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今天毁灭大宋了吗? > 第五十四章 两拳之策

今天毁灭大宋了吗? 第五十四章 两拳之策

簡繁轉換
作者:冰霜布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5 04:47:31 来源:源1

第五十四章两拳之策(第1/2页)

让位诏书传到济州的时候,已是四月。

天穹之上,阴雨绵绵。

此时,济州州衙后院的书房之中。

赵构端坐主位,其下心腹智囊汪伯彦、耿南仲、黄潜善等人齐聚。

官家的让位诏书抄本,此时已在众人手中传阅了一遍,书房内却是气氛诡异。

“好个完颜希尹啊,心思太毒了!”汪伯彦率先感慨开口,却一针见血。

在场的众人虽然坏,但都不蠢。

治国或许不行,但论官场内斗,政治权谋,那都是不输旁人的好手。

赵构听到汪伯彦的话,目光下移。

其他人此时也都朝着汪伯彦投去了目光,等着他分析下文。

“其用意有三,”汪伯彦说着,竖起三根手指,道:“其一,剥夺太子的名分,使其沦为叛逆,动摇关中根基。”

“虽然此前官家已下了废太子诏,可却被大王的文书所否,废太子诏就是废纸。”

“可现在不一样了!”

“事关大位,大王您是接还是不接?”

“不接的话,从此大位无缘,接的话,那岂不是说,您承认了官家此前的诏书?”

“世人怎么看?废太子诏不认,传位诏书你就认?于大王的声誉有损。”

“从此世人眼中,那个疼爱侄儿的大宋好王叔形象,就算是彻底毁了。”

听到这里,耿南仲等人也是面色沉凝的点头,表示认可汪伯彦这一番话。

赵构神色平静,看不出什么来,只是微微颔首,示意汪伯彦继续说。

见此,汪伯彦这才继续开口:

“其二,以此传位诏书为饵,诱使我等承认其合法性,绑住我等手脚。”

“使我等再无北上救援之名义。”说着,汪伯彦看了眼在场,都是自己人后,便又直言,道:“太子注定无法长久。”

“大王才是天命所归。”

“大王称帝,需要他金人帮忙吗?”说到这里,汪伯彦声调都拔高了不少。

“大王你原本就是要称帝的,现在金人突然让管家下诏让位,这不是多此一举?”

“他们就是要给天下人营造一种,大王您与金人勾结的假象。”

“此用心何其歹毒!”

赵构那始终平静的眸子,听到这话,终于有了几分波动,眼底也有冷意浮现。

不过,赵构依旧没有说话。

“其三,”汪伯彦继续开口,道:“这道让位诏书,亦是离间之计,欲使大王与侄子自相攻伐,他好坐收渔利!”

“然,此计亦是阳谋。”黄潜善也跟着接口,道:“大王得此诏书,便是名正言顺的大宋皇帝,于大王而言,利大于弊。”

听到“皇帝”两个字,赵构目光微凝,名正言顺的皇帝,他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这时,耿南仲也深吸一口气,摇头不已,心底也在纠结,到底该不该接下来。

赵构深吸一口气,语气听不出什么波动,道:“依诸位之见,孤当如何应对?”

这时,汪伯彦面上一笑,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对赵构拱了拱手,道:“臣倒是有一‘两拳之策’。”

两拳之策?听到这话,赵构心中狠狠一动,看向汪伯彦的眼神中满是赞许。

在场众人之中,只有汪伯彦最得他心。

“大王,这第一拳,自是接下这大位,”汪伯彦活一开口,就是赵构最想听的,“不过,怎么接下这大位,也有讲究。”

“不过,大王需‘悲情接位,孝义为先’。绝不可欣然应允,而应悲痛欲绝,告示天下,此必是金人胁迫父兄所致。”

“同时,既然金人这么想利用大王,那大王便先利用于他!”说着,汪伯彦眼底尽是算计之色,“大王可向金使提出,释放被扣押的宗室,妃嫔及重臣,南归团圆!”

