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唐:请陛下归天 > 第七十二章 李白明日抵京 求追读,求月票

大唐:请陛下归天 第七十二章 李白明日抵京 求追读,求月票

簡繁轉換
作者:太清妖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4 04:52:00 来源:源1

第七十二章李白明日抵京(求追读,求月票)(第1/2页)

牛仙客一听郭子仪的名字,眼神一抬,随即好笑又好气的说道:“你眼光不错,一开口就盯上了清源县伯麾下的大将,可惜,本相调不动人,尤其现在朔方还在盯着突厥。”

从王忠嗣手上调人,牛仙客即便是宰相,兵部尚书,在现在这时候,人也是调不动的。

“那好吧。”韦谅也不指望通过元载和王韵秀调人,东宫的可能性也不高。

毕竟军令状的事情,韦谅和皇帝都瞒的很死。

“下官察查兵部档案,安西节度府昭武校尉李嗣业勇猛无双,不知是否可以调到长安,然后出征陇右?”韦谅紧紧的盯着牛仙客。

郭子仪他调不动,李嗣业他总能调得动了吧。

昭武校尉和振武军使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牛仙客看着韦谅,似笑非笑的说道:“李嗣业可调,但你要明白,从长安公文发去安西,加上西北要开战,安西节度使夫蒙灵察可能会不放人,就算他放人,从安西再回长安,来回大半年过去了,还要训练,对了,还要去陇右……”

时间来不及。

“另外,李嗣业是陌刀将,你确定要用他做统领?”牛仙客终于忍不住的大笑了起来。

带一把陌刀,如何攀爬百丈悬崖。

便是有重重手段,那也是巨大麻烦。

没有了陌刀的李嗣业,在悬崖之上的厮杀,还有那样强吗?

韦谅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郭子仪和李嗣业没法调,哥舒翰和李光弼,还有仆固怀恩也一样别想,难道要去找张巡?

“军中的战将你就都别想了,各家都不可能在现在这时候放人的。”牛仙客平静下来,说道:“加上你不是太信任陇右的人,本相这里给你一个人选,你去找他吧。”

韦谅惊讶的抬头。

牛仙客转身,从一旁的奏本底部抽出一本本籍,翻到其中某一页,仔细看了一眼,然后将那一页撕了下来,递给韦谅。

韦谅恭敬的接过,然后仔细一看。

南霁云,魏州顿丘人,善操舟,马术精湛,枪弓强劲,出身寒门,三次武举而不得。

寒门出身,考武举一样不容易。

韦谅有些明白了,南霁云出身不是很好,导致他的实力虽强,但武举没有他的份。

不是他能力不够,是轮到他的时候,人家直接将后面的名额,全部都给砍了。

郭子仪是武举出身,但他出身太原郭氏。

他阿耶郭敬之,不仅是先后任渭州、吉州、绥州、寿州四州刺史,被授太中大夫、上柱国,还是宁王李成器府上的典军出身。

光是寒门这一点,就足够判南霁云武举死刑了。

牛仙客轻叹一声道:“南霁云年少有志,这些年屡试不第,本相怕他志气消磨,你去找他,然后以录事代用,事成之后,赏功,授陪戎校尉,将来再武举,就容易多了。”

陪戎校尉是从九品上的武散官。

南霁云不可能真的以功转实职入职,这样的话,他的前途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以主事,赏功授武散官陪戎校尉,足够了。

“多谢左相。”韦谅沉沉拱手,他没有问牛仙客为什么没有早去安排南霁云。

因为他看见了,桌案上那一本书册,满满当当的,便是牛仙客,也安排不了那么多人。

甚至即便是他,也需要寻找机会。

不客气的讲,韦谅现在手上的名额,也是牛仙客的机会之一。

“下官一会回去就找人,找到人,将奏本上呈圣人之后,明日便返回石楼台山。”韦谅的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兀的从官廨外传来。

韦谅下意识的回头,在他诧异的眼神中,一名青衣内侍进入殿中。

内侍对着牛仙客拱手,将一张短笺交给了他。

看着内侍一言不发的离开,牛仙客平静的打开了短笺,随即递给韦谅道:“圣人知道你回京了,让你明日去春明门,陪同宁亲公主驸马一起迎李太白,李太白明日抵达长安。”

