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同我仰春 > 第五六章 夜之序章

同我仰春 第五六章 夜之序章

簡繁轉換
作者:理之光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09 16:46:03 来源:源1

过了正月十五,年也就快过完了。

英国公府陆续放了一批仆妇身契,云苏身边的采蘼和挽菱虽然没有到十五岁,也被放了出来。

采蘼跪在云苏面前死也不肯走。云苏跟她说,不是嫌弃她伺候不好,而是因为她太好了,所以一定要放她走。让她先安心回家,以后再有相见。

然后给了采蘼和挽菱各五十两银子。两人都被父母领回了家。

采蘼问她母亲到底是为什麽,她母亲只是垂泪,然后跟她说,「无论国公爷是不是放了我们身契,我们都是英国公府的人。小姐让你回家,你便在家好好待着。哪日小姐再要招你,你死也要给我爬过去。」采蘼抹泪答应。

过了正月二十日,各府解开封印之时,李忠召集家中几个重要的管家,分别给他们派了公干。

李义被派去山西三立书院,并带上李威给原次辅裴桓荣的一封信。李忠要求李义先向南折,再入山西,行事一定要小心。李义出发时候,果然有锦衣卫跟踪,他本军中斥候出身,三下两下就甩了锦衣卫。等锦衣卫回神,李义已经过了叉路口。锦衣卫站在路中,竟不知道到底该往东,还是往南,还是往西。只能悻悻然回去覆命。

李仁则接到指令前往保定。这次锦衣卫学乖了,待李仁一出城,就拦住了他。从他身上搜检出林时写给自己妾的家书,再三翻看也没有查出端倪,只得放行。李仁便带着这个尾巴,一直到了保定。

李信则接到指令去了京郊的庄子,布置开春农忙的事情。

正月二十五日,宫中为杨老太太寿的第一拨贺礼到了英国公府,是太后的赏赐,由司礼监掌印朱庸亲自送来。金镶玉如意一柄,锦缎八匹等不一而足,英国公府阖府跪谢。

李威给朱庸手中塞了一个大大的荷包,朱庸笑纳和李威耳语。次日杨老太太便去宫中谢恩。老太太从慈宁宫出来时,两眼通红,直呼皇恩浩荡。

正月二十六日,林时大计为优,调贵州做布政司右参政。从盛京去贵州路途遥远,林时便匆匆回保定了。

林时走前和当年几个同年喝了一顿酒,里面便有苏州知府况亦鼎丶开封同知董伯醇等数人。

正月二十八日,皇后的寿礼到了英国公府,仍是朱庸亲自送来。李威照样还是一个大大的荷包。

二十九日,二皇子的生母贵妃娘娘的寿礼,也到了。紧跟着淑妃娘娘和太子的生母良妃娘娘的寿礼一一送到。

有庆一朝,从无嫔妃给臣子夫人赐寿礼的事情,众人啧啧称奇。李威知道,若非皇帝授意,这些后妃怎麽可能逾矩而为。

后面三妃的寿礼朱庸就懒得自己跑了,有张齐送来的,李威一样送上荷包,两人笑着耳语。也有司礼监其他随堂太监,李威照例而为。

正月三十日,皇帝的寿礼送到了英国公府,送礼来的竟是邓修翼。李威照样送上荷包,两人脸上挂着笑。

李威说的却是:「辅卿保重,来生再见,若有可能,请护云苏」。

邓修翼脸上勉强挂笑,说的是:「万死不辞。」

邓修翼回到房间,打开李威的荷包,里面竟是银票三百万。

二月初一日,大朝会之日,李威上朝了。众人叩拜完毕,皇帝依然给李威赐座。

李威却而不受,答道:「臣叩谢陛下天恩。只今日是家母寿辰,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威以身事君尽忠,而不能侍奉慈母,实为不孝。故今日诚无颜安座,请陛下全威忠孝两全之意。」

绍绪帝不知如何应对,便说,「随卿自便。」

大朝会主要议了今年春闱主考官的事,此事毫无悬念,绍绪帝瞩意严泰,几乎人人尽知,所以很快达成一致,绍绪帝非常满意。

另有良国公秦业上奏大同军务,一切井然有序,只是北狄之前骚扰严重卫所破坏良多,还需要秦焘一一整饬,绍绪帝准予秦焘再留大同三月整顿卫防。

内阁替潘家年上奏黄河修堤事宜,进展良好,还需户部筹措。

户部尚书范济弘便开始了哭穷,直言去岁十一月已经为黄河修堤更多筹措了银两,现在户部实没有闲钱了。绍绪帝突然想到了去年太仆寺卿王存的摺子,便下旨清查太仆寺还有存银多少,内阁领旨。

然后又商议了新春劝农诸事,总体来说这个朝会开的还是比较顺利的。

等散朝时,李威跨门槛,有点摇摇不稳,走在其身边的秦业扶了他一把,然后重重的捏了一下李威的手。李威淡然笑应:「多谢!还是得靠良国公了!」

刚下丹墀,朱庸急急忙忙从后赶来,说皇帝请李威去御书房叙话。

李威只能又返回了回去,向周围同僚作揖致谢。

到了御书房,李威正要下跪,朱庸得到皇帝的旨意,连忙拦住,请李威坐在椅子上叙话。

李威半身靠着椅子,十分恭敬。

「克远。」绍绪帝唤了他一声,目光定定看着他。

李威不看皇帝,拱手称是。

「克远可还记得少时吗?朕是一个不得瞩目的皇子,你却是英国公家最活泼的孩子。虽朕长你六岁,虽朕才是皇子,但是你比朕在这个宫里熟稔得多。朕都不敢接近父皇,你却敢拔父皇的胡子。少时,朕可真羡慕你呀。」

