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 第96章 唉,一步错,步步错啊!

贞观悍师:从教太子逆袭开始 第96章 唉,一步错,步步错啊!

簡繁轉換
作者:作家狼族王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5 04:53:16 来源:源1

第96章唉,一步错,步步错啊!(第1/2页)

他轻轻啜了口茶,神色莫测。

“也好,老夫便静观其变,看看这位太子殿下,接下来还能走出什么妙棋。”

梁国公府,房玄龄则站在书案前,看着东宫发来的那份驳议文书。

上面条分缕析地指出了他门下一位官员所提议程中的几处疏漏,确实存在,难以辩驳。

“后生可畏啊。”

房玄龄轻轻叹了口气,脸上看不出喜怒。

“懂得利用规则,懂得分散打击,懂得展示力量而又不逾矩。陛下若知此事,会如何想?”

他摇了摇头,将文书放下。

此刻出手干预?

为了这点小事与太子正面冲突,绝非智者所为。

只能暂时隐忍,静观其变。

这几位大佬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太子的反击手段高明,在礼法上站得住脚,而且来得如此迅猛、范围如此之广,让他们一时都有些措手不及。

想要还手,却发现无处着力——太子打击的都是些“小事”,他们若为此大动干戈,反而显得气量狭小,针对性太强,必然引发陛下不悦。

更重要的是,他们摸不清陛下对此事的态度。

陛下是乐见太子展现魄力,还是会对太子的“咄咄逼人”心生不满?

在圣意未明之前,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而就在这满朝文武都被太子这番组合拳打得晕头转向、惊疑不定之际,又一则消息传出,再次惊掉了所有人的下巴。

太子李承乾上表,以“崇文馆整理典籍、弘扬文教有功”为由,奏请嘉奖魏王李泰所管辖的崇文馆内数名官员,并请赐帛犒赏!

这一下,连那些自诩精明的朝臣也彻底看不懂了。

太子刚刚对朝中重臣发动了如此迅猛的报复,转头却去嘉奖政敌魏王的下属?

这唱的是哪一出?

唯有少数真正洞察局势的人,在短暂的错愕之后,猛然醒悟!

太子此举,绝非示好,而是更高明的政治手腕!

两仪殿内,李世民听着内侍监王德的详细禀报,脸上神色变幻不定。

“……太子殿下驳议兵部、吏部七项条陈,相关部司已按东宫意见退回重拟。”

“随后,太子殿下上表嘉奖崇文馆校书郎等三人,赐帛百匹。又特意赞许褚遂良日前关于节俭用度的谏言,称此乃社稷良言。”

“命东宫署官携宫中珍稀药材,前往魏府上慰问,言国公体弱,乃国之损失,望早日康复,再为陛下分忧。”

王德说完,垂手躬身,殿内一片寂静。

李世民久久不语。

太子的反应之快,手段之老辣,分寸拿捏之精准,让他感到心惊。

那精准打击的驳议,是**裸的立威和报复,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狠厉。

而紧随其后的怀柔之举,更是妙到毫巅。

嘉奖崇文馆……李世民想到这里,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真正舒心的笑容。

好啊!好啊!这才是储君应有的气度!

不管高明内心如何想,他肯做出这番姿态,主动向青雀管辖的崇文馆示好,这就是顾全大局,这就是兄友弟恭!

他宁愿相信,这是太子经历了挫折后真正的成长,认识到了作为储君,不能一味逞强斗狠,更要懂得笼络人心,维系兄弟和睦。

至于这背后是否另有深意……李世民不愿去深想。

“哥儿俩好,比什么都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6章唉,一步错,步步错啊!(第2/2页)

他低声自语,仿佛在说服自己。

玄武门的阴影始终是他心头的一根刺,他太渴望看到儿子们能和睦相处。

“陛下,”王德小心翼翼地问道。

“太子殿下所请嘉奖崇文馆之事……”

他挥了挥手,对王德道:“太子的奏请,准了。崇文馆相关官员,按太子所请,赐帛嘉奖。告诉太子,朕心甚慰。”

王德躬身应下,悄悄抬眼,见陛下脸上竟是许久未见的轻松笑意,心中更是凛然。

太子这一手,竟是直接挠到了陛下心中最痒处。

李世民靠在龙椅上,望着殿外明媚的阳光,只觉得连日来的阴郁似乎都散去了不少。

高明的成长,让他看到了大唐江山延续的另一种可能,一种或许能避免血腥、相对平稳过渡的可能。

至于李泰那点心思,以及朝臣们的猜测和不安,在此时李世民的眼中,都比不上兄弟和睦这一点来得重要。

魏王府内,李泰将手中的一份礼单狠狠摔在案上,肥胖的胸膛剧烈起伏。

“嘉奖崇文馆?那跛子!他这是什么意思?打一巴掌给个甜枣?他把我李泰当什么了!”

他脸色铁青,眼中怒火燃烧。

“他这是在收买人心!做给父皇看!做给天下人看!”

杜楚客站在下首,面色同样凝重,他捡起礼单,仔细看了看。

“殿下息怒。太子此举,看似怀柔,实则绵里藏针。他嘉奖崇文馆,是阳谋。”

“殿下若反应过激,便落了下乘,正中其下怀。”

“难道就任由他如此施为?”李泰怒吼道。

“崇文馆那些人受了嘉奖,心里会如何想?还会像以前一样死心塌地吗?还有朝臣,见太子如此宽宏大量,又会如何看本王?”

杜楚客沉吟道:“殿下,此刻我们不宜妄动。太子刚刚立威,气势正盛,陛下态度未明。我们若贸然反击,反而显得殿下您……容不下兄长示好。”

“当务之急,是稳住崔敦礼西州黜陟使之事。只要此事落定,西州在手,主动权便仍在我等这边。”

“至于崇文馆受奖……不过是些许帛缎虚名,动摇不了根本。”

“殿下不妨也上表,感谢太子对崇文馆的肯定,同样彰显兄弟和睦之意。”

李泰喘着粗气,努力平复心绪,他知道杜楚客说得有理,但那股被算计的憋屈感,却让他几乎发狂。

他死死攥着拳头。

“好……好一个兄友弟恭!本王便看看,你能装到几时!”

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句话。

太子这一连串组合拳,在长安官场引起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太子殿下变化之大,实在是匪夷所思。”

一位中书舍人对同僚私下感叹。

“懂得刚柔并济,亦有容人之量。嘉奖崇文馆,此非寻常皇子所能为。”

“是啊,尤其是赞许褚大夫,慰问郑国公,这说明殿下看重的是直臣风骨。若殿下真能如此,实乃大唐之福。”

而那些曾在朝堂上对太子举荐李素立之事保持沉默,或暗中附议反对的官员,此刻更是心中忐忑,追悔莫及。

“早知太子殿下有如此胸襟手段,当日……当日便该出言维护一二。”

一名御史在家中懊恼地对妻子道。

“如今再看,魏王虽得陛下宠爱,然太子毕竟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如今又显露出这般气象……唉,一步错,步步错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