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 第34章 暗流涌动,多方关注起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第34章 暗流涌动,多方关注起

簡繁轉換
作者:毒酒飘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1 16:48:55 来源:源1

第34章暗流涌动,多方关注起(第1/2页)

赵文萱主仆二人的身影刚消失在巷口,

苏惟瑾立刻抱着那摞书和那份沉甸甸的“意外之礼”,

闪身躲进更深的墙角阴影里。

超频大脑飞速运转,

听觉提升到极致,

确认四周再无旁人,

只有远处主街隐隐传来的叫卖声和风吹过巷子的呜咽。

他迅速解开蓝布包裹。

果然,除了那两本归还原主的《诗经集注》和《十三经注疏》,

里面还妥帖地放着一本厚厚的手抄册子。

纸质细腻,边缘微卷,显是经常翻看。

封面上是清秀工整的簪花小楷:《读史拾疑札记-文萱》。

苏惟瑾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这哪里是什么“浅见和疑问”,

这分明是赵文萱(甚至可能包含其父赵教谕)读书治学的心血结晶!

里面不仅分门别类记录了经史子集中的疑难之处,

更有许多旁征博引的考据和独具只眼的个人见解。

对于目前缺乏系统指导、

全靠自己“知识降维”和零散记忆摸索的苏惟瑾而言,

这本札记无异于沙漠甘泉,雪中炭火!

其价值,远超金银。

“这份人情,可欠大了……”

苏惟瑾喃喃自语,

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

他不敢在外多留,

将札记小心藏入怀中最贴身之处,

又把那两本书用蓝布重新包好,

这才做出一副刚办完差事的模样,

快步从后门溜回张府。

他自以为行动隐秘,却不知,

这短暂的后巷一会,

已然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在沭阳县本就不算太大的文人圈子里,

漾开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

最先泛起波澜的,自然是县学教谕,赵明远赵大人府上。

书房内,油灯初上。

赵明远听着女儿略显激动却又尽量克制的叙述,

花白的眉毛微微蹙起,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父亲,女儿绝非妄言。”

赵文萱俏脸因急切而微红。

“那苏小九虽言辞谦卑,

总是推说‘听少爷所言’,

但其对《诗经》、《尚书》的理解,

尤其是关于历法古碑的推测,

绝非寻常书童能道!

甚至……甚至远超许多县学廪生!”

赵明远沉吟不语。

诗会那首《咏菊》带来的震撼还未平复,

女儿今日带回来的消息更是惊人。

他白日里其实已暗中派人去打探过那书童的底细。

回报很快:苏小九,今年十六,

乃西街军户苏家旁支子弟,

父母早亡,与十岁的妹妹跟着爷爷过活。

爷爷去后,家徒四壁,

据说是为了给爷爷办后事和治病欠下债务,

被本家叔伯做主,自愿卖身到张府为奴。

“自愿卖身?”

赵明远当时就冷笑一声。

他宦海沉浮多年,虽只是个教谕,

对这地方豪族与破落户之间的腌臜勾当岂能不知?

所谓“自愿”,怕是“被自愿”吧?

那苏有才、苏有德兄弟是出了名的钻营势利,

做出这等卖侄求财之事,毫不稀奇。

如今再结合女儿带回来的信息,

一个惊人的猜测在他心中逐渐清晰成形。

他看向女儿,缓缓道:

“萱儿,依你之见,那张诚县试在即,

以其平日表现,能否高中?”

赵文萱冰雪聪明,

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低声道:

“女儿以为……若无人鼎力相助,恐是艰难。”

“鼎力相助?”

赵明远目光锐利起来。

“如何助?莫非……”

父女二人对视一眼,

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猜想。

——那张诚的县试文章,

恐怕十有**,

要出自这苏小九之手!

一个可能身负惊世之才的少年,

竟被如此埋没,

甚至要被迫为他人作嫁衣裳!

赵明远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复杂难言的情绪,

有惜才,有愤怒,

更有一种发现“璞玉”的隐秘兴奋。

“此事……我已知晓。”

赵明远压下心绪,恢复了一贯的沉稳。

“你且不要再与他人提及。

那本札记……送了便送了吧,

或许能对他有所裨益。

至于后续……容为父再思量思量。”

他需要更仔细地观察,更慎重地判断。

若此子真如女儿所言那般不凡,

那在这科举即将开考的关键时刻,

其命运或许……

值得他这位一县学官插手一二。

赵文萱见父亲听进了自己的话,

心中稍安,乖巧应下,退出了书房。

她知道,父亲既然上了心,

那苏小九的处境,或许会迎来转机。

与此同时,城东孙府。

孙志远正烦躁地摔打着手中的狼毫笔。

上好宣纸上,墨迹污浊一片,

显然刚才练字时心浮气躁,难以静心。

诗会上被张诚(或者说,被张诚身后那个影子)狠狠压过一头的憋屈感,

非但没有随时间消散,反而愈发清晰。

尤其是今日坊间开始隐隐流传“张家书童实乃隐士高人弟子”、

“诗才惊世,奈何身为奴仆”之类的闲话,

更是像一根根钢针,扎得他浑身不舒服。

凭什么?

他孙志远寒窗苦读十载,

名师教导,家学渊源,

竟不如一个伺候人的贱役书童?

定是走了狗屎运,

不知从哪个故纸堆里翻出些残句断章,

拼凑而成,侥幸唬人罢了!