「陛下,微臣幼时顽劣,全赖先帝包容,怎堪陛下羡慕。」

「少时,你从英国公府带来老太太亲手所做点心,与朕分食,朕始终记得。」

绍绪帝语气低沉,仿佛无限伤感。

李威方才抬眼看他。

「陛下,微臣亦常常念起陛下开府后,召臣骑射,春分扬鞭,秋日围猎,何等快意?」

绍绪帝看着李威的眼睛说:「骑射朕不如你,当时你才是锦袍跨马,威风凛凛。」

说完,他那刻寡的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温笑。

「少不知事,以醉酒鞭名马为傲,实是不堪。」

「克远,你自幼父母双全,你不懂一颗幼时丧母,谨小慎微的心。」

「可陛下如今君临天下,保有四海。幼时之事,可以释怀。微臣对陛下,便如先父对先帝。陛下何苦自困?」李威皱眉问。

绍绪帝看着李威的拐杖,说:「你不应困于跛足,为何你不恨他们?」

「微臣不为私而残,实乃国家公义。」

「今日时,为何不能为朕而公义?朕即国家,朕亦公义啊!」

「臣今日亦是以身为陛下尽忠,放过他,陛下亦放过自己。」

「你?!」

「陛下,

磐石无转移,松柏耐岁寒。矢志终不改,日月鉴忠肝。

愿陛下康健顺遂,愿我大庆国泰民安!」

李威跪伏在地,说完,他起身走了。

绍绪帝看着他拄着拐,徐笃而离,皇帝掩面。

……

李威回府换成了常服,仔仔细细地把那一身国公爷的官服,挂在了书房里面。

用过一点点心后,已经陆续有宾客上门,他便开始迎客去前院迎客。

今日来的客人尤其的多,相熟的,不相熟的,都有上门贺寿。

杨老太太端坐高堂,脸上满是笑容。有些客人明日要参加籍田礼来了,奉上了礼物,拜过寿就走了。李威都奉上一份回礼。

有些客人来了,便在英国公府留下,一起图个热闹。

几次李云苏跑来他身边,都被他笑着说,「安排好了。苏苏快陪祖母,陪你母亲去。」然后就被赶回后院。

酉时初刻,杨老太太的寿宴便开始了。整个寿宴无论内外席,都是叫的福满楼的席面。菜肴精致,寓意福寿。尤其是糟鲥鱼,香味扑鼻引得宾客大呼过瘾。而用蜜渍冬瓜雕刻寿桃,内里盛着鱼翅羹,更让宾客感受到了国公府的底蕴。不少宾客在那里算,这一桌席面要花多少银子。

李威给杨老太太敬酒,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祝词更是别具一格:

「母亲劬劳,诞我于兹,赋以元命;鞠我育我,煦妪提携,迄于成立;训以义方,勖以贞操,俾守厥度。」

不少在现场的文人士子都交口称赞,这文采和底蕴,竟不输诗书传家的世家。

后来这话渐渐传出,听闻之人莫不泪泣。

宴席过后,忠勇侯家班便登台唱戏,第一出便是《麻姑献寿》。

进入点戏环节,又让众宾客奇怪。

杨老太太点了一出《蟠桃会》。随后李威点了《单刀会·刀会》。李威把摺子递给了林氏,林氏点了《西厢记·长亭送别》,李威看了林氏一眼。然后李武点了《邯郸记》,交给了孙氏。孙氏则点了《八仙庆寿》。最后请老太太再点一出大轴,老太太居然点了《赵氏孤儿·搜孤救孤》。

按常理,英国公府应该让宾客中德高望重者,也点上几出才是。可这个戏单就没从李家人手上传到任何其他人的手上。

众人虽然嘀咕着,但却不好说什麽,毕竟满朝,除了襄城伯夫人外,没有比杨老太太更老的一品夫人了。

戏唱过半,陆续便有宾客告辞,李威也不相送,都请管家李忠代为送客。

有些人出门便议论这英国公府前恭而后倨,实在另人费解。

但等回家打开英国公府的回礼,有数倍于宾客送的礼。

大家除了摸不着头脑外,竟也不能置一辞。

待《赵氏孤儿·搜孤救孤》都演完,已是戌时三刻。

最后离开的客人便是裴家。李威和林氏相携,送着裴衡丶裴世宪丶裴世衍和柳氏出门。

裴世衍突然对李威说:「请世叔替我代一句话给云苏妹妹。」

李威温和地说:「为何刚才你不亲自和她讲?」

「上次云苏跟我讲的话,我一直思索,回想此前荫蔽于祖父父兄之下,少不经事,懵懂无知,实无颜面对妹妹。故请世叔带话。」

「那你便讲吧,我定带到。」

「谢谢世叔。」少年鼓起勇气,挺起胸膛,掷地有声道:「世衍立广志,还请云苏妹妹拭目以待。」

说完,向着李威躬身,红着脸上了马车。

李威呵呵而笑。

裴衡也摇头而笑,握着李威的手说,「保重!」然后深深看了林氏一眼。林氏微笑以对。

柳氏拉着林氏的手,告辞。她终是略略从长女的婚姻中走了出来一点。

待裴衡和柳氏都上了马车,裴世宪上前,含着泪对着李威长长一躬身。

然后坐在马车后踏板,而不进车厢内,一路看着李威而去。

李威慢慢挥着手,林氏扶在他身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