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今天毁灭大宋了吗? > 第四十七章 首次军事部署,完颜娄室必死!

今天毁灭大宋了吗? 第四十七章 首次军事部署,完颜娄室必死!

簡繁轉換
作者:冰霜布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5 04:47:31 来源:源1

第四十七章首次军事部署,完颜娄室必死!赵构高出一百个李世民?(第1/2页)

看着眼前第八世的总结。

赵谌沉默了许久,相比于之前几次来看,自己一直都在前进,这种前进不是说自己从逃亡到自立的成长,而是对历史的改变。

这一次,他更为清楚的看到了历史。

历史始终都在修正,并根据自己对历史的改变,让一切变得合情合理的发展。

比如说第六世的时候,岳飞的结局是不得志却善终,原因是自己的刚烈而死,将赵构架了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他。

天下宋人,可以说,全都将目光放在了赵构身上,想要看他怎么做。

因此,南宋立国,其实是多了自己“霸道术”的一份参与,宋与金血仇无可化解,甚至仇视、灭金,就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赵构如果与金和解,哪怕是流露出半分的善意,都将会被天下人唾弃,南宋顷刻间分崩离析,哪个臣民敢说议和,就是宋奸!

一种极端的政治正确!

让后世宋人热血被激发,态度强硬,自然也庇佑了一众抗金武将。

因此,历史就朝着合理的方式修正。

岳飞没死,而是不得志,死亡结果改写,但结局终究是靖康耻,犹未雪的遗憾。

之前,他自然也意识到了,只是没这次这么直观的感受到历史的修正力。

这一世,自己的功败垂成,几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最终直接导致,偏移的历史线自我修正力度几乎是肉眼可见的那种。

怎么败的?战败的因素是多个串联的。

丹州几乎是被完颜活女顷刻间破掉,西夏入侵,没了曲端,泾原路也是瞬间被破。

还有赵佶和赵桓那狗爷俩,直接传位赵构,彼时天下人都能看到,陕境崩塌了,太子的京兆府成了一座孤城。

之后,再打掉自己的名分,让赵构称帝,腹背受敌之下,自己被视作叛逆。

如此,整个南宋立国,就与自己的思想理念,没有了半分关系。

自己造成的政治正确依旧存在,不过却是有利于南宋软弱的一方。

继承自己思想之人,也因此而遭到针对,可以堂而皇之的被打上逆党标签。

比如岳飞,依旧含冤而死!

这一刻,赵谌突然莫名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比喻:鲤鱼跃龙门。

“我只是一条带着金手指跳出历史洪流的鱼儿,化龙路上,总要经些风霜的……”

心底轻叹着,赵谌的目光看向总结后面。

“老朱还是个厚道人啊,老朱这份情得承啊,我记得朱仲八是南宋人吧?”赵谌想着,摇了摇头,调出记忆开始编辑。

第七世的进度条时长“05:45:56”,已经是好几部电影的合集时长了。

之后,赵谌的目光看向宗泽的进度条,也同样达到了两小时,一部电影的时长。

接下来,赵谌先是将完颜娄室的记忆,再次给了宗泽和曲端一人一份。

之后,又如法炮制,对从渭州府出发的席贡,以及从秦州出发的赵点二人的记忆,同样,进行了编辑注释。

至于从熙州出发的刘锡,赵谌则是没有干预,实在是他距离太远了,时间上来不及。

“二十八日,完颜娄室在绥德军,收到我从同州城离开的消息,而后赶往陇山南麓的出口,在宜禄和长武两处部署伏击……”

赵谌脑海中不断的思考着,接下来该怎么调度可用的兵,眼前跟着出现舆图。

目光定格在伏击圈谊禄所在。

“北部侧后方,就是完颜娄室的退路,这里必须要切断,此处需要安排一路人!”

“同一时间,在北边邠州赶往京兆府的人是从渭州府出发的席贡……”想到席贡,赵谌皱起眉头,席贡只是个被架空的文官。

这次前往京兆府,只带了二十几名甲士。

“北路必须要有靠得住的人,北部侧后方……”赵谌思考着,而后心中一动,目光从谊禄离开,朝着镇戎军所在的固原镇看去。

跟着,眼底浮现出一抹松快之色。

“可以让曲端命刘锜率领镇戎军,在曲端主力离开之后,或从渭洲出发,或是直接向东北部绕道,庆阳府东侧……”

“嗯,这些具体的行军路线,想必曲端会安排,总之我只要一点,”想及此处,赵谌的目光定在谊禄县,在北侧切断后路!”

“之后则是南路了,”赵谌的目光又放在凤翔府,“三月初一的时候,这个时间点,他已经从秦州出发,赶到了凤翔府。”

“赵点部,可以向东北方向前进,插入战场,也就是谊禄南部侧翼,之后进行攻击!”

