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 第174章 当面辞行,非礼公主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174章 当面辞行,非礼公主

簡繁轉換
作者:泡泡的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8 来源:源1

第174章当面辞行,非礼公主(第1/2页)

从侧门进入,宫女领着武松进了一处院子。

茂德帝姬赵福金站在水池边,身上披着一袭红色狐裘,侍女端着食盘,赵福金拈起鱼食,丢进池子里,鲤鱼跃出水面争抢。

武松走过去,拜道:

“微臣武松,特来辞行。”

赵福金微微侧头,看了一眼武松,问道:

“你在蔡攸家中好自在。”

武松愣了一下,随即面露无奈之色:

“又是旁人说我在蔡攸家中**,此事不说也罢。”

“为了维护公主,我被迫接了抵御西夏的差事。”

“我没有靠山,也无大将可用,只得等几个相识的兄弟帮衬。”

“那蔡京、童贯日夜催逼,我只有躲在蔡攸家中,他们才不敢找我。”

“如今我那些兄弟到了,方才到圣上御前辞行,明日便走。”

“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

“我此心日月可鉴,并无愧对公主之处。”

听到这里,赵福金才面露伤感之色:

“不过提一嘴罢了,蔡京、童贯还有高俅日夜在父皇那里聒噪,我也知晓。”

“你这一去,几时归来?”

武松摇头道:“我此去,只怕须三年五载。”

“这么久?”

赵福金急了,武松叹息道:

“西夏常年犯边,此次更是无礼至极,我欲彻底灭掉西夏。”

赵福金知道打仗是大事情,不能儿女情长。

可是,三年五载太久了,她等不了那么久。

“微臣有句话,公主恕罪。”

“你说便是。”

武松深吸一口气,装出满满的真诚:

“微臣想娶公主,但我出身卑微,此去西夏,必要立大功。”

“待我归来,便向圣上请求赐婚。”

这突如其来的话,说得赵福金脸红心跳,感觉身子都酥了。

“你...你..”

赵福金压不住脸上的笑意,却又转身不好意思看武松。

“你们退下,我和公主再说几句贴心话。”

侍女惊奇地看着武松,这分明不怀好意啊。

赵福金挥挥手,示意宫女退下。

“公主...”

“退下!”

赵福金生气了,侍女全部退出院子,只在门口候着。

武松从后面抱住赵福金,脸贴着赵福金额头,说道:

“公主一定要等我,莫要嫁给他人。”

赵福金哪里见过这等,身体软软地靠在武松怀里,红着脸抬头...

武松抱住身子,吻在赵福金的唇上,赵福金感觉轻飘飘的。

“你好大胆子...”

赵福金嗔怒,武松不管,抱着赵福金亲了很久才松手。

“你非礼我...”

赵福金整理衣裳,假装生气。

“微臣告辞了,公主一定等我归来。”

“你去吧,我等你,记得给我写信。”

“记住了。”

武松退出院子,宫女马上冲进去,见赵福金满脸红晕,问有没有事?

赵福金笑着不说话,径自回屋去了。

出了公主府,武松深吸一口气,迈步往徐宁家里走。

赵福金是徽宗最疼爱的女儿,只要她站在自己这边,别人进谗言没用。

至于蔡攸那个蠢猪,只是武松对付蔡京的手段。

让他们父子斗去吧,分散蔡京的精力。

到了徐宁家中,武松敲门,徐宁请武松家里坐定。

职务任命的事情,徐宁已经知晓了。

从一个禁军教头,一跃成为步军副都总管,徐宁对武松感恩戴德。

“明日我们出发,徐大哥莫要忘了。”

“郓王已派人知会过,明日便跟随二郎去。”

徐宁留武松在家喝茶。

喝完一壶茶,武松又到了甲仗库寻凌振。

同样说好,凌振答应了明日出发。

离开甲仗库,武松又到了国子监。

祭酒董逸在书房等着武松。

“学生拜见老师。”

“我知你要来,等你许多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74章当面辞行,非礼公主(第2/2页)

武松坐下来,董逸说道:

“这差事,是你想要的,还是他们给你的?”

“学生自己想要的。”

“嗯,我猜也是,以你的才智,若不想要,蔡京拿你没法子。”

确定是武松自己要的差事,董逸松了口气。

武松自己想要,说明武松自己有办法,不用担心被人坑。

这时,一个国子监的学生走进来,想要和董逸讨教学问。

见到武松,学生行礼道:

“在下孙诚,见过武修撰。”

武松起身回礼:“幸会。”

“听闻武修撰领了当兵的差事?”

这话头听起来不对劲,武松点头道:

“是。”

“君子不器,武修撰身为状元,又写了《四书章句注解》《传习录》,如此大才,为何不著书立说,非要到边关当兵?”

这个孙诚看不起当兵的,把自己读书人的身份看得太高贵了。

武松问道:“读书为何?”

“为求道?”

“何为道?”

“天地之心。”

“天地不语,如何知天地心?”

“天不语,以民知之。”

“说得好,天道便是人道,我问你,如今百姓过得如何?”

“天下承平、百姓安乐。”

武松深深吐出一口气,说道:

“圣上英明,我朝太平不假。”

“但每年给辽国的岁币,哪个不是民脂民膏?”

“我等吃朝廷俸禄、享受百姓米粮,却不能为他们分忧,岂非尸位素餐?”

“读书人当为国为民,西夏使者却当面折辱圣上,扬言要睡皇后公主。”

“我问你,你能奈何?你写书便能写死他们?”

孙诚被说得哑口无言。

武松继续说道:

“我等读书人不可闭门造车,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提刀破强敌!”

“君子六艺,骑射弓马都在其列。”

最后,武松说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外面的情势如何,非你所知。”

“我今日说句话,往后几年便知分晓。”

孙诚明显不服气,拜道:

“武修撰请说。”

“我朝最大的强敌便是辽国,但辽国已是强弩之末,马上有一个更强大的敌国,它将覆灭辽国。”

“届时,我大宋就须与它为敌!”

“我朝如今的战力,尚且不如辽国,若是遇到,你以为当如何?”

孙诚和董逸同时悚然,震惊地看着武松。

“恐有灭国之危!”

武松说完,孙诚半晌才说道:

“武修撰耸人听闻,你有何证据?”

武松叹息道:“你等太无知了,你且去打探辽国会宁府的消息。”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圣人见微知著,你学识太浅。”

“我今日出征西夏,并非只为抵御西夏,我此去是为了救国、救天下苍生!”

孙诚心中不服,却又无法反驳。

“待我问了辽国的事情,再回答武修撰。”

说罢,孙诚急匆匆走了。

董逸抬头看着武松,问道:

“你如何知晓的?”

武松当然不能说自己是穿越者,所以知道这些。

“老师,君子见微知著,今日所言,必有应验。”

“东汉灭亡时,五胡乱华,我汉人生灵涂炭。”

“有亡国、有亡天下,若是不能力挽狂澜,中原有倾覆之危。”

听完武松的话,董逸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他突然发现武松绝非表面那般,见识犹如汪洋大海,不可测度。

“胡博士在庆州做知州,他也是你老师,到了渭州,你可以找他。”

“学生记住了,学生告辞。”

董逸起身,送到门口,望着武松离去,心中十分不安。

武松才华横压当世文人,却又完全不像个文人,想要以武取胜。

这种人,一般都是...反贼!

“此子...是福是祸..”

董逸喃喃自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