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 第50章 归途偶遇急症儿,辨证施救显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第50章 归途偶遇急症儿,辨证施救显

簡繁轉換
作者:毒酒飘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16:48:55 来源:源1

第50章归途偶遇急症儿,辨证施救显(第1/2页)

且说苏惟瑾在七叔公和一群苏家族人簇拥下,

浩浩荡荡行走在官道上,

颇有些“衣锦还乡”的架势,

虽然他身上穿的还是那件洗得发白的青衫。

七叔公苏正廉腰板挺得笔直,

仿佛年轻了十岁,

逢着相熟的行商或路人投来好奇目光,

便忍不住捋着胡须,

看似随意实则炫耀地念叨两句:

“接我家小九回府,

府试案首,学政大人亲点的,

唉,孩子争气,没办法……”

引得周围一片惊叹羡慕。

苏惟瑾跟在旁边,

面上带着谦和的笑意,

心中却清明如水。

这点虚名不过是起点,

前方的路还长着呢,

院试、乡试、会试……

一关比一关难闯。

日头渐高,一行人走到一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官道岔口,

道旁有个简陋的茶肆,

撑着个破旧的芦棚,

摆着几张歪歪扭扭的桌椅,

专做往来行脚商贩和苦力的生意。

七叔公大手一挥:

“歇歇脚!喝碗粗茶再走!

今日老夫请客!”

族人们一阵欢呼,

簇拥着过去坐下,

嚷嚷着让老板上茶。

茶肆本就嘈杂,

充斥着汗味、尘土味和劣质茶叶的苦涩味。

众人刚坐下没多久,

忽听得邻桌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妇人哭声,

夹杂着周围人慌乱的劝慰声。

“儿啊!我的宝儿!

你这是怎么了?!

别吓唬娘啊!”

“哎哟喂!这抽得厉害!

快掐人中!”

“王老倌呢?快去喊王老倌!

他不是懂点草药吗?”

苏惟瑾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衣衫褴褛、

满面风霜的农妇瘫坐在地,

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约莫两三岁的男童。

那孩子面色潮红如血,

双眼上翻,牙关紧咬,

四肢正不受控制地剧烈抽搐,

嘴角不断溢出白沫,

情况看上去十分骇人。

一个像是走乡郎中的干瘦老头正围着孩子急得团团转,

又是掐人中又是拍后背,

却毫无作用,只得连连跺脚:

“这…这是急惊风!

邪热入心包!来得太猛了!

老夫…老夫也没把握啊!”

茶肆里顿时乱成一团,

看热闹的、真心着急的围了一圈,

却都束手无策。

那农妇的哭声愈发绝望。

苏惟瑾眉头一拧,

超频大脑瞬间启动!

现代儿科常见急症知识库飞速检索匹配:

高热、抽搐、口吐白沫…

符合热性惊厥或中毒性惊厥特征!

“让一让!我看看!”

他霍然起身,拨开人群快步走了过去。

七叔公一愣,下意识想拉住他:

“小九,你…”

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

万一沾上手出了差错,

好不容易得来的名声可就完了!

苏惟瑾却已蹲到那孩子身边,

语气沉着:

“大娘,别慌,让我看看。”

他伸手探了探孩子的额头,

触手滚烫!

又迅速翻开孩子眼皮看了看瞳孔(反应稍迟钝),

再仔细看了看吐出的白沫(无明显特殊气味)。

“小哥儿,你…你是郎中?”

农妇如同抓住救命稻草,

泪眼婆娑地望着他。

旁边那乡野郎中王老倌见苏惟瑾如此年轻,

还是个书生打扮,不由皱起眉头,

带着几分质疑和不悦:

“这位小相公,此乃急症,

非同儿戏!若无十足把握,还是…”

“不是十足把握,

但也不能干看着!”

苏惟瑾头也不抬,

语速极快却清晰,

“孩子烧得太厉害了!必须先降温!

老板,打盆凉水来!要干净的布!”

他一边指挥,一边用手指迅速而有力地按压孩子的人中穴、合谷穴(虎口)。

“你这是…”

王老倌还想说什么,

却见那抽搐不止的孩子,

在苏惟瑾的按压下,

痉挛的幅度似乎真的减轻了一丝!

他顿时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瞪大了眼睛看着。

茶肆老板慌忙端来一盆井水,

苏惟瑾扯过一块相对干净的抹布(也顾不得许多了),

浸湿后拧得半干,

快速擦拭孩子的额头、脖颈、腋窝、

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地方,

进行物理降温。

同时,他语速飞快地询问农妇:

“大娘,孩子今天吃过什么特别的东西没有?

尤其是野地里的果子、蘑菇之类的?”

农妇早已六神无主,

哭着摇头:

“没…没吃啥啊…

就跟平时一样…早上喝了点粥…”

旁边一个同行的老汉像是孩子爷爷,

猛地一拍大腿:

“坏了!

晌午前在路边歇脚,

宝儿好像捡了几个地莓子吃!

