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朝1556 > 第43章 该落子了

大明王朝1556 第43章 该落子了

簡繁轉換
作者:为国戍轮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51:53 来源:源1

第43章该落子了(第1/2页)

浙直总督行辕,白虎节堂。

窗外,映天的红光将杨宜那张瞬间失尽血色的脸映映得通红,却衬出他眼底无边的绝望。

这突来的大火让他几乎窒息。

他苦心经营半生,如履薄冰地攀附钻营,才坐上这浙直总督的宝座,难道今日就要葬送于此,背负万世骂名?!

“呵…呵呵呵…”

一声破碎的惨笑从杨宜喉间挤出,他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手指死死抠住冰冷的紫檀扶手,指节因用力而惨白如骨。

什么总督威严,什么朝廷柱石,在这焚天烈焰和幕后黑手的毒计面前,脆弱得如同纸糊!

就在杨宜心神俱裂、万念俱灰之际——

“杨制台!”

一声清越却带着金石之音的断喝,在他耳边骤然响起!

杨宜被这突如其来的厉喝震得一哆嗦,下意识地抬起头来,涣散的目光聚焦在杜延霖脸上。

“此火,非天灾,乃**!”杜延霖目光如寒潭深水,不见波澜却直刺人心:

“它焚毁的岂止是几卷账册?它断的是杜某的退路!烧的却是您九族亲眷的身家性命!”

“你...休要危言耸听!”杨宜勉强板起脸,呵斥道:

“户部衙门走水与本督何干?”

尽管内心惊涛骇浪,但他面上仍竭力维持着最后一丝威仪。

“危言耸听?”

杜延霖冷笑一声,猛地转过身,广袖带风,作势便要向节堂外走去,语速快如连珠:

“下官此番欲对制台剖肝沥胆,是为救制台的身家性命!若制台觉得下官是在危言耸听,甘愿坐等那幕后之人将通倭、构陷钦差、焚毁衙门的滔天罪证尽数扣在头上,累及满门抄斩…那下官就此告辞!只盼制台黄泉路上,莫怨下官今日未曾直言!”

言罢,杜延霖一甩袍袖,步履铿锵,决然向节堂门口走去。

台上的杨宜呼吸猛然一窒,胸膛剧烈起伏,眼看着那青色的身影即将触及厚重的门扉。

“慢——着——!”

杨宜的声音终于响起,不再是颤音,而是带着一种强行压抑后的沙哑与干涩,如同砂纸磨过喉咙。

这声音不大,却像一道无形的绳索,瞬间勒住了杜延霖的脚步。

杜延霖身形顿住,缓缓回身,脸上无悲无喜,目光平静地回视杨宜,静待下文。

杨宜深吸一口气,那口气息悠长而沉重,仿佛要将肺腑间翻腾的惊惧强行压下去。

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中虽仍有血丝密布,但那份濒临崩溃的涣散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的冷静与审慎。

“退下!”他一挥手,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屏退了堂上所有兵士。

随后,杨宜猛地从太师椅上挺直身体,手肘撑在冰冷的紫檀案上,十指交叉,目光死死攫住杜延霖:

“杜秉宪!”

他的声音恢复了部分属于总督的威严,却带着冰冷的探究:

“你口口声声剖肝沥胆,言及滔天罪证、满门抄斩…本督姑且信你三分。然,空口无凭,何以取信?”

说到这,杨宜身体前倾,压迫感陡增:

“你手中,究竟有何凭仗,敢言能破此死局?又有何良策,敢大放厥词言能救本督性命?若确有良策,你便是本督的救命恩人,本督并非忘恩负义之辈!若是虚言恫吓……”

言及于此,杨宜的声音陡然阴沉了下去,威胁之意昭然若揭:

“休怪本督翻脸无情!”

好你个杨宜,死到临头还端着架子!

杜延霖心中忍不住腹诽,但他面上神色不变,悠悠道:

“制台此言差矣。下官手中若无凭仗,岂敢在制台面前妄言生死?”

