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名动河山 > 第八十四章 祖宗祠堂

名动河山 第八十四章 祖宗祠堂

簡繁轉換
作者:寂 寞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7 04:42:55 来源:源1

实是这密室封死,里面空气不通,所以才能保持四百是现在打开了大门,那尸骨自然委倒,不过恰好在众人三拜之后,却不能不说是一种巧合。

三人不胜唏嘘,蒋琬却径直走上前,拿起桌上那个残破的黄绫包裹,入手之后,那黄绫锦锻便化为了飞灰,出现在蒋琬手中的是一方古黄玉玺,边角已经磨得十分圆润了,显然经过无数代人的抚摸,底下一角不知为何失去了,后来被人用金镶而补,蒋琬翻转过来,只见底下刻著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形同龙凤鸟之状,此刻握在手中,寒中带热,热中含寒,玉质更是十分特殊奇异,见所未见,心中更是一片宁和,传说这传国玺和氏璧有镇心安神之效,果然不假。

此刻蒋琬已经相信这就是传说中的那“传国玉玺”,据说春秋之时,有一个楚人名为和,一日偶然看到一只凤凰落在一处土坡之上,他听说凤凰所居,必有异宝,于是挖掘果得一璞玉,献与厉王,厉王让玉工辩识,却说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斯君之罪和左足,后武王即位,和再献,仍以欺君罪再右足。至文王即位,和抱玉坐哭于荆山之下,文王遣人问询,曰:“吾非悲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宝玉,因称之为和氏璧。

传说和氏璧有诸般奇异之处,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有功,王以此和氏璧赐之,昭王率宾客游赤山,在渊水之畔大宴宾客赏璧,渊水之中竟然跳出一尾大鱼,破浪而起。后来分别落入楚、赵、秦、汉诸朝,称之为“汉传国玺”。

这是皇帝的象征,权力地行使者,得之则象征“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是登宝位而无此玺者,被讥之为“白版皇帝”,被世人轻蔑,得到此玺。几乎可以随之称帝,所以历来哪一朝哪一代,都争夺不休,辗转沉浮。忽隐忽现,直到最后落入孤楚皇帝之手,成为镇国之宝,然后自从西周立国。传国玺便消失不见,羲皇帝自然不可能将传国玺竟然是在金銮殿上被大将军方灭夺走的耻辱传出,而传国玉玺也从此消失。再没有听说过它的下落。

后世之人。再没有人得到过。现在各国皇帝使用的,都是以蓝田白玉雕琢而成。上面刻“皇帝神宝”四字,却没有人敢刻受命于天,虽然也是镇国宝器,然而却根本没有传国玉玺的号召力,历来大陆间都有一个传闻,得传国玺者,得天下!

玉玺现,天下合!

蒋琬至死都没有想到,意外的发现一条通往皇宫的地道,竟然在这地道之中还发现了失传已久的“传国玉玺”,有了这样东西,关健时刻,登高一呼,几乎能抵得百万大军,蒋琬从来不相信什么天命所归,但是天下人信!

既然有玉玺现,天下合的说法,那么,持有“传国玉玺”地便是受命君王,统一各国,已经是天命所向,各国顽命抗阻,反而是逆天行事!

这就是传国玺的威力,一统,大势所趋,再也没有人能够阻止,魏如悔也不能!

蒋琬转头向三人道:“今日之事,谁也不要说出去,但心知即可。”三人自知此事重大,一齐点了点头。蒋 中,当先向前面进发,虽然沿途仍有不少机关,但有懂得吕青冥留传机关消息图谱的杨柳依在,却一直未遇危险,直到最后,来到一个暗室之中,头顶上是方磨的青石,一条高高地台阶绵廷直上,入口紧闭。

蒋琬知道,到头了,上面应该就是地道出口,他不知道外面到….16k.cn底是什么地方,小心翼翼,尽量不发出一点声音,避免上面有人能听见,其实这是他多虑了,如果这暗室中的声音能被人听见,那吕青冥的这条地道也只能说是失败之作了。

