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 第13章 自学成才,震惊三人

我,武松,靠科举无敌! 第13章 自学成才,震惊三人

簡繁轉換
作者:泡泡的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6 16:42:28 来源:源1

第13章自学成才,震惊三人(第1/2页)

拿着请帖,武松从客店出门,很快走到知州衙门。

衙役见到请帖,恭恭敬敬请武松直入后衙。

知州王怀、国子监博士胡瑗、副考官宋城三人都在。

“学生武松,拜见诸位大人。”

武松行礼拜见。

此时的武松还没有官身,只有举人身份,而且刚刚中举,所以要自称学生。

见到武松,胡瑗颇为诧异。

本以为是个文质彬彬的书生,没想到是个魁梧巨汉。

“坐吧。”

知州王怀笑呵呵指了指旁边的位置。

“谢大人赐座。”

武松在副考官宋城旁边坐下。

胡瑗再次打量武松,问道:

“那存天理、灭人欲,是你的见解?”

“是。”

“你的老师是谁?”

武松长得很魁梧,不像个小孩子,但也是个年轻人。

试卷上提出的理论太过精妙,胡瑗不相信,这是武松自己的见解。

背后肯定有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存天理、灭人欲是这个老师教的。

“诸位贤者,都是我的老师。”

武松淡淡回了一句。

胡瑗、宋城两人同时露出惊讶之色。

这意思是,武松是自学的,没有专门的老师。

“嘶...你都是自学?”

胡瑗不可置信地问道。

武松回道:“是。”

宋城愕然,连忙追问:“你自学了谁的书?”

武松回道:“孔孟之学、诸子百家、汉唐诸贤、魏晋之说,无不通达!”

“最喜本朝二程洛学,融汇通达之后,提出天理、人欲之说。”

胡瑗、宋城同时震惊。

知州王怀咽了咽口水。

武松这个年纪,居然就把这么多书读完了,而且读通了?

王怀问道:“没有老师指点吗?”

武松笑呵呵回道:“惭愧,不怕知州相公笑话,武松家境贫寒,清河县文风暗弱,没有名师。”

三人再次震惊。

胡瑗问道:“那你是如何融会贯通,得出天理人欲之说的?”

武松开始侃侃而谈,从先秦诸子百家开始,一直说到北宋二程。

所谓北宋二程,就是程颢、程颐。

他们两个是北宋理学大家,后世和朱熹并称:程朱理学。

武松滔滔不绝,胡瑗三人听得如痴如醉。

一口气说到掌灯时分,胡瑗忍不住惊叹道:

“恩州府居然出了你这样的大才!”

“以你的才学,足以到国子监当博士!”

宋城也忍不住在赞叹道:“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知州王怀是进士出身,听完武松的论述,他非常确定,武松一定能考中进士。

日后,武松必定成为朝廷顶梁柱。

“不早了,我们入席吧。”

武松起身,跟着三人进了后衙房间。

满满一桌酒菜,婢女在旁边伺候。

胡瑗坐在主位,按理说,王怀坐在第二个位子。

但是王怀怎么都不肯坐,坚持让武松坐在第二个位子。

武松推辞一番,最后坐下来。

入座后,王怀笑呵呵问道:“不知武松兄弟酒量如何?”

“不敢自夸,但喝个十斤不是问题。”

“哦?如此海量?”

王怀惊讶,武松笑道:“我羡慕李太白斗酒诗百篇,所以也喜欢喝酒。”

胡瑗笑道:“既如此,多拿就来,今日想听听武松作诗。”

宋城附和道:“不错,一首《临江仙》荡气回肠,想看武松兄弟再作诗几首。”

王怀下令拿酒。

两坛酒摆在桌上,武松也不客气,先喝了几大碗,然后开始吟诵: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武松念的是唐伯虎的《桃花庵歌》,正好对应饮酒作诗,显得放浪不羁。

一首诗念完,胡瑗赞叹道:“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好诗、好诗啊,再饮一杯。”

