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 第60章 汴梁蹴鞠,京师诗会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60章 汴梁蹴鞠,京师诗会

簡繁轉換
作者:泡泡的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8 来源:源1

第60章汴梁蹴鞠,京师诗会(第1/2页)

所谓蹴鞠,就是古代的足球赛。

在北宋时期,蹴鞠已经是风靡宫廷、民间的运动。

高俅就是凭借踢得一脚好球,被宋徽宗赏识,后来飞黄腾达,做了殿帅府太尉。

当然,当时的蹴鞠和现代足球差别比较大。

现代足球有两个球门,把球踢进对方球门得分。

北宋的蹴鞠,球门在中间,高19米,顶上有个门洞,就是所谓的:风流眼。

把球踢进风流眼,就算是得分。

在北宋时期,有专门的蹴鞠场地,还有专门的球队。

两支球队激烈争夺气球,身体的冲撞很猛。

终于,球到了风流眼底下,那男子用力一脚踢球,却被另一个人男子用力拦下,球飞出场外,刚好冲着武松面门而来。

穿越前,武松也是个足球爱好者,每周都要踢几场。

最关键的是,武松从来不吃海参,腿不软。

眼看着球飞过来,武松一时技痒,抬脚狠狠一脚踢去。

咻!

球从风流眼穿过,速度又快又猛。

噫?

众人的目光看向武松。

“好球!”

“好脚力!”

场上的球员也看向武松。

一个身穿黄衣的男子走过来,对着武松行礼道:

“在下黄如意,齐云社球头,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所谓球头,就是球队的队长。

“我叫武松,来参加省试的考生。”

“方才技痒难耐,得罪了。”

黄如意笑道:“武举人腿法高明,是否愿意下场玩两脚?”

武松虽然擅长足球,但蹴鞠毕竟不一样。

而且,自己马上就要参加省试,需要好好准备,没空和他们玩。

“多谢球头好意,春闱在即,只恐无暇蹴鞠。”

“春闱之后呢?”

“若是得闲,再来玩两脚。”

武松觉得奇怪,为什么黄如意这么坚持?

难道看自己不爽,抢了他的风头?

“好,我是齐云社的球头,我们就在吉庆街。”

“若得闲,一定来。”

黄如意回球场继续踢球,武松则缓步走回客店。

天色不早,武松吃过饭,专心在客店读书。

接下来的几天,武松只在门口书店买了些教辅材料,其余时间全部用在读书上。

咚咚咚...

房门突然敲响。

武松放下书,起身打开房门,只见何运贞站在门口,身后是林震。

“何公子?”

武松有些诧异。

作为恩州府解试第二名,何运贞肯定要来参加省试的。

在这里见到两人并不奇怪。

只是何运贞的父亲是河东道转运使,作为官二代,主动来找自己,就很奇怪。

而且,可能没好事!

难道想在汴梁打击报复?

“解元兄。”

何运贞笑呵呵行礼,看不出恶意。

“你们何时来的?却是不知。”

武松笑呵呵回礼。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何运贞笑脸相迎,武松也不好给他脸色。

“解元兄躲在房间里读书,不和我们联络,当然不知。”

林震笑容可掬,没有先前的狂妄自傲。

恩州府解试,武松的朱子理学震撼了他们,自然不敢再轻视。

“春闱在即,不敢怠慢。”

武松站在门口,丝毫没有请他们进来坐坐的意思。

何运贞说道:“解元兄才华横溢,春闱自然不在话下。”

“切莫小觑天下英雄。”

“解元兄说的是,如今我大宋朝的举人云集于此,今年有8千之众,最后的进士只有300人,百里挑一啊。”

何运贞有关系,能知道报考人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0章汴梁蹴鞠,京师诗会(第2/2页)

8千多人参加省试,最后中进士的只有3百人。

3百个考生中,出一个进士。

而且,这些考生都是从州解试百里挑一出来的。

这个竞争确实激烈。

“两位仁兄登门,想必有事?”

武松不想跟他们废话,有事说事、没事滚蛋!

“我们想请武松兄弟参加一场酒会。”

“酒会?你们官二代的聚会?”

武松直言不讳,何运贞愣了一下,笑道:

“兄弟对我不满啊,我父亲虽是转运使,但我科举靠的是真本事。”

“当然,不敢和兄弟相比。”

“这酒会并非我等官宦子弟的聚会,而是赶考士子的聚会。”

早猜到这些读书人喜欢拉帮结派搞聚会。

武松躲在房间里读书,就是不想和这群装逼的读书人混在一起。

“莫非席间要斗诗文?”

“不错,解元就是解元,一猜就对。”

武松感觉有些无聊,怎么到最后都要来这么一出?

穿越一定要斗诗文吗?

林震见武松有些无语,问道:

“解元兄,虽说如今的科举不考诗文,但对我们读书人来说,诗文依旧是才华的展露。”

“而且,这次酒会是江南西路的考生挑起的,我们河东路的诗文...确实不如。”

何运贞笑呵呵说道:“不错,这次是我们河东路与其他各路的比试。”

北宋的行政区划为三级:路、州、县。

相当于省、市、县三级。

这次诗会,相当于每个省的考生比试文采。

林震说道:“武大哥,你知道的,江南西路才子辈出,你不去,我们不是敌手。”

江南西路就是江西省。

虽说后来的江西省是天选打工人、环江西带,但在宋朝,那绝对是牛逼的存在。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晏殊、杨万里....都是江西人。

让何运贞他们去和江南西路的考生比诗文,确实够呛。

“难道河东路没有其他人了?”

武松只是恩州府的解元,河东路不止恩州府一个,应该还有其他人才对。

何运贞苦笑道:“我们以经世致用为主,功夫都在文章上,诗文一道,用功不多,所以...他们也不行。”

林震说道:“武大哥,只能你出手了。”

武松不太想在这个事情上浪费时间。

只要到时候拿下状元,什么狗屁诗文,都不重要。

“兄弟,这次诗会在金环巷登仙楼,由李师师主持。”

金环巷是汴梁最繁华的烟花区,位于外城东南角,临近汴河码头。

汴梁的名妓,几乎都在此处。

武松心中微动,脸上却露出不悦之色:

“你这是什么意思?莫非我武松是好色之徒?”

何运贞哈哈笑道:“孟夫子曰:食色性也。”

“哥哥在恩州府把花魁娶回家里,莫非以为兄弟我不知?”

武松被当面揭穿,尴尬地笑了笑,说道:

“难道赢得诗会,就能与李师师一度**?”

“此事不敢说,李师师乃当红名妓,听说官家与她也有往来,想与她一度**...只怕比中状元更难。”

按照水浒的剧情,宋徽宗和李师师确实暗中往来。

不过,李师师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人物。

后来李师师不就跟着浪子燕青认姐弟。

燕青这小子,一身的花绣,跟着卢俊义当小弟,妥妥的小黄毛。

这样看来,李师师的眼光也不咋地。

燕青能搞,老子凭什么不能?

武松大手一挥,说道:“好,这个诗会我去。”

何运贞大喜道:“有兄长出手,我们河东路必胜!”

武松答应了,两人喜滋滋离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