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 第73章 省试发榜,谁是第一?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73章 省试发榜,谁是第一?

簡繁轉換
作者:泡泡的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8 来源:源1

第73章省试发榜,谁是第一?(第1/2页)

在恩州府的时候,武松曾经说过,等到春闱省试,武松有新的学说。

当时胡瑗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存天理、灭人欲”的论述已经非常完美。

要想突破这个学说,想出新的学说,非常困难。

而且,武松没有名师指点,又那么年轻。

看看其他稍有成就的学者,哪个不是到了50多岁、60多岁才有自己成体系的学说。

武松还不到20岁啊!

但是,当见到格物致知的学说后,胡瑗的嘴角终于压不住了。

“武松!”

胡瑗脱口而出。

所有人惊讶地看着胡瑗。

大家都知道,恩州府解试,是胡瑗顶着转运使的压力,定了武松为第一名。

可以说,胡瑗是武松的恩师。

胡瑗说出武松名字的时候,所有人也震惊了。

“武松不是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吗?”

“怎么又主张格物致知?”

董逸也很好奇,问道:

“胡博士,你见到这个?”

胡瑗摇头,笑道:“去年在恩州府解试,武松就说,他有新的感悟。”

“今年春闱,他当有新的论述。”

“那时我还不信,今日见到这两张卷子,我信了,这一定是武松!”

所有人都很想拆开卷子,看看到底是不是武松。

董逸看着所剩不多的卷子,说道:

“先阅卷,全部看完了再说。”

胡瑗压住内心的激动,把剩下的卷子看完。

其他审阅官也加紧阅卷。

终于,所有卷子看完。

董逸起身,目光看向胡瑗,说道:

“我觉得武松第一....哦不,那个格物致知的卷子第一。”

董逸发话了,胡瑗迫不及待拆开两张卷子的糊名,赫然都是:

武松!

“果然是他!哈哈哈!”

胡瑗仰天大笑,十几天的疲惫一扫而空。

在场的考官面露震骇之色,居然真的是武松。

去年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

今年居然又写出“格物致知”的心学。

此子大为恐怖!

“这武松真没有名师指点吗?”

其他阅卷官很疑惑,胡瑗却笑道:

“诸位,哪个名师有这等论述?”

“能有这等论述的名师,定是当代大儒!”

所有人都赞同胡瑗的说法。

不管是朱子理学,还是阳明心学,都足以让人扬名立万,成为一代大儒!

可偏偏,这两种学说同时出现在武松身上。

一个年纪不到20,自学成才的人。

国子监祭酒董逸松了口气,说道:

“好了,定了名次,把卷子和姓名呈给圣上过目。”

在北宋时期,通过省试的考生被称为贡士。

意思是:贡于天子之士。

就是贡献给皇帝的士子。

但是,因为省试中举的贡士,在后面的殿试中不会被淘汰。

所以很多人也称通过省试的考生为进士。

而且,进士比贡士更好听。

省试最后录取的考生名单和名次,需禀报皇帝赵佶。

名字依次撕开,第一名是武松、第二是李杰...

分数最后统计出来,董逸却傻眼了。

“武松、李杰并列第一,这...”

大宋立国多年,省试举办了那么多,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胡瑗拿起李杰的卷子,发现李杰的文采也不错,但比武松逊色。

之所以能和武松并列,是因为时务策的平定,童贯给了李杰高分、武松低分。

“让圣上定夺吧,记得把武松的时务策呈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73章省试发榜,谁是第一?(第2/2页)

胡瑗建议,他觉得宋徽宗有眼光,最后第一名肯定是武松。

董逸不想得罪童贯,点头道:

“好,让圣上定夺。”

名次、卷子封好,一起送进皇宫。

客店中。

武松坐在床上,默默修炼张天师的道歌。

经过几个月修炼,武松感觉体内真气开始流转,但和看过的修仙小说不一样,没有什么结丹的迹象。

难道这个世界不一样?

正如此想的时候,林震在外头敲门。

“大哥、大哥,发榜了!”

武松睁开眼睛,下床开门,林震站在门口。

“大哥,发榜了,我们去看榜!”

武松大步走向贡院。

省试最后的卷子、名次送到徽宗那里,由徽宗过目,最后定名次,然后发榜。

其实,卷子送到徽宗那里,也只是走个形式。

身为帝王,不可能亲自阅卷,也就看看前几名的卷子,看是不是真的好。

董逸把名次、卷子送进宫里。

过了三天,徽宗就朱批出来,定了名次。

贡院根据徽宗的朱批,在贡院门口张贴榜单发榜。

走到贡院门口,礼部的人刚刚张贴好榜单。

“哥哥。”

“武兄弟。”

武松正想进去看榜,却见李杰、何运贞走过来。

“你们也来了。”

“听说发榜了,过来瞧瞧。”

李杰气定神闲,好像不在乎名次。

也是,李杰这种可恶的官二代、天龙人,就算没有中进士,也有门路做官。

何运贞看着武松、李杰,笑道:

“不知两位哥哥,谁是第一?”

武松呵呵笑了笑没说话,李杰洒然笑道:

“近日与武兄弟谈论学问,我觉得..武兄弟胜我一筹。”

几个人在后面说话,前面的人已经沸腾。

“我中了,我中了,三甲,我是三甲!”

“我也中了,我是二甲进士,二甲进士!”

“哎,我居然是五甲!”

北宋省试,分为五个等级,也就是五甲。

一甲10个,其余依次分档,总共录取300名。

只要过了省试,到了殿试,不会再淘汰。

也就是说,只要名列榜单,就可以做官了。

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中进士的欢天喜地,没中进士的嚎啕大哭。

有的甚至哭晕过去,被衙役抬出来送进医馆。

也有高兴过度,也晕过去的,同样送进医官。

每次省试都有,衙役轻车熟路。

“哥哥,我们也去看看。”

武松分开人群,李杰、何运贞、林震跟在身后。

到了榜单前面,却只有二甲以后的名次,一甲还没有公布。

武松、李杰、何运贞都没有见到自己的名字。

林震却在四甲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我只中了四甲...”

林震颇为惋惜,然后说道:

“三位哥哥的名字不在,想必都是一甲了。”

武松心中暗道:

我应该是第一名省元!

北宋时期,省试第一,称为省元。

就像明清时期,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

过了会儿,礼部的人再次出来,把榜单贴在最上面。

武松、李杰、何运贞的名字都在上面。

“三位哥哥果然是一甲贡士!”

林震惊呼,武松、李杰却同时皱眉。

看榜的士子也惊呆了,全部看向武松、李杰二人。

何运贞也懵了,说道:

“怎会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