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今天毁灭大宋了吗? > 第六十章 北线稳定、蜀地粗安,只差荆襄了

今天毁灭大宋了吗? 第六十章 北线稳定、蜀地粗安,只差荆襄了

簡繁轉換
作者:冰霜布林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5 04:47:31 来源:源1

第六十章北线稳定、蜀地粗安,只差荆襄了啊(第1/2页)

靖康二年六月二十,京兆府,大殿。

“报!”哨骑风尘仆仆,被引入殿中,单膝跪地,声音洪亮道:

“六月望日,曲端将军大军,抵大散关下,权知兴元府王燮,未作抵抗,已于当日主动开关,大散关已入殿下麾下!”

“将军请示殿下对王燮等人的处置。”

闻言,宗泽和郑骧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里看到了不出所料的神色。

王燮此人,好不精明的一个人。面对曲端这种悍将,他太清楚做什么选择了。

“殿下,”郑骧略一沉思后出列,对着上方的赵谌躬身一礼,“王燮此人虽怯懦无骨,然其率先归附,象征意义极大。”

“蜀中观望者众多,不论是杀还是罢,都非明智之举,恐阻塞后来者之路。且其熟悉蜀中情弊,暂留其位,利于安抚。”

赵谌面容沉静,微微颔首,声音带着不容置疑:“郑卿所言在理。”

他原本就没打算杀王燮。

如今只是打开了蜀道,可距离真正的打通,还早了些,还是要用怀柔的政策。

况且,他也不是什么弑杀之人。

“王燮,不过守户之犬,杀之无益,留之可安蜀中旧吏之心,且此人也未铸大错,暂且留用,日后再行打算……”

正说着,殿外,吴革手持一份文书,快步走了进来,面色凝重,道:“殿下,伪帝赵构发布了圣旨,明发天下。”

闻言,宗泽和郑骧都是面露好奇之色。

身穿盔甲,腰后挂着长剑的牛五从阶梯走下,从吴革手上接过文书递给赵谌。

听到赵构的圣旨,赵谌心里一阵腻歪,不过还是强忍着恶心,打开看了起来。

“大宋皇帝制曰。”

“朕承天命,嗣守宗庙,夙夜兢业,唯念江山社稷之重,骨肉宗亲之谊。”

“今闻皇侄谌,年少气锐,领军于关陕。朕心虽慰,然亦深忧。”

“关陕烽火连天,戎狄环伺,蜀中乃根本之地,不可有失。为固根本、安黎庶、全叔侄之情,特颁此敕。”

“川峡四路诸州官员,如王燮、卢法原、邵伯温等,皆乃国之干城。”

“着即加封王燮为剑南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总制利州路军事。卢法原、邵伯温等,各晋爵一等,悉听王燮节制,共保西陲。”

“蜀中士绅豪右,如成都张氏、眉山苏氏等,皆赐‘忠义护国’匾额!”

“准其缮甲治兵,卫护乡里。”

“各羁縻州洞主、土官,向来恭顺,皆赐爵授印,世守其土。”

“蜀中商贾,如成都帛商、嘉州盐贾等,素以诚信经营,济困扶危闻于朝野。”

“赐‘忠义济国’匾,免市税三十载,许其组织义社,协运粮秣,以助军需。”

“但使商通物阜,朕心甚慰,必当论功行赏,不吝恩荣。”

“青城、鹤鸣等道观佛寺,乃清修之地,赐金帛田地,免徭役,为国祈福。”

“望尔等体朕苦心,恪尽职守,上则辅佐皇太侄,稳其心性。”

“下则抚慰百姓,保安境土。”

“但使蜀中安堵,朕心方安。他日谌侄成熟,江山宁靖,尔等皆为首功,朕必不吝封侯之赏!”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看完阴暗赵构的所谓圣旨,赵谌眼角抽了抽,这狗日的,就会恶心人!

商人免税三十年?这是人能说的话?

还有羁縻州那些洞主,土官,本就不好管,现在还给了明面上的世袭保证。

这狗东西,是看出来川蜀迟早是自己的,所以在这使劲添堵,垂死挣扎呢!