“驸马?”韦谅惊愕的抬头。

“是卫尉少卿张垍。”牛仙客说道:“张垍早年和李太白有过交往,这一次是主动请命,陛下知道你文采不俗,身份也适合,就跟着张垍一起去看看。”

李隆基对李白虽然有些好奇,但也仅此而已,对待李太白,他不可能有太多的厚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二章李白明日抵京(求追读,求月票)(第2/2页)

毕竟现在的李白不过是一介庶人罢了。

但是张垍主动请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下官领命。”韦谅拱手接过纸笺,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他才感慨道:“下官实在没有想到,李太白竟然已经要入京了,一转眼都三个多月过去了。”

韦谅上次听说李白的时候,还是在三月中,皇帝巡大慈恩寺时,没想到,这么快,李白已经入京了。

“你太专注手上的事情了。”牛仙客有些好笑,说道:“李太白要入京的事情,这些天在长安城,早已经沸沸扬扬,不知道多少文人墨客等着见一见他这位奇人。”

是的,奇人。

李白如今在天下文坛的印象,就是奇人。

李白虽作将进酒,蜀道难等诸多文章,但真正广传天下的,却是一句“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知”。

李白在安陆隐居时,号“青莲居士”,在道教风评极佳,加上入道的玉真公主的喜好,李白的名声迅速的传扬了开去。

“可想而知,明日不知会有多少人一起去迎接李太白。”韦谅抬头,苦笑道:“王摩诘和崔景升应该会一起去的,还有岑参,对了,贺监……”

“贺季真还不至于那样自降身份。”牛仙客平静下来,说道:“李太白入京,虽是文坛盛事,但也仅此而已,不过借助李太白入京的舆论,你这边的事情,还有大唐在整个西北的布局,吐蕃人就别想探知道了。”

“是!”韦谅神色肃然起来。

“此事风险极大,你虽然是提倡者,但也要小心注意。”牛仙客突然笑笑,说道:“记得,小心些,不要伤到自己。”

“下官明白。”韦谅用力的点头,很是感激。

“去吧。”牛仙客轻轻摆手。

“下官告退。”韦谅拱手,然后转身离开。

牛仙客看着桌案上的岩塞,扣环等物,抬头道:“来人,将这些东西收起来,然后送到内侍省,上交大将军。”

一名绿衣录事站了出来,拱手领命,然后收拾东西走了出去。

牛仙客稍微松了口气,突然间,他忍不住用力的咳嗽了起来:“咳咳咳咳咳……”

他使劲的拍打胸口,才逐渐的好受了些。

但,他的嘴角依旧苍白。

……

韦谅平静的走在宫道上,莫名的,他突然间回头看向门下省的方向。

一时间,他心底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摇摇头,韦谅将这种莫名的感觉从心底深处抛开,他的心思平静了下来。

李暐快要回来了,他那边的人手,还有崔明从西北送回来的人手,结合起来,韦谅在石楼台山的训练,将会彻底的步入正轨。

韦谅抬起头,看向朱雀门外的长安城。

李白入长安城,的确是天下文坛的一场盛事,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更受寒门子弟的关注。

不是因为李白如今在文坛已经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而是因为一旦李白能彻底在官场上站稳脚跟,那么便意味着,很多人可以复制他的道路。

李白,李白。

韦谅继续前行,心底却逐渐的凝重起来。

李白入长安,贺知章,王维,崔颢那些人,会有相当一段时间站在台前针砭时弊。

韦谅轻轻笑笑,李林甫可能要有麻烦了。

出了朱雀门,韦谅将韦禄叫了过来:“南霁云如今住在敦义坊,你亲自去,将拜帖送上,就说郎君明日迎接李太白之后,就上门去拜会他。”

“喏!”韦禄应命,然后快速的转身离开。

韦谅轻轻抬头,他没有今日就见南霁云的打算,什么时候都不能上赶着去做。

南霁云今日应该是和友人一起议论李白入京的事情,到了明日,他甚至可能直接在东门人群之中,一起迎接李白。

若是他能正好看到韦谅代表皇帝去接人,那么他的那件事情就好办多了。

韦谅轻轻笑笑,李白入京总是好事。

李白的豪气,能让韦谅极大的放松。

这真的是好事。

刚刚翻身上马,韦谅突然感觉脖子一凉,他下意识的抬头,就见无数的雨珠从阴沉的天空落下,密密麻麻无穷无尽。

秋雨飘落,凉意渗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