直到头顶到了青石板上,蒋琬侧耳倾听,外面一丝声音也无,寂静得吓人,但蒋琬却不愿行险,悄悄退了回去,白天遇上人的机率太大,还是晚上再探为上。

到晚上子时,蒋琬预料定皇宫中人差不多大多睡了,这才带著那中年醉汉一起,进入了地道之中,这次他没

儿销衣等人进来,之所以带著那中年醉汉,便是因为他是一个人,如果他真地是那个人的话,即使蒋琬等人在皇宫之中被发现,也足以逃跑而去。

当再次来到那个暗室之时,蒋琬摸索了一阵,终于在一边的墙壁之上找到了一方突起的青砖,他伸手按下,头顶之上悄无声息地滑出一道暗门,蒋琬探出头去,小心翼翼的观察了一下,只见明灭的烛火中,这里竟然是一座祠堂,而出口处就是祠堂桌案之后地墙壁,难怪这条地道一直没有被人发现,即使这里有人打扫,又有谁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去移动摆放历代皇帝祖宗牌位地案桌,而且还有帷幕遮档,钻出来时也不会被人发现,除非那人无聊到极点去掀动桌案下地神帷幕布,不过想来除了清扫灰尘的时候会有太监打扫一下之外,平常还没有人有这个胆子。

就在蒋琬以为没人,正要掀帷而出之际,忽然一阵轻微地脚步声自门口传来,蒋琬急忙缩了回去,暗呼好险,差一点便被人撞到了,只是这个时候,怎么还会有人到祠堂这种地方来?

他并没有退走,竟然就躲在那帷幔之下,听著那脚步声很快来到祠堂之中,听脚步声是两个人,两人似乎特意放轻了脚步声,来到祠堂过后,只听一个声音有些沙哑的男子声音说道:“张富贵,那件事儿,办得怎样了?”

另一个尖细的声音道:“李大人,您放心,药已经下了,每三天一次,都是皇上最喜欢吃的那几样菜酥卷佛手、松鹤延年以及麋角粥之中,皇上每天都要吃一点,这几天尊照李大人的意思,份量已经渐渐加重,这种‘睡美人花’的花粉放入菜中,无色无味,再高明的御医都瞧不出来,而且又不是毒物,只是让人整日里晕晕欲睡,感觉精神乏力,极易疲倦而已,皇上自感时日无多,已经有意要退位心养了!”

那个略有些沙哑声音的李大人连连道:“好,好,好,不枉宁妃救你一场,二十年前你遭人陷害,宁妃救了你的性命,并让你净身入宫,这二十年来,你在宫中的地位一升再升,享尽荣华富贵,太子一立,宁妃更是使力将你调至太子身边,就为这一天,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你可因为贪图荣华富贵而对太子下不去手么?”

那张富贵“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指天发誓道:“李大人请放心,小民的命本就是宁妃所救,芶活二十年,从来不敢忘记宁妃大恩大德,就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报答大恩,以我一个小小的太监,能为汉王殿下夺得长汉的江山,张富贵死不足惜!”

那李大人等他说完,这才装出一副吃惊的样子去扶道:“哎,不用这样,宁妃娘娘一直都是相信你的忠心的,要不然也不会将如此重要的事情派给你去做了,好了,快起来,宫中耳目繁杂,选定这里说话,就是为了怕引人发觉,还不快快起来,有人看见就不好了!”

那张富贵在他的惺惺作态的谗扶下站起身来,低头道:“是,李大人!”

那李大人小声道:“还有,这事记得不要告诉汉王殿下,汉王性子耿烈,容不得这些阴谋诡计,这些事情,就只有宁妃替他做了,十二国使者入京,这个时候正是敏感的时刻,太子德行有污,天下共睹,皇上也无法为其脱罪,二十年前埋下的这枚棋子,到了该动用的时候了!”

躲在帷幕下的蒋琬一双眼睛蓦然睁大,惊骇莫名,他想不到无意之间,竟然在此听到了一则天大的阴谋,仅从那个李大人的只言片语,略一串联,他便已经彻底明白了事情的全部,那个宁妃,心肠竟然如此狠毒阴损,实在让人意想不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