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朝1556 > 第9章 别无选择

大明王朝1556 第9章 别无选择

簡繁轉換
作者:为国戍轮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51:53 来源:源1

第9章别无选择(第1/2页)

玉熙宫外的朔风卷着碎冰碴子抽打着窗棂,内阁值房内的铜炉却烘得人脊背发烫。

今日内阁当值的乃是首辅严嵩。

往日多是严世蕃代父坐堂,今日却罕见地由严嵩亲自值守。

“爹!”严世蕃推门而入,貂裘大氅挟进股寒气。他反手关上门,解开大氅,然后问道:

“圣旨可下来了?皇上真的要让杜延霖做巡盐御史?”

“还没有旨意,”严嵩悬腕的朱笔在奏本上洇出个红点,眼皮都未抬,“圣心实在难测,没有圣旨之前一切都还有变数。”

严嵩的话音刚落,值房朱漆大门突然再次被推开,掌印太监黄锦拿着封奏疏就走了进来。

“有旨意?”严嵩被严世蕃搀扶着站起身来。

“是口谕,阁老站着听就行。”黄锦朝严嵩微微欠身,递过手上的奏疏:

“这是昨天的内阁提交的赈灾票拟,皇上已经批了。除了巡盐御史的人选,其他都按内阁所议,请六部遵照执行。”

“至于巡盐御史——”黄锦说到这里顿了顿,然后才说道:

“皇上已经下旨让杜延霖总理盐政。”

“圣旨是怎么说的?”站在一边的严世蕃忍不住开口问道。

“咳咳,”黄锦清了清嗓子,然后开始背道:

“上谕:都察院河南道监察御史杜延霖,世受国恩,职司风宪。乃敢肆呈悖逆之言,谤讪君上,此等狂悖之行,依律当处以极刑,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说到此处,炉火突然爆出火星,噼啪作响。黄锦用袖口擦了擦额头的虚汗,继续背道:

“然朕仰体上天好生之德,念其犹有报国之心,特施法外之恩。”

“着即开复原职,暂理两淮、两浙、长芦、河东四盐运司盐政。限百日之内,厘清历年积欠盐课,筹运粮食二百万石解至陕西太仓。”

“若能克期竣事,准将功折罪;倘或逾限未成,着北镇抚司差缇骑锁拿进京,付三法司严审定谳,午门外明正典刑,决不待时。”

“尔其凛之!慎之!勿谓言之不预也!”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皇上如天之仁。”尽管心里对嘉靖没有同意让鄢懋卿做巡盐御史有万分不满,严嵩还是开口说了句谀词,然后接过奏本:

“烦请公公回去复旨,臣等谨遵圣谕。”

黄锦执礼如仪地侧身避过严嵩虚礼:“元辅殚精竭虑,我这就回禀皇上。”

说罢倒退三步方转身离去。

“爹,”待黄锦走远后,严世蕃振了振袖子,压低声音道:

“果真让杜延霖做了巡盐御史?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啊!”严嵩轻叹一声,倚回到太师椅上:

“早前圣意要杀,我就顺皇上的心意添一把柴火。可是现在...皇上居然让他做了巡盐御史,让这等狂生巡盐,怕不是悬利剑于你我头顶了...”

说到这,严嵩拿起茶盏,抿了口茶,不说话了。

“利剑?”严世蕃冷哼一声,来回踱起了步子:

“爹,你这是抬举他了。一个小小七品御史,充其量就是茅坑里的又臭又硬的石头——不过搬起来棘手一些罢了!”

“不管怎么样,必须尽快吩咐下去,”严嵩将手中茶盏往紫檀案上重重一顿:

“这段时间让盐司的那些人都收敛一些,账该抹平抹平,别到时候让杜延霖揪住了尾巴!”

“是这个理,”严世蕃停止了踱步,一甩袖子:

“我再找个机会让人试他一试,若是他识相的话就算了,他不识抬举,我让他这次巡盐连一粒粟米都见不着!”

......

