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 第3章 千古淫妇,金莲上门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3章 千古淫妇,金莲上门

簡繁轉換
作者:泡泡的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8 来源:源1

第3章千古淫妇,金莲上门(第1/2页)

炊饼铺里。

武松正在发奋苦读,不肯浪费半点时间。

隔壁的邻居听着武松朗朗的读书声,心中都很诧异。

去年武松刚刚读书的时候,大家都说武松中邪了。

现在武松居然参加了童子试,大家更觉得见鬼了。

门口走来一个年纪十二三岁的孩子,挎着个篮子,装着一些果子叫卖。

这人本身姓乔,因为做军在郓州生养的,就取名叫做郓哥。

郓哥挎着篮子从门口路过,朝里面望了望,嘀咕道:

“羊胎里钻出驴蛋,邪了门儿了,这武二郎真的改了性子读书。”

正当要走,却见武大郎笑呵呵回家。

郓哥见了武大郎,笑问道:

“大郎,你兄弟真的改了性子,还去参加了童子试?”

不等武大郎回答,郓哥的目光却被身后一个妇人吸引了。

但见:

眉似初春柳叶,纤腰袅娜,檀口轻盈,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

郓哥惊讶道:

“大郎,你哪里拐来这等漂亮的娘子?”

武大郎笑呵呵道:

“郓哥,改明儿到我家来,请你吃喜酒哩。”

“这是你寻来的媳妇?你这等三寸丁谷树皮,养这么个美娇娘在屋里,小心被那浮浪的贼惦记。”

“你个小猢狲,不吃喜酒自去便了,我不与你分说。”

武大郎推开郓哥,带着美妇人进了炊饼铺子。

郓哥望着美妇人扭动的细腰翘臀,骂道:

“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

武大郎带着美妇人进了炊饼铺,读书声从房间里传出来。

“二郎、二郎!”

武大郎高兴地推开门,武松起身道:

“哥哥回来了。”

“二郎,你看,这就是我给你的惊喜!”

武松抬眼一眼,却见一个美艳风骚的女子站在门口。

长相美貌自不用说,只说那眼睛水汪汪的勾人,腰肢纤细、胸脯丰满,领口处露出的脖子,那皮肤水嫩嫩,好似轻轻一咬,就能挤出水来。

武松整个人看傻了...

“二郎,这是城外庄子张大户的使女,唤作潘金莲。”

“我到张大户庄子上卖过炊饼,那张大户是个善人,不要我一文钱,情愿把金莲送给我。”

听着武大郎的话,武松如遭雷击!

整个人呆呆地看着潘金莲!

按照《水浒传》的剧情,潘金莲是清河县张大户的使女,因为长得漂亮,张大户想占她便宜、馋她身子。

潘金莲虽然生性浪荡风骚,但她是个颜控。

张大户一把年纪,牙齿快掉光了,迎风流鼻涕、顺风尿湿鞋。

潘金莲不愿意张大户碰她,到张大户老婆那里告状。

张大户恼羞成怒,倒贴把潘金莲送给武大郎。

不为别的,就为了恶心潘金莲:

你不是喜爱俊朗少年么?让你嫁给三寸丁谷树皮!

一辈子和武大郎睡一个被窝,恶心死你个小贱人胚子!

今日,武大郎到了城外庄子,把潘金莲领回了家。

武大郎正高兴,武松却感觉天塌了!

从穿越过来开始,武松努力改变,不走杀人越货上梁山的邪路。

一心只读圣贤书,希望通过科场改变命运。

万万没想到,命运齿轮中最关键的一环还是转动了。

潘金莲出现了,接下来西门庆也会出现...完了!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武松呆呆看着潘金莲的时候,潘金莲也呆呆地看着武松。

所谓嫦娥爱少年。

潘金莲是个超级无敌大颜控。

武松长得身长九尺有余,男子汉气概扑面而来。

却又同时具备书生的斯文气质,举止间有一股子文人的风雅。

这种文武双全的汉子,潘金莲怎会不爱?

只第一眼见了,潘金莲便感觉浑身酥麻,恨不得钻进武松怀里。

武大郎抬头看着两人对视,刚要说什么,就听见门口传来锣鼓声。

“武二郎在家吗?”

“知县大人来贺喜!”

听着外面的动静,武大郎赶紧出门看。

却见县丞李迪快步进来,笑呵呵问道:

“大郎,你家兄弟呢?”

“在里面,你有甚么事情?”