科举虽然不考诗文,但诗文却能衡量一个人的才华。

比如王安石、苏轼都是诗人。

觥筹交错,一直到深夜,胡瑗三人被武松灌醉了,宴席才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3章自学成才,震惊三人(第2/2页)

婢女扶着三人回房歇息,武松自己走回客店。

到了门口,小厮抱着一口箱子:

“武举人,这是知州相公的一点心意,请收下。”

武松没有推辞,收了箱子:

“替我谢过知州相公。”

武松回到客店,里面还有人在庆祝。

举人总共10个,客店里还有两个人中了。

武松没有搭理他们,直接回到房间。

潘金莲还没有睡,坐在床边等候。

身上只穿着粉色肚兜。

烛光下,潘金莲肌肤细腻、风情万种。

“官人回来了。”

潘金莲赶忙替武松换衣服洗脚。

“知州相公可还好?”

“好,送了一箱银子。”

潘金莲打开箱子,脸色震惊:

“不是银子,是金子!”

武松也微微诧异,里面居然是金条!

这个王怀,出手如此阔绰。

“官人,这知州怎么如此大方?”

潘金莲忍不住拿起金条咬了一口,激动道:

“是真的金条!”

这是她第一次拿到金条。

在张大户庄子上,她只见过一次,从未碰过。

武松笑了笑,说道:“不用这般,日后金银珠翠有的是。”

“这恩州府比清河县热闹,明日我陪你买些首饰。”

潘金莲抱住武松,肚兜贴在武松脸上:

“官人对奴家真好,奴家伺候你。”

晚上喝了酒,武松也在兴头上,抱着潘金莲睡觉。

一夜颠鸾倒凤,第二天中午才醒来。

潘金莲打来清水,替武松洗漱,又把昨夜的衣服拿去浆洗。

“官人,昨日有人送来一封请帖,奴家一时忘了。”

潘金莲眼珠子转了转,把一封淡红色的请帖放在桌上。

武松拿起请帖,上面字迹娟秀,还有淡淡的胭脂香味。

“秀眉?青楼女子?”

武松拆开,是一封请武松到青楼喝酒的请帖,落款是秀眉。

潘金莲随口应道:“奴家不知。”

武松淡淡一笑,潘金莲这女人护食。

青楼昨天送了请帖过来,她故意藏起来。

昨晚上抱着武松不放,折腾了七八次才肯下来。

武松还纳闷,怎么突然**这么强烈。

原来是因为这个请帖。

青楼女子主动邀请武松喝酒,潘金莲先把武松榨干。

“青楼也不全是妓女,还有些懂得诗文的,卖艺不卖身。”

“科举之后,中举的士子到青楼吟诗作对,也是惯例。”

“你看那个林震、吴英杰,已经在青楼厮混半个多月了。”

潘金莲听了,越发自卑。

在清河县的时候,她对自己的美貌很自信。

觉得可以伺候好武松,能让武松每天晚上都快乐。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武松是解元、是举人老爷。

有很多女子主动投怀送抱,她们都很漂亮。

就像武松说的,青楼的女子懂诗文、有风情,潘金莲却不识字。

“那...官人去吗?”

潘金莲有些难过,武松说道:

“当然去的,你也不要嫉妒,我日后飞黄腾达,必定妻妾成群,你要习惯。”

“你也不用担心,不论我日后身份地位怎样,断不会冷落了你。”

“荣华富贵、穿金戴银、呼奴使婢,少不了你的好处。”

潘金莲想想也是,自己进门的时候已经说好了,只做一个小妾。

只要武松对她好,其他都好说。

“奴家记住了,官人去吧。”

武松换好衣服,拿着请帖往青楼走去。

青楼就在官学旁边,此时已经安静了很多。

考试刚刚结束的时候,很多人在兴头上。

放榜之后,中举的只有10个人,大部分都是落榜生,该回家的回家。

秀眉所在的青楼叫做辉月楼。

武松进了大门,龟公上前招呼:

“老爷头回到楼里耍?”

武松把请帖递给龟公:

“我是解元武松,秀眉娘子邀我来的。”

接了请帖,龟公大喜道:“解元老爷来了,快叫女儿下来迎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