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 第 64 章 来了一批中级军官。

抗日:从火烧靖国神厕开始 第 64 章 来了一批中级军官。

簡繁轉換
作者:最爱吃豆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46:15 来源:源1

第64章来了一批中级军官。(第1/2页)

当刘镇庭正与妻子闲聊时,副官长刘枫快步走了进来。

“报告!”

一声洪亮而略带急促的“报告”声,打破了小夫妻之间的这片刻宁静。

副官长刘枫的身影出现在敞开的厅门口。

他刻意低着头,目光只敢落在门槛内的一小块青砖地上,声音却刻意拔高,确保厅内的人都能听见。

刘镇庭眉头微微一皱,被打断的闲聊让他有些不悦。

他摆了摆手,对身后的妻子沈鸾臻:“鸾臻,你先下去吧,我处理点事。”

沈鸾臻温顺地起身,福了福身,脚步轻快地退向内室,带起一阵若有似无的香风。

“进来!怎么了?今天该见得人不是都见完了吗?”刘镇庭放下茶杯,声音恢复了惯常的沉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刘枫快步走进厅堂,在刘镇庭面前五步远处立定,脚跟并拢,发出清脆的撞击声,一个标准的军礼敬上:“少将军!刚来了一批求职的中级军官,您不是交代过,中级以上军官您得亲自把关。所以...”

“哦?来了一批?”刘镇庭微微一愣,身体下意识地坐直了,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被浓厚的兴趣取代。

他心中飞快地盘算起来:这中、高级以上的军官,可不是一般的难招啊!

这个时期的军官,分为四大类。

一:中央体系:黄埔军校已经彻底崛起,代替了曾经的保定生。

二:地方根基:讲武堂与旧军校的延续。

主要为:东北讲武堂、云南讲武堂、保定军校等地方院校培训出来的。

三:特殊路径:留学与地方速成教育

主要为:日、英、美、德、法等国家的留学生。

以及各地的速成学堂,比如两广的,还有洛阳之前的军官训练学校,都是经过短期培训,为地方派系输送了大量中低层军官。

现在已经是1929年了,黄埔早期的学员和保定、留学归来的学生,大多已经成了中、高级以上军官,都在各大派系手里任职。

而速成学堂的学员,本来就是各地方派系自己给自己培养的。

虽然有部分军官为寻求发展,主动改换门庭,但通常都是通过熟人找好下家,而且还是到各大军阀手下谋事。

他刘镇庭的父亲,虽然现在也是一名师长了。

但根基尚浅,实力根本没法与蒋、冯、阎、李等巨头相比。

因此,招揽中、高级军官,一直是刘家部队发展的瓶颈。

现有的队伍里,大量连级干部被迫担任着营级甚至团级的职务,指挥体系严重脱节,战斗力大打折扣。

“一下来一批中级军官?”刘镇庭重复了一遍,这确实出乎意料,但更多的是惊喜。

部队里,最缺的就是这批能独当一面的中层骨干!

“好吧,”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军装领口,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那你把人带到偏厅,我这就过去。”

“是!”刘枫立正应道,转身快步离去。

几分钟后,当刘镇庭步入偏厅时,七名男子已端坐在厅内的木椅子上。

看到领口挂着少将军衔、身姿挺拔、目光锐利的刘镇庭走进来,七人眼中几乎同时闪过一丝吃惊和疑惑。

他们显然没想到,对方竟如此年轻,而且气质与传闻中那些粗豪的军阀截然不同,带着一种儒将般的沉静与威严。

“立正!”刘枫洪亮的口令如同惊雷,瞬间打破了厅内的寂静。

七人慌忙起身,动作快慢不一,但都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目光齐刷刷地望向刘镇庭,带着军人特有的敬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64章来了一批中级军官。(第2/2页)

但是,几人的眼神中,似乎还有一丝审视和疑惑。

刘镇庭缓缓走到几人面前,上下仔细打量着每一个人。

为首的男子,身高约1米78,体格虽然不出众,但是整体看起来还是很精悍的。

或许是长期行军风吹日晒的缘故,皮肤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古铜色。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右眉至颧骨那道寸余长的刀疤,狰狞却透着沧桑,右眼因旧伤微微眯起,形成一种“半开半阖”的冷峻眼神。

即使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旧军装,身上也未佩戴任何军衔,但那份职业军人的铁血本色和沉稳气场,却如实质般散发出来。

第二位男子,简直像一座移动的铁塔。身高足有1米85,虎背熊腰,肩膀宽阔得能扛起一座小山。

这种人,一看就是冲锋陷阵的猛将。

第三位男子,身高一米七五左右,身材同样健硕,皮肤黝黑粗糙,带着西北高原风沙打磨过的痕迹,一看就是韧性很强的西北汉子。

第四位男子,身高1米8,敦实得像个磨盘。

红脸膛是典型的河南农民肤色,浓眉大眼,眼神却透着一股子精明劲儿。

第五位男子,身高约一米七,不算高,但身型异常健壮,尤其是那两条手臂,粗壮得如同树干,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感。

皮肤呈健康的麦色,额角有一道醒目的弹片擦伤疤痕,浓眉如刀,眼神锐利,身上还散发着一股说不上来的浓烈混合气味。

第六位男子,身高1米75左右,身材精瘦,皮肤黝黑龟裂,布满风霜的痕迹。

最显眼的是他右臂上那个碗口大的枪伤疤痕,一看就是打过硬仗的人。

第七位男子,是七人中最矮的,似乎不足一米七,瘦削得简直像一根晾衣杆。

皮肤蜡黄,带着一种长期伏案或营养不良的病态。

鼻梁上还戴着一副圆框玳瑁眼镜,稀疏的头发勉强梳成中分。

最让刘镇庭感到不舒服的是他的眼神——在那厚厚的镜片后,闪烁着一种异样的神采,既不像军人的刚毅,也不像文人的儒雅,反而透着一股子精于算计、深藏不露的阴鸷,与周围几人身上的气质明显不一样。

刘镇庭在打量他们的同时,这几人也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位年轻的少帅。

说实话,除了那个第七人让他本能地感到一丝不适和警惕外,前六人给他的第一印象相当不错:有伤疤,有沧桑,有力量,有精明,有专业,有坚韧——这些都是乱世中生存和战斗的宝贵特质。

打量完之后,刘镇庭微微颔首,看样子是对几人还是挺满意的。

随后,轻声问了句:“嗯,你们都是来求职的?”

七个人眼神希冀的望着刘镇庭,同时扯着嗓子,大声应道:“是的!长官!”

七个人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服从和渴望。

刘镇庭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的微笑:“嗯,不错,精气神很好。”

他不紧不慢地走到主位坐下,身体微微后倾,靠在椅背上,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们,姿态放松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样吧,你们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他的目光在人群中缓缓扫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为首那位带着刀疤、气质沉稳的男子身上。

他微笑着指了指他,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要不,就从你开始吧。”

那名男子听到刘镇庭的话后,立即挺直了身子,用洪亮而清晰的声音回答道:“是!长官!”

他的神情显得非常泰然自若,似乎对这样的场合早已习以为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