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朝1556 > 第35章 记录在案II

大明王朝1556 第35章 记录在案II

簡繁轉換
作者:为国戍轮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51:53 来源:源1

第35章记录在案II(第1/2页)

井上小七郎被带下,沉重的铁门“哐当”一声关上,将他疯狂的谩骂隔绝在外。

大牢值房里只剩下火把燃烧的噼啪声,气氛更加压抑。

沉重的铁链拖地声再次响起,由远及近。

这次被两名漕兵架着胳膊押上来的,是何和颂。

这位盐课司大使,官袍早已被剥去,只着一身灰扑扑的囚服,头发散乱,脸色灰败,但眼中仍残留着一丝侥幸的顽固。

他被按跪在地,眼神躲闪,不敢与上首端坐的杜延霖对视。

“何和颂,”杜延霖的声音不带丝毫情绪:

“倭酋井上小七郎业已招供,指认郭晟勾结倭寇,屠戮盐场。你身为盐课司大使,受王茂才、赵汝弼指使,酷烈催逼灶户,煽动民变,构陷钦差。桩桩件件,天日昭昭!你——还有何话说?”

何和颂身体一颤,抬起头,嘶声道:

“杜秉宪!冤枉!下官...下官只是奉命行事!催缴盐课,是...是秉宪您下的令啊!至于煽动民变,通倭屠戮...此等骇人听闻、丧尽天良之事,下官...下官毫不知情!毫不知情啊!”

“奉命行事?”杜延霖的指尖重重敲在案上摊开的《大明律》书页上,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洪武年间定例:官吏受命枉法,罪加二等!而且,本官让你追缴盐课,何曾让你行酷烈手段、滥杀无辜?!”

言罢,杜延霖不再看他,抬手清脆地拍了两下掌,声音在静室中格外响亮:

“带人证!”

杜延霖一声令下,值房铁门再次开启。

两名漕兵搀扶着一位头发花白、形容枯槁的老妇人蹒跚而入,后面还跟着几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灶丁。

老妇人一进牢房,浑浊的眼睛瞬间就锁定了跪在地上的何和颂。

她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干枯的手指颤巍巍地指向他,喉咙里发出凄厉的哀嚎:

“是他!就是他!还有他手下的官差!就是他们!一刀...一刀杀了我的柱子!我的儿啊——!”

老妇人猛地挣脱搀扶,扑倒在地,哭天抢地,布满老茧和血污的手疯狂地拍打着冰冷的地面,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在地牢里回荡,令人头皮发麻,心胆俱裂。

“青天大老爷!您要给我儿做主啊!”她挣扎着爬到杜延霖案前不远处,砰砰磕头,额角瞬间见了红:

“那天在盐场,就是他!他指使手下官差,一刀杀了我家柱子!我家柱子只是想扶起张老三家那个才七岁的女娃娃,可是他手下的官差...二话不说,一刀就...就抹了我家柱子的脖子啊!我眼睁睁看着...我的柱子...血就那么喷出来...喷出来...”

说到最后,她已经泣不成声。

另外几个灶丁也纷纷跪下,七嘴八舌地哭诉指证:

“对!就是他!他说我们盐课没缴够,不分青红皂白就让人锁人打人!”

“张老三家的米都被他们抢光了!腊梅那小丫头才多大点,被他们当胸一脚踹出去老远,爬都爬不起来!”

“柱子哥就是被他手下一个穿着军服的兵杀的!我们都看见了!这狗官就在旁边看着,一声都没吭!”

人证俱在,血泪控诉,字字泣血,句句如刀!

“记录在案!”

杜延霖冷声吩咐书吏,但垂落袖中的手,指甲却已深深嵌进掌心。

老妇人字字泣血的控诉,如同烧红的烙铁,也同时狠狠烫在他的良知上。

何和颂、钱禄的滔天罪行,他并非毫无预料。

为了撬动这腐朽的铁板,揪出更深处的毒瘤,他默许了这场风暴的到来,甚至利用了它那必然点燃的怨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5章记录在案II(第2/2页)

杜延霖深吸一口气,他兀地想起他初到扬州那日,瘦西湖旁那神秘少女说的:兽爪之下,恐生灵涂炭!

思及至此,牢狱的霉味与血腥气呛入他的肺腑,带来一阵窒痛。

这份利用局势带来的血腥代价,这份沉甸甸的人命债,他无法推诿,唯有背负。

做个铁石心肠的酷吏?不,他做不到!

此刻的波动,是羞愧、是自责,更是对‘代价’二字的刻骨锥心!

而何和颂被这突如其来的控诉和悲愤的哭嚎冲击得脸色煞白,冷汗瞬间浸透了囚衣。

他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眼神慌乱地扫过那些悲愤的灶丁,强作镇定,声音尖利地反驳道:

“污蔑!这是**裸的污蔑!杜秉宪明鉴!下官...下官只是按您的指令追缴盐课!至于杀人的事,那都是...那都是...都是钱禄钱巡检带的兵干的!”

说到这,何和颂的声音陡然清越起来:

“对!都是钱禄的人干的!他们是扬州卫的人,下官区区一个盐场大使,如何管得了卫所的兵?他们动刀杀人,下官如何约束?!这...这分明是钱禄约束部属不严,以至酿成大祸!责任...责任全在他啊!”

“这些,同样也记录在案!”

说着,杜延霖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死死地钉在何和颂脸上:

“这么说,灶丁张柱子之死,是钱禄手下兵丁所为,与你何大使毫无干系?那些酷烈催逼、抢粮殴童之事,也是钱禄手下所为,你只是...袖手旁观?”

“是...是...正是如此!”

何和颂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连点头,声音却止不住地发颤:

“下官位卑言轻,当时场面混乱,实在有心无力啊!下官...下官最多...最多也就是个失察之责...”

“失察之责?”杜延霖猛地一声断喝,然后从袖中掏出一物,“啪”地一声重重拍在书案上!

那是一枚色泽温润的青石玉印,印纽雕刻精细,正是何和颂被捕时,被漕兵从其贴身衣物中搜走的那枚!

“何大使真是好算计啊!”杜延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洞悉一切的嘲讽:

“一边在盐运司衙门里唯唯诺诺,替王盐台、赵运同办着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一边又暗中为自己留着后路,生怕被当成替罪羊、狡兔死走狗烹!”

说着,杜延霖拿起那枚玉印放在手里把玩着:

“这枚玉印,就是你何大使为自己准备的护身符吧?它是一件信物,对吧?凭此印,能去扬州城哪家当铺?还是哪处钱庄的秘柜?能取出的,又是些什么足以让王茂才、赵汝弼都睡不安稳的东西?”

何和颂看到那枚玉印的瞬间,瞳孔骤缩如针尖!

他浑身筛糠般剧烈颤抖起来,脸上最后一丝血色也褪得干干净净。

“你...你怎么会...”他语无伦次,嘴唇哆嗦得说不出完整的话。

“本官怎么知道的?”杜延霖站起身,缓步走到何和颂面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

“这是人之常情吧?狡兔尚有三窟,何况是你这种摸爬滚打、三教九流都有接触的小吏?平时,王茂才、赵汝弼他们吃肉,总得让底下的人喝口汤,也总得留点东西让你闭嘴。只是他们没想到,这汤最终竟烫了他们自己的嘴!”

杜延霖拿起那枚青石玉印,在何和颂眼前晃了晃:

“说吧,关于这玉印,是识相点自己交代清楚,还是要劳烦王制台派人,将扬州城的当铺钱庄,一家一家、一柜一柜地翻查过去?你自己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