“哼,奴籍之人,

连科举门槛都摸不到,

再有才又能如何?”

孙志远酸溜溜地自我安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章暗流涌动,多方关注起(第2/2页)

但心底那股嫉恨的火苗却越烧越旺。

他绝不能容忍一个低贱书童的名声压过自己这沭阳才子。

若是县试之时,

那张诚再靠着这书童侥幸高中,

甚至名次比他孙志远还高……

一想到这种可能,孙志远就几乎要呕出血来。

“得想个法子……”

他眼神阴鸷下来,手指用力,

竟将那支上好的狼毫笔生生掰断。

“绝不能让这等贱奴,坏了科举的清净!”

几乎在同一时间,沭阳县西街,苏家老宅。

七叔公苏正廉端坐在堂屋唯一的太师椅上,面色沉肃如铁。

他面前,垂手站着两个中年男子,

正是苏惟瑾的本家叔伯,苏有才与苏有德。

两人此刻皆是面色忐忑,眼神闪烁,额角甚至渗出细密的汗珠。

“七……七叔,您老突然叫我们过来,是……是有啥吩咐?”

苏有才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小心翼翼地问道。

苏正廉冷哼一声,

浑浊的老眼射出锐利的光,

像刀子一样刮过两人:

“我听说,小九那孩子,

前几日在张家的什么诗会上,出了大风头?”

苏有才心里咯噔一下,

暗骂是哪个多嘴的长舌妇把话传到了这老古板耳朵里,连忙道:

“哎呦,七叔,您听那些闲话作甚?

不过是张家少爷抬举,

让他伺候笔墨,偶尔能念几句歪诗,

讨主子个欢心罢了!

上不得台面,上不得台面!”

“是吗?”

苏正廉声音陡然提高,

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可我怎地听说,连县学赵教谕家的千金,

都亲自去后巷寻他探讨学问了?!”

“什么?!”

苏有才和苏有德同时失声惊呼,脸色瞬间煞白。

赵教谕的女儿去找那小孽障?

还探讨学问?

这……这怎么可能?!

两人顿时慌了神。

他们当初做局把苏惟瑾卖去张家,

就是吃准了他无依无靠,

又是去当地位低下的书童,

这辈子绝无翻身之日,

既能得笔钱财,又除了个“累赘”。

可万一……万一那小子真走了什么狗屎运,入了什么大人物的眼……

那他们当初做的那些事,岂不是……

苏有德胆子更小些,声音都发颤了:

“七叔……这,这定是谣传!对,谣传!”

“闭嘴!”

苏正廉猛地一拍桌子,

虽老迈,那股军户出身的悍厉之气却犹在。

“我不管你们当初那些龌龊心思!

现在,立刻去给我打听清楚!

小九在张家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还有,赵家小姐寻他,所为何事!”

他顿了顿,语气放缓,却带着更重的分量:

“别忘了,他终究姓苏!

身上流着我苏家的血!

若他真有什么造化……

哼,你们当初怎么把他送出去的,

如今就怎么给老子请回来!”

苏有才、苏有德听得面如土色,

心里叫苦不迭,

却不敢违拗这位在族中仍颇有威望的七叔公,

只得连声应喏,灰溜溜地退了出去。

一出老宅,苏有才就咬牙切齿地低吼:

“都是你出的馊主意!现在好了吧?!”

苏有德哭丧着脸:

“我哪知道那小子还能有这本事?

大哥,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

苏有才眼神闪烁,透着一股狠厉。

“先去打听!

若那小子真攀了高枝……

哼,咱们是他亲叔伯,

这‘养育之恩’,他可不能不报!”

两人嘀嘀咕咕,身影迅速消失在昏暗的巷弄里。

老宅内,七叔公苏正廉独自坐着,

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久久不语。

他那古板的脸上,

罕见地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军户苏家,沉寂太久了。

若族中真能出一位读书种子……

哪怕他曾沦落为奴……

这张老脸,或许也不是不能豁出去。

而在老宅后院,

一间堆放杂物的偏房里,

一个瘦小的身影正蜷在薄薄的草席上。

正是其妹苏婉。

她虽已睡下,

睡梦中眉梢都有喜色,

更是喃喃自语:“哥哥……

哥哥果然是最厉害的…”

而此刻风暴眼的中心——苏惟瑾,

正安然坐在张家下人房那狭小的床铺上。

窗外月华如水,透过窗棂,洒下一地清辉。

他指尖轻轻抚过怀中那本《读史拾疑札记》细腻的封皮,

超频的大脑已将其中的内容扫描、

记忆、分析、整合,化为自身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对于外界因他而起的种种暗流与算计,他仿佛浑然未觉。

又或者,他早已预料。

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清淡,却自信。

“水已经搅浑了。”

他低声自语,目光穿透窗纸,

望向未知的远方。

那目光深处,除了对时局的洞察,

更有一份沉甸甸的牵挂。

婉妹,再等等,

哥哥一定尽快挣出一个前程,

接你离开那个虎狼之窝。

他叹了一口气,然后又自信的喃喃自语。

“鱼,也该浮出水面了。”

县试将近,这盘棋,越来越有趣了。

他需要好好谋划一番,

如何借这多方关注的“势”,

让自己这条潜龙,一飞冲天。

为了自己,也为了那个世上唯一与他血脉相连、深信着他的妹妹。

夜色渐浓,暗流涌动,各方心思诡谲难测。

而真正的执棋者,或许正是那个看似身处棋局最底层的少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