他迎着杨宜审视的目光,不疾不徐地踱回堂中,在方才那张圆凳上重新坐下,姿态从容得仿佛在自家书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3章该落子了(第2/2页)

“制台可知,下官与王制台联名所上奏章,已于正月初五清晨,以八百里加急驰送通政司?算算时日,再过两日便可抵达京师,呈送御前!”

杨宜眉头紧锁,看向杜延霖:

“那又如何?这又与本督何干?”

杜延霖看着杨宜那审视中带着一丝希冀的目光,知道火候已到。

他不再多言,从怀中沉稳地掏出两样物件,步履从容地走回案前,将东西轻轻放在杨宜面前。

第一件:一枚温润内敛的青石玉印——何和颂的那枚“同泰记”秘柜印鉴!

第二件:几张折叠整齐、墨迹犹新的纸页——倭酋井上小七郎、何和颂、钱禄画押的关键口供节录!

上面“吕法”、“小阁老”、“郭姓千户”、“构陷钦差”等字眼,森然刺目!

“制台明鉴,”杜延霖指尖点在那枚青石印上,说道:

“这是从犯官何和颂身上搜出的印信,何和禄乃王茂才心腹爪牙,专门为其处理见不得光的勾当。为了防王茂才兔死狗烹,他暗中在扬州商号‘同泰记’密柜中,存有王茂才及盐司一众官员贪赃枉法的铁证密账!”

说着,杜延霖意味深长地看了杨宜一眼:

“这些密帐,现已被我和王制台取出,并抄录多份。凭此密账,顺藤摸瓜,想是会揪出背后不少大鱼。”

杨宜闻言脸色微微一变,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杜延霖的手指移向那几页口供:

“此乃倭酋井上小七郎、犯官何和颂、钱禄亲笔画押口供节录。井上供认,引倭登陆者乃扬州卫‘郭姓千户’,持郭晟牙牌为信;何和颂攀咬盐司巨额‘孝敬’直通南京守备太监吕法,并暗示是京城小阁老指使;钱禄详述王茂才构陷钦差之始末。”

说到这,杜延霖顿了顿,语气加重:

“其口供正本,已随在下与王制台联署奏章,密封火漆,八百里加急直呈御前!此刻,驿马当已入北直隶!纵使金陵城付之一炬,此铁证,亦如刻石勒碑,可上达天听!”

言毕,杜延霖霍然起身,目光如炬,灼灼逼视杨宜:

“制台!此刻能救你的,不是严阁老的恩威!而是这些烧不掉的铁证!是揪出纵火真凶!是找到幕后黑手焚证灭口、构陷封疆大吏的滔天罪证!唯有如此,圣上面前,你方能从‘待罪之身’,转为‘被奸佞构陷、忍辱负重、终与钦差联手破获惊天巨案’的功臣!”

杨宜闻言,紧扣的十指猛地攥成了拳,但还是未置一词。

杜延霖趁热打铁,声音带着掌控全局的自信:

“制台!杜某位卑,然奉旨巡盐,有彻查盐务之权!王制台坐镇扬州,暂时掌控着两淮盐运司!而杨制台你手握兵权、震慑南京!你我合作,可串联扬州、南京之证!是这死局中唯一的活眼!若再迟疑,待火灭灰冷、幕后之人腾出手来清洗…制台,您就真无翻身之日了!”

末了,杜延霖再补一句,如同丧钟,敲在杨宜摇摇欲坠的心防上:

“是引颈就戮,累及满门?还是与杜某押上这一注,搏一个沉冤得雪、戴罪立功,甚至…东山再起的转机?!杨制台,生死荣辱,系于一念!该落子了!”

节堂内死寂无声。

唯有窗外血红的火光在杨宜脸上疯狂跳跃、明灭不定。

杜延霖的筹码太硬了!

他虽然贵为浙直总督,大权在握,但想要在南京城内查案子,确实是名不正言不顺。

杜延霖这个监察御史兼有督查盐务之权,确实是当下最合适的盟友!

他的游说不是空谈,而是一份摆在杨宜面前条款清晰的平等条约!

“你说得对!”杨宜猛地从椅子上站起,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断:

“是该我们……落子了。”

说着,他锐利的目光射向杜延霖:

“不过,杜秉宪,这一子,我们该落在何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