉稳,这些年他在部队担任政委,多的是与敌军鏖战,他们对于我军内部的渗透工作,是一直不断!

“是狐狸,尾巴总会露出来!但守株待兔不行,我们得主动把网织密、织科学!”

陈朝阳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张根清身上,却话锋一转:“根清同志,你在供销社,在基层人熟地熟,这很好,是宝贵的财富。

但这次,光靠耳朵听、脑子记,不够了。敌人藏在暗影里,我们就得用更细密的网!”

他走到黑板前,粉笔尖划过粗糙的板面,发出刺耳的声响,一个清晰的树状图逐渐成型。

“第一,目标画像:”顶端落下几个字,

“目前唯一的线头,就是卖杏子的老叔描述:南边口音。

这是根针,我们要用它穿起散落的珠子。筛查方向要精准定位,但也要警惕口音伪装,不可一条道走到黑!”

“第二,信息节点:”粉笔画出几条分支,“供销社店员、走街串巷的老货郎、消息灵通的茶馆掌柜、人来人往的旅店登记员…这些都是天然的‘顺风耳’和‘千里眼’!”

“根清同志,你负责全县货郎跑商,这就是一张现成的网!

你立刻和工商的许继伟同志精挑细选一批绝对忠诚、眼明心亮的老同志,按片区划分,每人发一个硬壳本。”

“硬壳本?书记,这是什么?”张根清疑惑询问。

“赵鹏,把你的记录本拿出来给同志们看看!”

“是!”赵鹏立刻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硬皮本,翻开,里面是画着清晰横竖线的表格。

“同志们看,”陈朝阳指着表格,“这不是公文,是打仗用的‘利器’!

我最近看到县里记账用的老法子还是用的四柱清算,写的人记的清楚,但看的人不懂的外行,看起来却像团乱麻,理不清头绪。

咱们‘打仗‘,情报就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这表格,就是咱们的‘情报收集器’!”他手指点着表头:“时间、地点、人物模样特征:高矮胖瘦、口音、疤记、可疑举动或原话一个字不许改、涉及物品特别是新钞面额、数量。都能分门别类的记的清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7章表格统计法(第2/2页)

“要求:只要撞见、听到任何一条对得上‘画像’的情况,马上!原原本本!记在这本子上!

每天日落前,由根清同志安排的‘交通员’定点收取。信息标准化,汇总分析才有力气!”

张根清眼睛猛地一亮,仿佛拨云见日:“妙啊,书记!这法子好!白纸黑字,铁板钉钉,想忘都忘不了,想赖也赖不掉!”

会议室里同时响起一片赞同的低声议论。

陈朝阳点头:“没错!散碎的信息聚起来,就是照亮敌人的火把!”

“第三,关键激励:”他看向徐卫华,目光灼灼,“卫华同志,由你告诉同志们,咱们县委说话算话!

但凡每条查证属实、揪住敌人尾巴的线索,都有硬邦邦的奖励!

米面油盐,实实在在!不是空头支票!”

“是,首长!”

“第四,技术支撑:”他转向县信用社的赵明理,“明理同志,火速把‘鹰钞’最扎眼、最好认的三五个破绽——比如纸张贼光发滑、特定图案线条发虚发毛、水印死板像贴画——印成巴掌大的‘识假口诀卡’!

随本子一起下发!让同志们的‘眼睛’知道具体看什么,如何分辨假钞!!”

“根清同志,”陈朝阳最后定定地看着他,“脱了干部服,换上旧褂子,深入市井,这副担子还得你来挑大梁。

但现在你的首要任务,是当好这张网的‘织网人’和‘传令兵’!

组织好、培训好、串联好这些‘眼睛’和‘耳朵’,确保情报像活水一样流进来!”

“你本人,更要像只鹰,盯紧那些‘钱流汹涌’的漩涡眼——大粮栈、年关庙会、骡马大市…那里,最可能是‘鹰钞’现形的地方!”

张根清胸膛一挺,一股久违的、如同当年打游击布哨卡般的锐气在眼中升腾。陈书记这套法子,条理分明,招招见肉,比他过去凭感觉摸石头过河强了百倍!

“明白!书记!我这就去办!”

次日,城关集市。喧嚣的声浪几乎要掀翻屋顶。那个总是一身齐整中山装、步履匆匆的张主任,如同水滴入海,消失无踪。

在集市边缘一家老茶馆油腻腻的长条凳角落,蜷着个灰扑扑的身影。

一件磨得起毛的灰布旧褂子,裤腿沾着干泥点。正是化身“老张头”的张根清。

他捧着个豁口的粗瓷碗,嘬着碗里淡得几乎尝不出颜色的粗茶梗子,眉头都没皱一下。

全部的感官,都像绷紧的弓弦,敏锐地捕捉着茶馆内外每一丝嘈杂的波动——讨价还价的争执、货郎的吆喝、茶客的牢骚、银钱过手的叮当…

陈朝阳的安排虽然算不上天衣无缝,但也相当妥帖。

他的安排由徐卫华负责侦查工作,许继伟则与全县数家大型商铺进行交涉,调查是否也出现了假币事件。

…………

子时的梆子声在昌平城死寂的街巷里曳着尾音消散,陈朝阳的身影,已彻底被城外浓得化不开的墨色吞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