“两路夹击,完颜娄室必死!”

此时,赵谌记忆中,那副舆图上,已经布满了一条条颜色各异,看起来不专业,但却是一目了然的,围歼完颜娄室布署图。

将出兵的路线部署规划好。

而后赵谌又将宗泽、曲端、席贡和赵点四人的记忆,重新进行编辑注释和修改。

这一次,把席贡的继承的记忆取消了。

虽然同样是经略使,同样是文官,可赵点和席贡有本质的区别。

被架空就不说了,可他自身也不够硬,根本没什么军事能力。

赵点就不一样了,是能领兵的。

很快,做完这一切,赵谌又想了想,确保没有什么遗漏之后,赵谌眼底浮现出一抹松快之色,而后目光放在“后世点评”上。

都重开了,不看心里实在痒痒。

想及此处,心随意动,第八页上的奇遇内容隐去,而后一条条后世评价跟着出现。

嗯,然而当看到第一条点评的时候,赵谌顿时就不开心了。

“谌,废太子也。汴京失守,间道奔陕,妄称尊号,旋为金师所平,陕境遂糜。”

——《宋史·钦宗本纪》

看到这条点评,赵谌脸有些发黑。

目光一路下移,看到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差评,对赵构恨得,简直牙痒痒。

“废太子谌,狼子野心。乘国危难,西奔僭号,不臣之迹昭然,实乃宗室逆首。”

——《宋高宗实录》

“谌在陕,苛暴寡恩,假恢复之名,行聚敛之实,陕民怨之,终致众叛亲离……”

——《宋史·叛臣传》

“彼勾结曲端等骄兵悍将,欲行割据之实,全然不顾君父蒙尘于北庭,其不孝不忠,可谓是旷古罕有……”

——《续资治通鉴长编·考异》

“伪太子谌,妄称制敕,擅封官职,使陕右纲纪大乱,实为金人内应而不自知也……”

——《三朝北盟会编》

一路看下来,连着十数条,正史记载的,几乎全都是差评。

就在赵谌不准备给自己找气受,就要赶紧重开第九世的时候,下面又冒出来几条一看就是野史的点评来。

这次倒几乎全是清一色的好评。

可是内容嘛,就是一些胡编乱造了。

“尝闻,陕右父老言,血胤王临难不惧,挥剑自裁,血溅朱雀门,金人为之夺气,真烈丈夫也!”

——《陔余丛考》

“同州城破,天降血雨。民间私祀曰‘小武帝’,言其虽未正位,而刚烈胜于真龙。”

——《杂识集》

“有溃卒潜出,云曾见‘太子’单骑冲阵,三入三出,力竭乃亡。此说虽近传奇,然关中壮士皆信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七章首次军事部署,完颜娄室必死!赵构高出一百个李世民?(第2/2页)

——《齐东野语》

“废太子实未称帝,然陕军皆以‘陛下’呼之。其殉国后,遗民岁寒私祭,号‘哭庙’,百年未绝。”

——《枫窗小牍》

看着这些野史,赵谌一时间竟不知道该笑,还是该怎么。

总之,不入正史,野史遍地,入了正史,却又清一色的差评,这种感觉极其别扭。

摇了摇头,将这种不适压下心底,赵谌的目光继续下移。

这次出来的是武侠小说。

“他沉吟道:赵谌太子此人,文武双全,本是中兴之主。可惜执念太深,为复国不惜与邪魔合作,以至心性大变……”

——金大师《大漠英雄传》

“夜色如墨。

他抚着剑,剑身映出他苍白而英俊的脸。

‘他们都叫我血太子。’他轻笑,笑声里带着种说不出的寂寞与讥诮:

可是,你说,一个连自己的国和家都保不住的人,除了流血,还能做什么?”

——古大师《飞刀》

“他凝视着破碎的虚空,缓声道:

赵谌已踏出《战神录》最后一步,以身殉道。他追求的不是皇位,而是天道。

只可惜,这霸道的天道,终究吞没了他人性最后一丝温情……”

——黄大世《边荒传说》

“呵……”看着这几位武侠大师这一世,转眼就把自己写成反派的现实,赵谌只是瞟了一眼就不再关注,目光向下看去。

“近代文献,应该会好些……”赵谌看向下方浮现出的近代文献点评。

“赵谌陕西政权的短暂存在,是北宋灭亡后一次悲壮的政治自救。

其虽被南宋官方否定,却构成了宋金对峙初期北方抵抗运动的精神旗帜。”

——《历史大辞典》

“明太祖追谥赵谌为烈武帝,是对‘君王死社稷’这一儒家最高政治道德的肯定,也是对南宋初期妥协政策的一种隐性批判。”

——《明清政治符号研究》

“从‘僭逆’到‘烈武’,赵谌历史评价的演变,揭示了华夏正统观,在元明易代后的自我修正与重塑。”

