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唐末从军行 > 第616章 个人的选择

唐末从军行 第616章 个人的选择

簡繁轉換
作者:随笔道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1-06 17:21:08 来源:源1

第616章个人的选择(第1/2页)

东南之地,热闹的就像大集会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台,而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段,平卢棣州刺史张蟾的使者,已经渡过黄河,一路北上,前往幽州。

这个使者名为李籍,而李籍一路而来,只见沿途不时见到一些民夫,在修筑着什么,观其模样,似乎是仓城之类。

李籍心思一转,他很快就猜出来,这应该是用来屯放粮草的,行军征战,最看重的,莫过于粮草了。

自古以来,行军打仗,因为粮尽而无奈退兵的案例,是数不胜数,特别是军队数量大,战事持续时间长,粮食如果全部从后方大本营运输,这对人力的要求,是极高的。

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会在临近前沿的地方,设置囤积粮草的地方,并设重兵防御,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并不是说说而已。

而军队行军作战,也不能一直吃粮,还需要其他的物资补充,比如肉,蛋,菜,当然,这要因地制宜,陈从进控制着奚人,契丹,可以从这些部落中,征用到大量的牛羊。

牛羊一部分进行腌制,以加长保存的时间,一部分随军而动,可以补充一部分羊奶,有时也可以杀羊取肉。

当然,这是有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这么干,其实说起来,在如今的大唐境内,陈从进的军队伙食水平,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梯队。

像中原那些藩镇,粮食都不太够吃,上哪弄牛羊肉给军队,最多也就靠河的时候,士卒去河里看能不能捞点鱼上来。

甚至一些军头,粮食不够,都以人为军粮了,那就更不用提什么营养丰富,提高士兵体力之类的话了。

战争是一项极为耗费社会资源的行动,在这个时期,一切都是以军队为优先,甚至陈从进改革官制,治理民生,这所有的一切,前提其实都是在为军队而服务。

去年,整个幽州镇,也就是陈从进直辖之地,包含河东,以及蕃部,渤海这样的附庸,一年的粮米征收,在四百七十万石。(蕃部有的用牛羊抵税,这里只是统一作价)

但是光是赏赐给部队的粮食,就发出去了两百二十万石出头,还有军用马所需的精粮,豆子,牧草等,一年也在七十万石左右。

而各级的官吏,工匠,还有一些工程开支,当然,官吏,工匠也有用钱帛直接顶替,但总体而言,一年下来,即便是不打仗的情况下,也只能存粮七八十万石。

但去年是整整打了快一年,征用了大量的民夫转运,人吃马嚼的,打魏博,直接就把陈从进的粮仓快吃光了。

好在去年不算没收获,拿下了魏博,如果没打下魏博,那陈从进麾下的军队待遇,肯定会下降一截。

至龙纪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张蟾的使者李籍,终于抵达了幽州城。

而此时,陈从进的亲卫大将李丰,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李籍跟随李丰穿过层层守卫,踏入了这座北方霸主的宅邸,沿途而来,市井繁荣,秩序井然,和中原那混乱不堪的场景,形成了天壤之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16章个人的选择(第2/2页)

一路行来,李籍已经听到了太多关于武清郡王的事迹,这位年轻的节度使以雷霆之势扫平了无数强敌,如今更是降服了成德,彻底统一河北之地,相比于谋主张蟾那点混水摸鱼,试图夺取平卢的念头,显得是那般的渺小。

张蟾想要的,不过是平卢一镇的节度使位置,而李籍观武清郡王的举动,其志恐怕不止于北方,而是整个天下。

“李使君,请在此稍候片刻。”

李丰说了一句,随后亲自入内通报。

不多时,李丰又匆匆走出,又一次仔仔细细,里里外外的搜查后,才说道:“大王正在书房中,跟我来吧。”

李籍被引至一间不大,但是却明亮的书房中,陈从进身着常服,正批阅着公文,上头正是命渤海,调用水师,停驻渤海湾一带的文书。

陈从进听到声响,抬头看了一眼使者,随即低下头,问道:“使者远道而来,辛苦了,直说吧,张蟾想做什么?”

在李籍的耳朵中,陈从进的话很亲和,但是那种举重若轻的气度,已让李籍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棣州使者李籍,拜见武清郡王!”李籍不敢怠慢,连忙上前躬身行礼。

陈从进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朱笔,他淡淡地“嗯”了一声,指了指旁边的座位:“坐下说吧。”

李籍坐下,深呼一口气,定了定神,开始按照来时张蟾的嘱咐,陈述来意:“武清郡王之名,天下皆知。我主素来敬仰郡王,今遣籍而来,乃是我平卢镇主少国疑,人心浮动,王帅年幼,根基不稳,我主忧心,恐此等局面,会给宵小之辈可乘之机。”

说到这,李籍顿了顿,又道:“因此,特遣在下前来,恳请郡王出兵相助,事成之后,平卢愿与郡王永结盟好,并奉郡王为主!”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但在场的几人一听就听出来了,张蟾就是打算借陈从进的手,替他取得平卢节度使的位置罢了。

陈从进静静的听着,待李籍说完,他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张刺史有心了。”

李籍愣了一下,这就没了,也不说答不答应,有心了是什么意思。

但李籍是一个极为聪慧的人,他能屈居在张蟾这个武夫的底下,是时势所趋,他一介寒苦之人,不为张蟾出力,他怕是都能饿死在这个世道上。

李籍只是微微一愣,便很快想清楚其中的关键,武清郡王是看不起张蟾。

但在此时,一股**在李籍的心中升起,自古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跟着张蟾那是一眼可以看到头的,可要是能跟着武清郡王,或许将来自己也能混上开国功臣的身份。

以前他没机会见到武清郡王这么高身份的人,但如今他能借着张蟾使者的身份见到武清郡王,这是他的机会,他一定要牢牢抓住!

……

(好久没放假了,我想问一下,能不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