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绪四年,八月廿二日。
皇帝明旨秋獮怀来,令钦天监择日。次日钦天监择定九月九日为吉日。从盛京城到怀来路上需要四至五日,怎麽算皇帝斋戒的时间都不够了。
于是礼部很体贴地上奏,奏请皇帝同意路上时间都算入斋戒期间。当然这个上奏,就是邓修翼去礼部提醒的结果。因为本来礼部的想法是路上赶一赶,争取四天必须达到怀来。
邓修翼不想让袁罡和皇帝之间产生很多摩擦,便主动去内阁提了建议,毕竟于制,这个也是可以的。于是皇帝也让了一步,于八月廿七日开始斋戒,九月初二日从盛京城出发。
入秋后,朱庸便咳嗽不断,皇帝体恤他年老,便让他等身体好了再来当值,秋獮伴驾的重任便又落在邓修翼的身上。邓修翼实是不愿意去,去年秋獮一箭,于他也是心有馀悸。
廿二日,邓修翼又去了教坊司,云苏尚未完全醒,但是能喂药能喂粥了,邓修翼便未坐多久就走了。走前,小全子从槐花胡同带回消息,裴世宪约他廿七在西城小宅子一见。
八月廿三日,邓修翼到了教坊司,云苏醒了。邓修翼推门进去时,看到云苏正斜靠在枕头上,云茹在给她掖着被子。
「邓修翼」,云苏弱弱的声音传来,云茹转头看见了站在门口的邓修翼,笑了一下便错身出门了。
邓修翼一步一步走向云苏,云苏慢慢抬手,伸向他。邓修翼跪在了她的床边,云苏示意他坐床边,邓修翼摇头:「这样看你,刚刚好。」
转眼邓修翼就看到了放在桌子上的粥,知道刚才云茹是想让云苏斜坐一点给她喂粥来着。于是邓修翼便很自然地拿过了碗,溜边舀了半匙粥,凑到了云苏的嘴边。云苏自然地张开嘴,邓修翼认真地把木匙伸入,放在她的舌头上,云苏抿上嘴。邓修翼笑着说:「真乖。」
云苏还没什麽气力说很多话,只是又张开嘴,于是邓修翼继续喂着她。她一直这样看着他,而他的注意力都在碗丶匙和嘴上。大约用了一刻多钟,终于大半碗都被苏苏吃下了。邓修翼才把碗放桌上,双手空心握拳,放在床边。
云苏想张口问话,邓修翼急急说:「别说话,说话伤神,以后有的是机会说话。你听我讲。」于是云苏抿上了嘴。
邓修翼清澈如溪的声音,便缓缓把后面发生的事情一一都告诉了云苏。他看着她的眼神,只要她眼神里面露出不解,邓修翼便会仔细把原委都说出来。她眼神里露出悲戚,他便会告诉她他没事,都很好。她眼神里露出惊讶,他便会得意地告诉他,这是他预料到的。李云苏微微笑了。
她摸向他的手,他躲开了。她微微蹙眉,还是摸去,他便不敢躲了,由她无力地握着。云苏又笑了。
「苏苏,我们要杀陆楣。我,左都督,还有裴世宪。我不知道永昌伯和良国公会不会襄助,但是我们必要杀陆楣。」
云苏点点头。
「再过几日,我要随陛下去怀来秋獮,九月初二日出发。出发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准备,宫里的事,宫外的事。我不能日日来看你。你要努力多吃点,尽快好起来。吕金贵处我已经提了要求,如有问题,我安排裴世宪从外围照应。无论如何,你都要好起来。」
云苏点点头。
「还有天气要转冷了,你若好点,便让云茹来同睡,否则晚上太冷。教坊司供炭太晚,你不能着凉咳嗽。」
云苏又笑着点点头。
「我出发前,尽可能来看你。」
「我要陪你一辈子。」云苏仿佛攒了很久的气力,终于说了一句,说完就面色泛红。
「别说话,真不乖。」邓修翼埋怨道。
云苏又笑了。
「苏苏,我要走了,你要乖乖的。」
云苏伸出两只手,手都不稳,邓修翼知道她要他抱抱。邓修翼犹豫很久,看着摇晃的手,终不忍心,还是抱了云苏,「苏苏乖」,他在她耳边说。
出了门,邓修翼便自责起来,然后发了狠心此后几天定然不来。
回到宫中,邓修翼平复了心情,拿出了另一块紫檀木头,又开始雕起了簪子。
……
八月廿七日,邓修翼出宫去了西城小屋,裴世宪已经在屋子里面等他。
见面第一句便是:「云苏如何?」
「她醒了,已经可以吃东西。」
「谢天谢地,我们都急死了。辅卿兄,你快更衣,随我去永昌伯府,今日所有人都在等你定杀陆楣的计策。」
「我不通武略,如何能听我的?」
「你先随我去,到了再说。」
邓修翼被裴世宪推进了内室,无奈换了道袍。出来时,裴世宪给他粘上了胡须,邓修翼摸着胡子,甚是怔怔。
小屋没有铜镜,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何模样。裴世宪关照小全子在小屋等待,推着邓修翼上了马车。