——《华夏世界的记忆与遗忘》

“南宋初年,史书的篡改,堪称为历代最严重。高宗集团为维系其得位之合法性,系统性地污名化陕西义旅与赵谌……”

——《中国史学史》

“赵构之心,半是恐惧,半是嫉妒。

恐惧者,恐其侄凭借血统与军功,动摇其位;嫉妒者,妒其侄,竟敢行自己不敢行之‘战’字,反衬己身之屈辱苟安……”

——《南宋士大夫政治研究》

“将赵谌塑造为‘僭逆’,是赵构集团,构建自身‘唯一正统’的核心步骤。

此举不仅为对内镇压主战派提供依据,更向金人示弱,表明己方绝无复仇之志……”

——《宋金关系的研究》

“高宗对太子的迫害远超一般政治斗争,其背后是一种深层的合法性焦虑。

因自身得位于混乱,甚至有金人赐大位之嫌,故对任何可能挑战其法统的先帝血脉,都抱有近乎病态的警惕与敌意。”

——《皇权的焦虑》

“还好,近代文献的评价还是公正的,”赵谌松了口气,而后像是想到了什么,暗道:“南宋之后,有人给我正名了……”

想着,赵谌继续往下看。

“这位陕西的‘悲剧太子’,其政治遗产,在死后数百年被重新启用。

明王朝通过对他的尊崇,巧妙地与更具刚烈气质的汉唐传统对接,以区别于软弱的晚宋形象。”

——《帝国之暮:宋元明转型研究》

看到这里,赵谌眼底露出不出所料的恍然之色,“果然是明这一朝……”

其实从朱元璋给自己追封谥号,他就有所预料了,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赵谌的案例,展示了东亚史学中,成王败寇原则的复杂性。

最终的胜利者(明朝)有权重新定义历史的道德秩序,并为失败的英雄平反。”

——《中国史的思想》

“明朝,对赵谌,烈武帝的追封,是明朝构建其北伐合法性的一部分。

将一个被南宋否定的人物,塑造为英雄,本身就宣告了新王朝与旧王朝的决裂。”

——《东亚历史学报》

看完近代文献之后,与上次一样,接下来则是历史名人点评了。

然而,看到第一条的名人点评,赵谌差点笑出声,不由摇摇头道:“这话当赏!”

“娘希匹!赵构!格局太小!”

——《官邸内部讲话摘要》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南宋的士大夫。

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

一边是‘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狂欢,一边是血胤太子在陕境的啼血。

这吃人的礼教,何时才是一个尽头!”

——鲁迅《无花的蔷薇之二》

嗯,迅哥儿的言辞还是那么犀利,也没有让我失望!赵谌满意点头。

“你是人间四月天,笑声点亮四面风,却成了被遗忘在关中的孤城,刀光与朔风里,寂寞地完成了一首最壮烈的挽歌。”

——林徽因《悼陌生的王子》

“这次多了个林徽因吗,这写的,就跟情书似的……”赵谌脸上不由露出笑容。

之后,还有很多民国时的名人大文豪,都是耳熟能详的人物。随便一人的评论,如果引用到小说传记,都足以被审了又审的那种。

这些人物的评价,无一不是正面的。

之后,就是网友点评环节了,网友的画风就简单粗暴,还搞笑的多了。

“赵构:打不过金人,还打不过史官?论篡改历史,李世民只是个弟弟,我构皇才是集大成者!【狗头】”

——吃瓜群众。

“朱元璋追封烈武帝,这波操作,就是隔着时空啪啪打赵构的脸,干得漂亮!”

——头撞到玻璃要忍着。

“这操作,李世民看了直呼内行!人家也就改改《实录》,赵构这是直接把太子从历史线上删了号啊!论狠,还是你构狠!”

——爱你的极品毛尖。

“赵构这傻币改史改得裤裆都漏风了!李世民看了都得递烟喊声哥……”

——金刚葫芦妹。

“赵构:我虽然丢了半壁江山,但我拥有了完整的史书!朱元璋:不,你没有……”

——真相只有一个。

“老朱登基当天,除了昭告天地之外,连夜在赵构坟头蹦了个迪……”

——没有瞎想的我。

“曰了狗了!赵构团队改史的水平比他的军事水平高一百个李世民!可惜朱元璋直接掀桌了:演你妈呢,老子给他谥号!”

——键盘家。

“赵构把史书当擦腚纸,然后老朱追封烈武帝,把擦腚纸又糊他脸上了,哈哈……”

——泥头车创死驰名双标。

“感谢老朱!给咱家烈武帝官方认证!”

——烈武帝野生后援会。

看着一条又一条冒出来的网友点评,赵谌郁闷的心情也舒缓了不少。

之后又看了看,然后默默开启了第九世。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