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朝1556 > 第41章 相互试探

大明王朝1556 第41章 相互试探

簡繁轉換
作者:为国戍轮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51:53 来源:源1

第41章相互试探(第1/2页)

南京户部架阁库内,浓郁的书墨气息扑面而来。

高大的樟木书架,整齐排列,直抵屋顶。

架上层层叠叠,皆是历年黄册、鱼鳞图册、钱粮奏销册籍,浩如烟海。

照磨张诚引着杜延霖、钱有光及两名文书来到一处书架前。

此处存放的正是两淮盐运司历年奏销册籍。

张诚一挥手,几名书办小心翼翼地搬出数口沉重的黄铜包角樟木大箱,然后将那些账册分门别类地往箱子里装。

“秉宪,嘉靖二十七年至三十四年,两淮盐运司上报户部的正课、余盐、工本银、引额奏销总册及分项细目,尽在于此。”张诚躬身道:

“按规制,秉宪可在此库旁专设的公廨查阅,不得携出。下官立刻命人打扫公廨,备好笔墨纸砚。”

“有劳张照磨了。”杜延霖微微颔首。

“分内之事,不敢言劳。”张诚揖了一礼,随即快步退下,指挥两名衙役前去布置公廨。

“杜秉宪,”而一直默然立于杜延霖身后、双臂环抱的钱有光,此时忽然悄无声息地上前两步,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意味:

“今日之事,秉宪勿怪赵浙曹(赵文谦)。他也是...身不由己。”

杜延霖微微转过头来看着钱有光,没有接话,只是静待下文。

钱有光身子身子又向前凑近半分,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成了耳语:

“赵浙曹此人秉性,最是谨小慎微,向来不敢行差踏错半步。他今日百般推诿,实非存心刁难秉宪,而是…他头顶悬着一柄利剑,容不得他不如此行事。”

他故意停顿,意味深长地注视着杜延霖的眼睛:

“秉宪可知,是何人手持这柄利剑?”

杜延霖心中念头飞转,面上却恰到好处地露出几分探究的疑惑:

“哦?愿闻其详。”

“正是南京户部尚书,孙应奎孙部堂。”钱有光一字一顿道,目光紧紧锁定杜延霖的反应:

“孙部堂原为北京户部尚书,位高权重,只因前年…嗯,些许风波,为人所劾,才右迁南京。其心中块垒,可想而知。”

杜延霖了然地点点头。孙应奎从实权在握的北户部贬到南户部,这其中的落差与怨气,不言而喻。

钱有光见杜延霖听得专注,言语更加露骨直白:

“孙部堂此番贬谪南京,虽远离中枢,却从未熄了重返庙堂之心。扬州王茂才何人?乃是严阁老夹袋中亲近人物,此番栽在秉宪与王制台手中,孙部堂视为天大良机!他正欲向严阁老示好,如此机会送上门来,他岂能坐视不理?”

“这南京户部衙门,本是孙部堂的地界。赵文谦身为其下属,他今日阻挠,不过是奉孙部堂之命,意在拖延时日!只待浙直总督杨宜杨制台那边出手,对扬州王制台施压,逼其交出王茂才等人。只要人落入杨制台手中,此事便大有回旋余地了。”

钱有光这番话信息量极大,而且话说的极为露骨,就差直接明言赵文谦是孙应奎的人,而孙应奎有意攀附严嵩,算是大半个严党。

“诚如钱司计所言,”杜延霖听完,目光骤然转深,直视着钱有光那张看似坦诚的脸庞,问道:

“那今日本官舟抵龙江关,前来迎接者为何是司计你?而非赵浙曹或其他孙部堂心腹?如此紧要之联络、安抚、乃至窥探本官动向之事,由孙部堂心腹出面,岂非万全之策?”

说到这,杜延霖转过头去,幽幽道:

“钱司计之立场与动机,实在令本官费解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41章相互试探(第2/2页)

“秉宪明察秋毫…”钱有光轻笑一声,言语间更显玄机:

“他赵浙曹为难秉宪是奉命而来,我钱有光今日向秉宪剖白内情,自然也是奉命而来。至于奉的是哪位老先生之命嘛…”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再次意味深长地看了杜延霖一眼,才缓缓道:

“秉宪他日…自会知晓。”

言罢,钱有光目光灼灼,紧紧盯着杜延霖,声音压得更低,却带着一股探询的迫切:

“听闻扬州王茂才等人勾结倭寇、屠戮黎庶、构陷钦差,其罪罄罄竹难书!南京城中正直之士闻之,无不切齿!然其背后牵连之深,想必秉宪亦有所察。”

钱有光点到即止,目光紧紧锁住杜延霖的表情,试探着问道:

“秉宪此番雷霆手段,直捣黄龙,实令吾辈振奋!只是...不知秉宪于此番风波之中,对这‘身后之人’,持何态度?是点到即止,只办扬州之案?还是...”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压得几乎只剩气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欲穷根究底,还江南一个朗朗乾坤?”

杜延霖心头一凛,心道这南京果然是虎踞龙盘之地,刚入城,就有大佬按捺不住,派人来试探他了。

但这幕后之人藏头露尾,显然也对严党权势心存忌惮,格局远逊王诰。

而且这钱有光虽然嘴上冠冕堂皇,但话也不能尽信,说不定他也是严党的马前卒,和赵文谦唱双簧来套他的话。

于是杜延霖脸上波澜不惊,迎着钱有光探究的目光,嘴角甚至勾起一丝浅笑:

“钱司计言重了。杜某奉旨巡盐,职责所在,唯‘盐课’、‘赈灾’四字而已。扬州一案,通倭屠民、构陷钦差,证据确凿,自有国法昭彰。至于其他...”

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过架阁库中堆积如山的账册,语气平淡无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力:

“...杜某只认证据,只循国法。无凭无据之事,杜某岂敢妄议?国之柱石,非可轻言。当务之急,是厘清盐课账目,筹足赈粮,解三秦倒悬之急。其余种种,自有圣心独断,非我等臣下可以妄加揣测。”

这番话,滴水不漏,含糊其辞到了极致。

钱有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失望,只得讪讪道:“秉宪...勤勉王事。在下感佩。”

就在这略显凝滞的沉默中,架阁库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伴随着孙德海那拔高了几度的、带着明显惊慌的声音:

“秉宪!杜秉宪!大祸!天大祸事了!”

孙德海几乎是踉跄着冲了进来,脸色煞白,额角见汗,也顾不上什么体统,对着杜延霖急声道:

“在下替杜秉宪去总督行辕投递拜帖…那杨制台…他…他根本不容分说!只看了一眼帖封,便…便勃然暴怒!””

孙德海的声音带着颤抖:

“他...他看了拜帖,当场就将它撕得粉碎!拍着桌子大骂秉宪‘不识抬举’、‘目无法纪’‘狂妄悖逆’!随后就下令...”

他惊恐地回头望了一眼门口方向:

“...命总督标营的千户刘振彪带兵,即刻‘请’秉宪...不,是‘押解’秉宪前往行辕问话!人...人已经到架阁库外面了!全是披甲执锐的总督标营精锐!那刘千户一脸杀气...秉宪,快...”

孙德海话说的语无伦次,看来他也被杨宜迁怒了,被吓得不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