马车直入永昌伯府,邓修翼下车的一刻,秦业丶秦烈丶卫定方丶李武都在门口站着迎他。他急忙下车,便向大家行礼,没想到这几人都一揖到底。
邓修翼被这个阵仗都搞懵了,又被裴世宪推进了花厅,六人团坐不分主宾。
「辅卿,苏苏如何?」李武最着急,他最先开口。
「已可进食,当无大碍。教坊司这边某已关照,尽早供炭,务保平安。请则序兄尽快再去见吕金贵,现已无人命令钳制两位小姐,可贿赂吕金贵,以便改善,甚至可当一见。」
「好,我明日便去。」裴世宪应了下来。
「陆楣处,如何?」秦烈开口问。
「禀右都督,陆楣现住东直门斜袋巷,是两进小院。购房之时,某曾去过。这个房子是某买的,现房契在陆楣处。」
说着邓修翼要了纸和笔,便把这个小院的结构给画了下来,传给众人看。接着说,「小院结构紧凑,不是动手之处。只因购房时乃铁坚所为,某无法安排。」
众人看完也认同,确实不是动手的地方。
「陆楣家中几口人。」卫定方问。
「孤身一人,他无妻儿。」
众人都惊讶地对望。
「陆楣此前一直住锦衣卫公署,若不是此次罢官,他仍住里面。正因为某知道他在京城无房产,故顺水推舟让他罢了官,否则他不会离开锦衣卫,不好下手。」
「辅卿真好算计!」李武赞了一句。
邓修翼摆了摆手。「这几日,不知道陆楣行踪如何?」邓修翼问。
「一直有人盯着,他几乎不出门,仅用膳之时才出去,意志甚为消沉。」卫定方说。
「得赖袁次辅,若非袁次辅妙语,陆楣仍不知陛下本就是凉薄之人。则序兄第一功。」邓修翼道。
众人点头,裴世宪一阵惭愧,这是袁罡自己相时而动。当时裴世宪把经过告诉袁罡时,自己都没有注意那个细节。
「如何杀得陆楣?」秦业问。
「陆楣深恨国公爷,当日时三小姐问他为何如是恨国公爷,他说妻儿尽死国公爷手。故只有左都督前去邀战,他必出。」
「城内动手,恐有风险。」秦业道。
「此事,某亦思虑过,秋獮之时是个好机会。」
「诱他去怀来?」李武问。
「非也。铁坚虽对英国公府有情义,但终不肯多迈一步。某曾试探,其未置可否。且陆楣其人,不贪财勤于事忠于上,唯暴虐不得人心,锦衣卫内于陆楣颇多敬服。如铁坚在京,必出手救陆楣,则难以一击必中。故秋獮时,铁坚随圣驾而行,才是机会。」
「如此说来,唯有铁坚不在时才行。」秦烈道。
「可,秋獮时,我等亦随驾不在,仅留得仁,亦是险。」卫定方道。
「故要想个法子,请永昌伯能留京。」邓修翼说,「右都督恐难留下,秋獮大事,五军都督府定然前往。唯有永昌伯尚能机动。」
「去年时,是武叔跟随,留了丁世晔留守京城。今岁为何右都督不能留下?」裴世宪问。
「因为去年陛下想杀云璜和云玦,自然不能留后患在京城。反之可见,丁世晔简在帝心。」邓修翼分析道,「故某猜今年当是右都督随行统帅,仍是丁世晔留守。」
「丁世晔这个老狐狸,平日不声不响,确实摸不清底。」卫定方说。
「故诱陆楣出城,东直门外,他若去五军都督府或锦衣卫求助,需斜穿京城,则也可以早为侦知。」
「好!我便下战书给陆楣。」
「左都督当言及其妻儿事,否则陆楣不会暴怒而往。」邓修翼又提醒了一句。
「好。」李武艰难地同意了。
「永昌伯以何理由留京?」邓修翼转向卫定方问。
「辅卿以为何理由合适?」卫定方笑吟吟地反问邓修翼。
邓修翼看着他眼中的狡黠,便知道他已经有了主意,只是想看看自己够不够份量和他合作。于是笑道,「不若,某与永昌伯分别写纸上,共同打开?」
「好!」卫定方抓过纸笔,便在纸上写了下来,然后收了起来。又将纸笔交给了邓修翼,邓修翼笑着拿过纸笔,也写了下来。
两人对视着,共同打开,两张纸上一个写「辽蓟」,一个写「狄袭」。众人看完,都哈哈大笑。
卫定方向着邓修翼伸手,邓修翼也伸过手,两人握在一起。
卫定方说了句「佩服!」邓修翼回「惭愧!」
众人都觉得如是安排已经万无一失了,
「还有一人,当注意。」邓修翼说。
「曾令荃」,秦业轻轻吐出一个名字。
邓修翼惊讶看着秦业,拱手道,「良国公高见。」
秦业做了一个手势让邓修翼继续说。邓修翼便道,「某怕陛下也会派人暗中保护陆楣,毕竟陆楣是陛下最好的刀。如有此人,那必是曾令荃。请永昌伯和左都督慎之又慎。」
众人点头。
关键的都讲完了,邓修翼便先走了,马车依然直出。
等邓修翼走了,秦业道,「大才!」卫定方背手道,「确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