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 第104章 孤没有责怪之意。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第104章 孤没有责怪之意。

簡繁轉換
作者:作家狼族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8 16:57:41 来源:源1

第104章孤没有责怪之意。(第1/2页)

“陛下,臣等无能。”

张亮躬身说道,声音沉重。

“柳御史一案,经多方查探,目前……目前只能确认,行凶者共有三人,根据现场遗留的脚印、目击者模糊的描述以及凶器手法推断,其身形体貌,颇似……颇似突厥人。其中一人,腿脚似乎有些不便,像个……跛子。”

他说到最后“跛子”两个字时,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去。

“突厥人?跛子?”

李世民重复了一遍这两个词,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眼神瞬间变得锐利无比,殿内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分。

“证据呢?人呢?”

大理寺卿连忙补充道:“回陛下,目前只有这些间接推断,并无直接人证物证指向具体何人。”

“那几名凶徒行事老辣,现场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所谓突厥人和跛子,也只是基于经验的推测,并无实据。而且……而且若真是突厥人所为,其背景复杂,流窜作案,恐怕……更难追查。”

“更难追查?”

李世民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压抑的怒火。

“一个朝廷命官,御史言官,在朕的长安城里,天子脚下,被当街刺杀!”

“你们查了这么久,就告诉朕是几个来历不明的突厥人干的?其中一个还是个跛子?!这是把朕当三岁孩童糊弄吗?”

他猛地一拍御案,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震得张亮和大理寺卿身体一颤。

“陛下息怒!”两人慌忙请罪。

“息怒?你们让朕如何息怒!”

李世民站起身,胸膛微微起伏。

“这是有人故意往太子身上泼脏水!行凶的是跛子?生怕别人联想不起太子的足疾吗?如此拙劣卑劣的手段,当朕看不出来?”

张亮硬着头皮道:“陛下明鉴,臣等绝无此意!只是……只是案情确实陷入了僵局。”

“所有已知线索都已排查殆尽,再无新的进展。若强行追查,恐……恐也无益。”

“涉及突厥,更是千头万绪,非一朝一夕能厘清。请陛下……再宽限些时日,臣等一定……”

“够了!”

李世民打断他,声音冰冷。

“朕不想听这些推诿之词!查,给朕继续查!就算真是突厥人,也要给朕揪出背后的指使之人!”

“退下!”

“是,臣等告退。”

张亮和大理寺卿如蒙大赦,也不敢再辩驳,连忙躬身退了出去,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殿内重归寂静。

李世民独自站立,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当然知道这案子背后必有隐情,那“突厥人”和“跛子”的指向太过明显,分明就是有人想将祸水引向东宫。

可恨的是,对方手脚干净,刑部和大理寺无能,竟让案子成了无头公案。

难道就这么算了?

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甘和无力感。

明知有人构陷自己的儿子,却无法将其揪出惩治,这感觉让他极其窝火。

但眼下,没有证据,他也不能凭空指认任何人。

此事,看来只能暂时搁置,但绝非了结。

崔敦礼的动作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104章孤没有责怪之意。(第2/2页)

不过短短数日,一份关于西州开发前期所需钱粮、物资、人员以及相关政策的详细条陈,便由中书省整理后,摆在了李世民的御案上。

而整个过程,崔敦礼完全绕开了东宫,未曾向太子做过任何形式的禀报或沟通。

于是,在一次例行的小范围议事时,李世民特意召来了太子李承乾。

参与议事的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以及新任黜陟使崔敦礼。

李世民将那份条陈递给李承乾,语气平和。

“太子也看看吧。这是崔卿拟定的西州开发前期所需事项,涉及钱粮数额巨大,需得好好议一议。”

李承乾接过条陈,快速地浏览起来。

他看得很仔细,但脸上始终没什么表情。

殿内其他几人都默不作声。

崔敦礼站在下首,眼观鼻,鼻观心。

良久,李承乾放下条陈,抬起头,目光首先落在崔敦礼身上,语气平淡,听不出是赞是贬。

“崔卿果然勤勉,不过数日,便将所需事项梳理得如此详尽,条理分明,实乃干吏。”

崔敦礼心中稍安,连忙躬身。

“殿下谬赞,此乃臣分内之事。”

然而,李承乾话锋随即一转,依旧看着崔敦礼,但话似乎是对着李世民和在座几位重臣说的。

“条陈写得很好。只是……崔卿,此事关系重大,你既已拟好条陈,为何不先送至东宫一份?”

“让孤也好提前斟酌思量,心中有个准备。”

“今日突然在此商议,孤仓促之间,若言语有所疏漏,考虑不周,说错了什么,岂不是要给西州之事平添麻烦?”

他的声音不高,语速也不快,甚至带着一丝仿佛真心为此担忧的意味。

但这话里的分量,却让殿内所有人都听得明白。

这不是在夸崔敦礼,这是在指责他目无储君,绕过东宫,行事专断!

崔敦礼脸上的从容瞬间僵住,他完全没料到太子会在这个场合,以这样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直接发难!

他不敢看皇帝的脸色,只是飞快地扫过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那两位老臣也只是抬了抬眼皮,脸上古井无波。

他知道自己失算了。

他以为太子会忍下这口气,或者至少不会在陛下面前直接撕破脸。

他低估了这位太子。

这一击,不重,却极其精准!

他不敢再有丝毫怠慢,猛地出列,声音带着惶恐。

“殿下恕罪!是臣……是臣考虑不周,一心只想尽快将条陈呈报陛下与政事堂诸位相公审议。”

“臣绝非有意怠慢,实乃……实乃疏忽,请殿下责罚!”

他认错认得飞快,将原因归结为“疏忽”和“急于公事”。

这是眼下最能挽回局面的说法。

李承乾看着崔敦礼,没有再穷追猛打。

他知道火候差不多了,过犹不及。

“崔卿也是一心为公。孤没有责怪之意。西州之事要紧,还是先议条陈吧。”

李承乾的语气平静,似乎是说的真话。

李世民深邃的目光在太子和崔敦礼身上转了一圈。

缓缓开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