北镇抚司的朱漆铜钉大门在身后重重阖上,碾碎了杜延霖最后一丝恍惚。

他怀抱着黄绫圣旨扶着斑驳石墙踉跄半步,才惊觉双腿早被镣铐磨得血肉模糊。

杜延霖刚向前挪了两步,前方巷口忽然有辆马车朝他辚辚驶来,马车上髹着的朱红大漆在冬日的阳光下显得有些夺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9章别无选择(第2/2页)

马车在他面前停了下来,车帘掀开半角,露出半张脸庞——坐在马车里的赫然就是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内阁次辅徐阶!

“天寒风饕的,沛泽不如移步车中叙话?再顺便捎你一程。”徐阶的声音裹着炭火暖意飘来,青竹帘下露出的半张脸被手炉熏得微红。

说话间,侍从已经放下了踏凳。

“下官戴罪之身,唯恐牵连老先生。”杜延霖躬身长揖。

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曾在所著的《觚不觚录》中记载:“京师称谓,极尊者曰老先生,自内阁以至大小九卿皆如之。”

杜延霖这里称呼徐阶为老先生是为了表示尊敬。

“牵连?”徐阶捻须而笑,“你我毕竟有师生之谊,此刻我见你越是坦坦荡荡,才反而不会让人生疑,避而不见反而示人心虚。”

徐阶所说的师生之谊,是指嘉靖三十二年会试时,徐阶曾经是杜延霖的主考官,这种关系在明代被称为“座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政治关系。

“若如此,学生在此谢过恩师了。”杜延霖顺势换了个称呼,不管怎么样,眼前这位毕竟是现在的次辅、未来的首辅,大腿不抱白不抱。

说着,杜延霖不再推辞,忍着胫骨刺痛登车落座。

车厢内苏合香与墨香缠绕,马车中间的紫檀小几上摆着一封火漆封好的信封。

“古有范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今见沛泽以七品之躯行仗节死义之事,实有古君子之风。”徐阶开口先赞了杜延霖一句,随后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只是大丈夫当效张骞凿空之韧,岂能学屈子怀沙之决?若要施大义于天下,首先要留得有用之身,你可明白?”

“恩师教诲,如醍醐灌顶。”杜延霖连忙垂首回道。

“嗯。”徐阶赞许地点了点头,然后将手炉推至杜延霖面前:

“你此次南下巡盐,可谓临危受命。陕西四百万灾民的生计现在可都在你肩上担着。沛泽,你打算怎么做?”

“两淮的盐课岁入占天下盐利的一半以上,此次巡盐必然先去两淮。”杜延霖想了想,没有说实话:

“至于筹粮之法,为今之计只有和地方有司衙门通力合作,一是追缴盐商们历年积欠的盐税,二是打击、追缴私盐。”

“是个法子。”徐阶明面上这么说,实际上心里对杜延霖说的办法有些不以为然。

因为无论是地方盐商还是私盐贩子怕是都与当地衙门牵涉极深,若是这样就能筹到粮食,那这差事根本轮不到杜延霖。

但徐阶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拿起案几上的那封信递给杜延霖:

“凤阳巡抚兼漕运总督王诰和我同为嘉靖二年的进士,我与他有同科之谊。你此去两淮,可以先去淮安,把这封信交给他,他会照拂你一二。”

这倒是对杜延霖大有帮助。

他小心翼翼地接过徐阶递过来的信,连连称谢。

不一会儿,马车停在了杜延霖租赁的小院子门口。

杜延霖起身正要告退,徐阶忽然按住他欲起的身形,叮嘱道:

“记住,此次巡盐,要懂得变通、知进退。若是你的法子筹粮不济,不妨多听听其他人的想法。哪怕是苦一苦百姓。”

这话说得隐晦,杜延霖却听出弦外之音。

徐阶的言外之意其实是让他在事不可为之时就加征盐税,掠财于民。

他和徐阶交浅言深,徐阶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倒是出乎了杜延霖的意料,杜延霖微微点头,起身告退:

“恩师今日教诲,学生铭感五内。”

说着,杜延霖下了车,但直到辘辘车轮的声响渐行渐远,他还攥紧信笺在伫立在原地。

杜延霖心知肚明,他此次南下巡盐其实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那就是按昨天狱中跟传旨太监说的那样去彻查贪腐,否则,便是欺君!

如若不然,就算是最后筹齐了粮食,嘉靖也决不可能再容他!

他已经别无选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