红彤彤的…俺也没在意!”

地莓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章归途偶遇急症儿,辨证施救显(第2/2页)

多种野生莓果的统称,

有些品种确实可能引起轻微中毒或过敏反应,尤其对幼儿!

“可能有点中毒,加上天热赶路,

内外交攻,引发急惊风!”

苏惟瑾迅速判断。

“老板,你这可有绿豆?

或者甘草?哪怕有生鸡蛋也行!”

“绿豆有!有!熬绿豆汤的!”

老板连忙道。

“快!抓一把绿豆,

再加一小截甘草(没有就只用绿豆),

赶紧捣碎了用开水冲一碗浓汤来!

要快!”

苏惟瑾吩咐完,

继续手上的物理降温和穴位按压。

茶肆里众人看得目瞪口呆。

这年轻书生指挥若定,

手法古怪却似乎有效,

那孩子的抽搐果然渐渐平复下来,

虽然依旧昏迷高热,

但至少不像刚才那样吓人了。

很快,绿豆甘草水冲好了,

苏惟瑾小心翼翼地扶起孩子,

一点点试图灌下去。

孩子牙关略松,勉强咽下去几口。

时间一点点过去,

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

终于,孩子的呼吸似乎顺畅了一些,

潮红的脸色也略微褪去一点,

虽然还在发烧,

但最危险的惊厥算是暂时控制住了。

“呼……”

苏惟瑾长长松了口气,

这才发觉自己后背也已被汗水浸湿。

超频大脑处理医学信息极其耗神。

“宝儿…宝儿…”

农妇感觉到怀里的孩子身体不再僵硬,

试探着呼唤,

见孩子发出细微的呻吟,

虽然虚弱,却不再是那种无意识的抽搐,

顿时喜极而泣,抱着孩子就要给苏惟瑾磕头:

“恩公!谢谢恩公!

谢谢小神医救了我儿的命啊!”

那老汉也是老泪纵横,连连作揖。

周围顿时爆发出阵阵惊叹和赞扬!

“神了!真神了!”

“这书生年纪轻轻,

竟有这般手段!”

“瞧见没?刚才那几下按压,

定然是秘传手法!”

“小神医!当真是小神医啊!”

先前质疑的王老倌此刻也是满脸惭愧佩服,

上前拱手:

“小老儿有眼不识泰山,

小相公医术高明,老夫佩服!

却不知小相公所用之法,出自何典?

这物理降温与穴位按压,

竟比老夫的草药针砭见效更快!”

苏惟瑾连忙扶起农妇,

又对王老倌还礼:

“老先生过誉了,晚辈并非郎中,

只是平日杂书看得多些,

偶然从一本残破古籍上看过类似急救之法,

今日情急一试,侥幸奏效,

实在谈不上医术。

孩子这只是暂时稳住,

必须尽快送去城里寻良医仔细诊治,

查明中毒根源才好。”

他这话半真半假,既解释了来源,

又撇清了自己“行医”的身份,

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还提醒了后续治疗,

显得极为稳妥周到。

那农妇一家千恩万谢,

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抱上去城里的驴车。

临走前,那老汉犹豫了一下,

从怀里摸索出一个用红绳系着的、

雕刻粗糙却打磨得光亮的桃木符,

塞到苏惟瑾手里,诚恳道:

“小恩公,俺们是南京城外白石驿的农户,姓韩。

俺家闺女在南京城里魏国公府上做些浆洗的活计。

俺们穷家小户,没啥能报答的,

这桃木符是家里婆娘去栖霞寺求的,

据说能辟邪保平安…

您千万别嫌弃!

您将来若是有机会到南京,

有啥粗苯活儿需要帮忙,

尽管到白石驿找俺韩老四,

或者托人捎个信到魏国公府后门找韩大娘也行!

俺们一定尽力!”

魏国公府?南京?

苏惟瑾心中微微一动,

这可是意外的收获。

他没有推辞,接过那尚带着体温的桃木符,郑重收起:

“韩老伯言重了,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这桃木符我收了,祝孩子早日康复。”

送走了千恩万谢的韩家一行人,

茶肆里的议论焦点彻底变成了苏惟瑾。

行商们交头接耳,

纷纷打听这年轻俊俏又身怀奇术的小相公是何方神圣。

很快,“府试案首苏小九途中妙手救幼童”的事迹,

便随着这些南来北往的行商脚夫,迅速传播开来。

苏家族人更是看得心潮澎湃,

与有荣焉!

七叔公激动地拍着苏惟瑾的肩膀,

声音都有些发颤:

“好!好小子!

不光书读得好,

还有这等菩萨心肠和本事!

真是天佑我苏家!”

苏惟瑾只是谦逊地笑了笑,

重新坐回桌前,

端起那碗早已凉透的粗茶,

慢慢啜饮。

名声、人脉、声望,

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的“举手之劳”中,悄然积累。

前方的路,似乎又开阔了些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