以往公人上门,多是武松打伤了别人。

如今见到,武大郎心里打鼓,以为武松又闯祸了。

“你家二郎得了童子试魁首,知县相公亲自来贺喜,快些叫二郎出来!”

“呀,居然是好事!”

武大郎喜从天降,迈着小短腿喜滋滋往里跑:

“二郎,你且出来,你中了,知县相公来了。”

武松这才如梦初醒,目光看向门外。

武大郎推了推潘金莲,吩咐道:

“知县相公来了,你妇道人家不方便,且到屋里躲着,莫要冲撞。”

潘金莲听闻知县来了,赶忙躲进武松书房,偷眼往外瞧。

武松大步走到前面,却见知县张知白走进来,笑呵呵对着行礼:

“武松,恭喜,你得了童子试的魁首。”

这个成绩,武松毫不意外,甚至说早有预料。

“知县相公请坐。”

武松落落大方,行了一个礼,请张知白在堂上坐下。

武大郎忙前忙后张罗泡茶倒水。

邻里听到动静,都来凑热闹,堵在门口看稀奇。

“真没想到,你文采如此出众,清河县出了个人才!”

“知县相公过奖。”

“本官没有别的,带了20两银子,与你作贺。”

衙役拿来几锭银子,放在桌上。

武松也不客气,直接接受:

“谢知县相公。”

武松现在是童生,但未来一定权倾天下,这点小钱收了就收了。

“你才华出众,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两月后府试,你便前往恩州府应试,本官估摸着,解元非你莫属!”

童子试在六月份举行,再过两月,就是八月份,由更高一级的州府举行州解试。

清河县的上一级是恩州府,州试在恩州府举行,由知府负责主办监考。

童子试后,可以获得“童生”资格,有资格参加州试,由知县推荐。

州解试通过后,就是举人。

到了这一步,就有功名在身了,一跃成为统治阶级、人上人。

就像范进,60岁还是个老童生、老秀才,一旦通过考试,成为举人,那就是老爷。

有人送钱、有人送田产、有人送奴仆,从此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武松说道:“谢知县相公关心,州试我一定拿下解元!”

“好,有志气!”

张知白用力拍着桌子,非常高兴。

武松的文采,他已经见识了。

又如此有志气,实在难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大大的潜力股!

潘金莲躲在书房里,看着武松和知县谈笑风生,心中爱慕之情越发汹涌。

明明是同一个妈生的亲兄弟,怎么武大郎如此腌臜丑陋,武松却如此器宇轩昂、一表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章千古淫妇,金莲上门(第2/2页)

潘金莲暗暗感慨自己命苦,怎么就嫁给武大郎?

如果能嫁给武松,就是死了,她也愿意!

武松和知县正说着话,门口一阵骚动。

几个童子闯进炊饼铺子,大呼道:

“知县相公在上,我等不服。”

武松转头看向门外,却是吴英杰几个童子。

县丞李迪心里有鬼,起身骂道:

“知县相公在此,你等冲撞,小心革掉你们的童生资格。”

吴英杰挺胸上前,指着武松说道:

“他武二郎自小舞枪弄棒,只读了半年书,如何就成了魁首。”

“这其中必定有舞弊,我等不服。”

其他童子跟着附和:

“他家二郎只读了半年书,怎么可能是魁首?”

门口围观的百姓、邻里也开始跟着议论:

“是了哩,这二郎从来不读书的,怎么比这英娃子还聪明?”

“英杰自小跟着他爹开蒙读书,是最聪明的。”

“没错,这武松怕不是有舞弊?”

面对众人质疑,张知白心中不悦,看着吴英杰道:

“本官进士出身,最重科场纪律。”

“我主持的童子试,怎么可能舞弊?”

吴英杰从小就被称为清河县的神童。

这次童子试,他觉得必能拿下魁首。

没想到最后居然被武松拿走了,心里当然不服气。

吴英杰的父亲吴成秀是个私塾先生,走出来道:

“知县相公在上,请拿出武松的卷子,让大家看看,到底如何拿得魁首?”

