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兽医,开局给朱标续命 > 56 童生试

大明兽医,开局给朱标续命 56 童生试

簡繁轉換
作者:花间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22 05:02:07 来源:源1

56童生试(第1/2页)

清晨。

天光放亮。

许克生已经坐在了县衙的考场。

因为是县试,形式比较简单,并没有乡试、会试的号房,考场就在县衙。

在仪门和大堂之间的空地上,摆放了桌凳,五列十排。

秋高气爽,天气不冷不热,室外的光线更明亮,是很好的考场。

许克生的位置在第二排,紧邻西厢房。

他已经研好了墨,静坐等候发卷子。

周围是衙役在忙碌,隐约可见大堂正中坐着杜县令,陪坐的应该是县里的县丞、教谕等官员。

林司吏站在廊下负责司时,左手拎着铜锣,右侧的高几上放了一个沙漏。

许克生有些紧张,双手握在一起,无声地用力揉搓,缓解心中的压力。

虽然推测杜县令会放水,但是放到何种程度很不好说,关键还是靠自己的水准。

这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时刻。

如果不中,人生会继续跌落。

卫所的活会多起来,下次再开卫所的同意文书也是大麻烦。

如果考中了,前面的路就宽了很多。

至少脱离了艰辛的庶民阶层,成为“士族”。

科举很磨人,三更灯火五更鸡,埋头苦读,皓首穷经。

即便考上功名,封建官场也不是一片祥和。

相反,官场斗争十分残酷,既分高下,也分生死,稍有不慎,可能粉身碎骨,身死族灭。

可是身处封建皇朝,许克生也别无选择。

不想作为小民任人欺凌,就只能以身入局,绞尽脑汁去掌握权力,搏杀出一条康庄大道。

~

林司吏敲一声锣,衙役们开始分发试卷袋。

袋子的最外面贴了浮票。

许克生看着浮票,百感交集。

看似不过轻飘飘的一张纸,却曾经像五指山一般沉重,差点将他压的不能翻身。

浮票最上面写了一排大字:

“浮票。交卷自行揭去,发案比对。”

右侧是考试的日期,

左侧是考生编号,

中间是楷书竖写的考生姓名:

“许克生”。

许克生手指轻轻拂过浮票上的名字。

这次糊里糊涂地过关了,完全不清楚幕后的故事。

但是他推测,肯定有一系列的巧合,

有信国公府的董百户,

有东宫伴读黄子澄,

更有断腿的方主事。

杜县令发现不让考试风险很大,但是收益已经没了,最后只能放行。

许克生清楚,以后还会遇到比这更大的困难。

别无他法,一路战斗下去。

相信也会和今天一样,最终都能坚定地迈过去。

~

又过了盏茶时间,大堂上有人发话,声音听不清晰。

接着,林司吏又敲了一记锣。

许克生推测开考了。

果然,衙役开始分发卷子。

许克生拿到一叠卷纸,全是印着红色竖线的纸张。

上午考四书文。

第一页已经用整洁的小楷写了考题:

“今日性善,然则彼皆非与?”

看着熟悉的题目,许克生的心忍不住猛跳了一下。

这次稳了!

自己需要做的,就是保持卷面干净,将修改了十几遍的文章写下来。

其余的交给杜县令!

知道了结果,许克生的心态变得十分平和,彻底没了压力和紧张。

~

临近正午,林司吏又敲了一声锣,沉声喝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56童生试(第2/2页)

“落笔,合卷。”

上午的考试结束了。

许克生撕下了浮票,小心地压在砚台下。

在童生试中,浮票的形式大于意义,可是对他却意义非凡。

小吏们收拢卷子,进堂呈给了杜县令。

杜县令看了一眼堂外,吩咐道:

“给食。”

中午县衙管饭,下午还要继续考。

每人一碗米饭、一碟咸菜、一枚熟鸡蛋、一碗青菜豆腐汤。

在现场服务的衙役、小吏也有饭,不过只有米饭和咸菜。

官员也有午饭,但是杜县令放在了一旁,开始阅卷。

决定这次考试成绩的,主要就是上午的四书文,下午的考题只是参照。

内容合格的他就做一个记号,放在一边,最后会再看一遍,点一个名次。

内容太差的卷子就直接丢在一旁,当场黜落。

县试没有糊名,很快他看到了许克生的。

仔细读了一遍,内容中规中矩,可以放心地给过,不担心被人挑刺。

他也在卷子一侧做了记号。

~

米饭用的是今年的新米,许克生心情好,吃的十分香甜。

吃了午饭,考生们坐在位子上休息,不能交头接耳,衙役在四周盯着。

一炷香后,锣响开考。

下午考的是五经文和杂文。

许克生看到第一道五经文的题目:

“《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这句话出自《论语》,只需要解释含义,并引申到修身就可以了。

题目很熟悉,那天杜县令考背诵就有这一段。

原来杜县令不仅关照了八股文,连经文释义也漏题了。

其实下午的只要别太差,一般不影响上午的结果。

许克生不由叹息,杜县令不做则罢,做了就很彻底,禁考是如此,漏题也是如此。

杂文是按照某县的一次年收入写一份题本。

这道题很简单,许克生平时练习过。

他的毛笔一直没有停过,答题十分顺利。

写完最后一个字,回头仔细检查一遍,修订了错误,开始誊抄。

当他誊抄结束,已经太阳西斜了。

开始有人交卷了。

许克生没有动,提前交也出不了门,只能过仪门等候,最后等考试结束,才能开侧门放行。

林司吏适时敲了一记锣:

“离考试结束还有一炷香!”

许克生将卷子合上,安静地等候考试结束。

终于,远处传来悠扬的钟声,申时了。

钟声在京城飘荡,林司吏敲了一记锣,沉声喝道:

“落笔,合卷。”

~

夕阳西下。

许克生缓缓走出了县衙。

考了一天,有些疲倦了。

他很庆幸这是在明初。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很多制度都很简单,还在完善中。

正德之后因为考生多,童生试变得复杂了,包括县试、府试、院试,层层过关,十分折磨人。

现在童生试就考这一次,这次过了,自己就是秀才了。

并且考试时间很灵活,可以年初二月份考,也可以放在年尾秋收后考。

许克生信步朝城南的旅店走去。

今晚还要住一夜。

明天一早发榜。

许克生清楚考中没有悬念,但是他想知道,自己的名次是多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