“对金人来说,如今局势复杂,这些人已然没有了用处,他们只需要扣押二帝即可。”

“金贼蛮夷,只是一群土匪强盗罢了,他们的兵力,以及自身缺陷,根本不足以统治我大宋如此庞大的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十四章两拳之策(第2/2页)

“他们也不想彻底占领大宋!”

“一群蛮夷,只想着控制一个傀儡,比如张邦昌之辈,然后时不时的南下收割一番。”(注1)

“可是太子逃到陕西,还入了京兆府,他们已经害怕了,担心太子打通蜀道!”

“此前大王与太子令旨檄文的互动,叔侄情深,他们担心大王来到南方后会效忠。”

“与其如此,不如直接让大王登基。”

“反正他们也不想统治大宋,更妙的是,如此一来,大宋就被一分为二了。”

“对于大王来说,太子的存在就如鲠在喉,必须要拔除……哼,以宋治宋?”

“完颜希尹的老手段了!”简单分析过后,汪伯彦看着若有所思的赵构,道:“所以,金人必然会答应大王的要求。”

“如此一来,还能做给天下人看,官家的让位诏书,不是矫诏,而是自愿的。”

“至少,表面看就是如此!”

“大王接位非为贪权,而是为救亲族,忍辱负重,天下人必感念大王孝义仁德!”

说着,汪伯彦眼底精光一闪,道:

“至于这第二拳,便是‘怀柔安抚,为太子定性’了。”

“哦?怀柔安抚?”赵构眉头微挑,身子动了动,微微前倾了下,露出探究的神色。

“正是。”汪伯彦微微颔首,道:“大王既已接位,便是君,更是叔。”

“于公于私,对关中那位,都不可再以‘敌’视之,而当以‘亲’待之。殿下要做的,不是讨伐,而是包容。”

他刻意在“包容”二字上加重语气。

“谌是孤的侄儿,做叔叔的理应包容,”赵构点了点头,“具体该当如何?”

“大王需下一道明发天下的诏书,但这诏书非是君王谕令,而当是叔父家书。”汪伯彦说着,面上露出笑,细细道出口:

“诏书应避免使用严厉斥责,而是用一种略带无奈和慈爱的口吻极致包容……”

“妙!”一旁的黄潜善闻言,立刻抚掌赞叹:“此言一出,便将皇侄的一应行为,定性为‘年幼失措’、‘被左右所误’。”

“天下人看到的,非是太子抗金,而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在胡闹,而官家您,则是那位宽容慈爱,为其忧心的长辈!”

这个马屁精,直接开口就“官家”叫上了。

汪伯彦以手抚须,含笑点头,继续道:“此乃定性之要。”

“紧接着,便是安抚之实了。大王可以关中路远,粮草艰难为由,命四川制置使,拨付钱粮,犒劳侄儿麾下将士。”

“同时,对宗泽、曲端、吴玠和唐重等西军将帅,大王需以朝廷名义,大加封赏,官爵厚禄,毫不吝惜……”

“给这些人一个后路!”

“同时也给他们一个思变的可能。”

“此计,是以朝廷名分与钱粮厚赏,行笼络分化之实……”耿南仲若有所思,道:

“他们若受,便是默认了官家之君位与安排。若不受,便是不识抬举,辜负圣恩。”

“官家始终占据仁义……”

“然也。”汪伯彦总结开口,道:“官家需要做的,就是天下人眼中,您是一位仁德宽厚的叔父与君主……”

“对侄儿的‘胡闹’报以最大的宽容与引导。而在关中那边,他们接到的每一份封赏,吃到的每一粒粮食,都打着您的烙印。”

“天长日久,人心向背,自有公论。”

“届时,是将其顺势纳入麾下,又或是其他皆可。”

赵构听罢,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道:

“便依你之言吧。”他缓缓道,声音平稳而有力:“既如此,那便先与金人接触,让其放皇室宗亲,还有大臣南归。”

“之后,便由卿拟诏,登基……”

“是!”汪伯彦等一众赵构的智囊团起身恭敬一礼,赵构却是目视前方,神色莫名。

“终于,到这一步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