其他附和道:

“便是如此,说武二郎拿下魁首,看看卷子便知。”

张知白冷冷开口道:

“李县丞,你把武松的卷子拿来,给他们看看。”

“再把这个人的卷子一并拿来。”

“是。”

县丞李迪分开众人,马上回县衙拿卷子。

手里拿着两份卷子,一份是武松的,一份是吴英杰的。

“知县相公,拿来了。”

张知白接过卷子,把武松的《临江仙》《黄山赋》展开:

“吴英杰,你且看仔细了,这便是武松的卷子。”

卷子展开的时候,吴英杰被镇住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吴英杰被字体震惊的时候,他的父亲吴成秀开始念诵《临江仙》。

读完后,吴成秀震撼地看着武松:

“你居然能写出如此佳作?”

武松淡淡一笑:“吴先生过奖了,今日不过小试牛刀。”

吴英杰从震惊中醒来,转头看向《黄山赋》。

看完后,吴英杰再次被震撼:

“武松,你何时有如此文采?”

武松淡然一笑:“孔夫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后成圣人。”

“所谓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师。”

“你虽然比我开蒙早,但我天资就是比你强。”

武松说话毫不客气。

吴英杰却没有反驳,他的父亲吴成秀也没有反驳。

只凭这诗赋,武松完全有资格鄙视他们。

张知白捋了捋胡须,问道:

“如何?现在服了么?”

“服了。”

吴英杰无奈叹息。

张知白说道:“武松是魁首,这第二名便是你,你们都有资格参加州解试。”

“只是本官有句话给你,你虽是第二,但与武松相比,天壤云泥之别,你可知晓?”

这句话的意思,虽然武松第一、你第二。

但你和武松不在一个档次。

“学生知道。”

吴英杰不敢抬头,羞得无地自容。

其他跟着一起的童子纷纷低头,不敢看武松。

潘金莲在书房里偷看,见知县如此抬举,心中越发悔恨:

老天若是让我和武松睡一觉,我便死了也愿意。

县丞李迪收起卷子,知县张知白说道:

“你也回去好好准备4月的州解试,若是通过了,就是举人,才有功名在身。”

吴英杰缓缓点头...

突然,吴成秀喊道:

“武松虽然诗赋好,但他科场舞弊!”

张知白再次皱眉,怒道:

“你这厮好生无礼,本官已经将卷子与你看了,你还说科场舞弊!”

“武松今年已然18,不该参加童子试。”

这一句,说得县丞李迪出了一身冷汗。

武松确实年纪已经18岁了,超过了童子试的年纪。

吴成秀身为本地人,对武松的年纪知道大概。

在清河县,武松兄弟两个很有名。

因为哥哥三寸丁、弟弟英雄汉,太反差了。

吴成秀闹将起来,实则因为嫉妒。

本来,他儿子吴英杰是清河县神童,可以拿到魁首。

然后以清河县第一秀才的身份,到恩州府参加州解试。

到恩州府参加州解试后,考中举人,再更进一步,就是进士了。

但是现在,武松横空出世,把吴英杰踩在脚下。

等到了恩州府,武松肯定会再次把吴英杰踩在脚下。

所以,为了儿子,吴成秀必须把武松拉下来。

“你这混账,武松只是长得高大魁梧,怎么不是童子?”

“他今年就是15,本官作证,休要胡言。”

“来人,拖将出去,若是再敢胡说,夺了你儿子的童生资格。”

两个衙役把吴成秀父子拖出,其他童子一哄而散。

围观的百姓、邻里发觉不对头,也转身散了。

武松心中暗笑:

知县其实心里已经很清楚了,我就是18岁,不是什么15岁。

但我的文采太惊艳了。

只要州解试,再参加省试、殿试,很可能是状元之才。

我这样的人,必须留住。

因为我以后就是他的门生,他的人脉关系网。

“学生谢恩师维护。”

武松投桃报李,郑重起身谢过。

张知白喜道:“多的便不说了,你好生准备八月州解试。”

又聊了几句,张知白带着县丞、衙役离去,武松送到门口。

武大郎搓着粗糙的手,喜道:

“二郎成了魁首,就是秀才了,这是天大的喜事。”

“我得摆几桌酒席,请邻里一起吃几杯酒。”

武松说道:“哥哥为了我考试,已经使了许多银子,不要再破费了。”

“这些个邻里,也不是甚么好货,请他们吃酒,倒是便宜了他们。”

看过《水浒传》都知道,武大郎被毒死的时候,邻居没有一个出来说话。

就连那告状的郓哥,也是因为王婆不让他卖梨给西门庆。

这样的邻居,请他们喝酒,纯纯浪费钱。

“就算不请客,酒也是要吃的。”

武大郎笑呵呵拉着武松回到书房,潘金莲正在书房等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