嗯,确切的说是在给他自己争取时间。

“郑卿读给大家听听吧。”赵谌懒得再理会,甩手将纸递给牛五。

郑骧从牛五手里接过抄本文书,看到第一眼后,神色也不由变得古怪了起来,身旁的吴革早就看过了,自是无语摇头。

这个赵构,未免太过幼稚可笑了。

很快,随着郑骧朗声诵读,宗泽等人也知晓了这份所谓圣旨的大概意思。

旨意中,赵构以“叔父皇帝”的身份,对蜀地各级官员、豪强、部首领大加敕封。

言语之间,依旧跟此前那份所谓“家书”风格一样,始终一个意思,“侄儿年少气盛,尔等需尽心辅佐,保境安民”的姿态。

对此前被赵谌打上“完颜构”标签,从此以后青史骂名流芳一事,好似根本不在意。

众人都知道赵构这就是在给太子找麻烦。

这些东西,等同于给日后治蜀,埋下了一些麻烦,当下乱世可以不予理会,可以后君临天下,这些麻烦都要解决。

别的不说,单说那个对商人免税三十年,这话是个有正常脑子能说出来的?

“黔驴技穷,徒逞口舌之利,”郑骧无奈将文书折起,道:“他封他的,我们做我们的便是,赵构其实是怕太子殿下的。”

“川蜀与关中相连已成定局。”

“之后,殿下称帝是不可避免的,日后兵精粮足,东出是必然。即便是现在,他也不是我们的对手,何况是以后?”

“这些都是为了给他自己争取时间。”

“郑卿,”赵谌点了点头,目光转向郑骧,不在赵构身上浪费时间,道:“如今蜀道已经打开,孤命你为川陕宣抚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十章北线稳定、蜀地粗安,只差荆襄了啊(第2/2页)

“全权负责蜀地军政!”

“令吴玠、吴璘兄弟,率一万镇戎军精锐,进驻兴元府。以此为基,整合蜀地,开辟物资通道。以防蜀地与关中易脱节!”

“孤要在最短时间内,看到蜀中之粮秣,经由尔等之手,输于关中!”

“不论如何,要先开辟出一条完全的道来,全面治蜀,彻底打通蜀地日后再说。”

“臣,领旨!”郑骧深深一拜,心中愈发感慨,太子处理政务越发老练了。

更是深谙“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权变之道,给予他如此大的权柄与信任。

安排完南线之后,赵谌的目光又投向宗泽,道:“宗帅,北线也该结束了。”

“接下来,陕境之内,不可再有金虏主力肆虐,务必将完颜娄室,逼回延安,绥德一线以北,可能办到?”

宗泽心中一凛,上前一步抱拳,声如洪钟:“臣,必不辱命!”

蜀道已开,郑骧入川,兴元府有镇戎军驻守,关中与川蜀算是正式连接。

一条军需两道,在镇戎军开道,郑骧治理之下,野蛮而迅速的被清理了出来。

至此,关中后方军需再无右!

而北线,后方补给跟上,钱粮军需补上,宗泽也终于开始发力,招兵买马,开始对完颜娄室进行了一步步的反击。

目标就是要将其逼退延安,绥德一线以北,让关中后方彻底安全无虞。

时间匆匆。

转眼已至靖康二年末。

陕境之内,寒风凛冽,战局经过半年的发展,已越发明朗。

在宗泽这位统帅的亲自坐镇指挥下,西军凭借堡垒群和灵活的袭扰,步步为营,终于将完颜娄室的疲敝之师逼退。

至此,陕境之内,基本肃清!

金军虽然仍盘踞着数座坚城,但已无力对京兆府构成直接威胁,一条相对稳定的对峙线已然形成,赵谌的目的也彻底达成。

与金人之间,在陕境形成动态制衡。

南线的发展在郑骧这位有着宰执之才的治理,以及吴玠大军镇压下也相当顺利。

半年的发展,吴玠兄弟以兴元府为中心,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镇戎军的赫赫兵威,已迅速控制了利州路各处要隘。

蜀地的军事已然成型并开始壮大!

不过这半年来,阴暗赵构南下临安后,始终是小动作不断,开始显现威力。

除了暗地里默许在川陕散布各种谣言之外,东南的漕运几乎被断绝,南方士绅与豪强,更是对蜀地商贾极尽排挤和刁难。

各种“蜀中从逆”的谣言,在江南广为流传,让往来经商的蜀人受尽了白眼与委屈。

每当有蜀地被封赏的商户请求做主,都是第一时间受理,可根本不做实事。

蜀地大商族,起初因为被封赏和免税,心头的火热也渐渐冷却下来,看明白了南边与西边之间的真正关系,南廷根本没表面大度!

于是,蜀地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正被刻意地塑造成一座“孤岛”。

对此,京兆府的赵谌看得十分透彻。

这半年来,蜀地与南方的亲密,他始终没有理会干涉,因为他知道赵构不会真对蜀地好的,只要蜀地在自己控制下。

这些商族,只要自己想,就能得到一切,赵构何等的阴暗,他会资敌?

之所以不管,是因为赵谌想要的没受损,乱世中,他要确保的是军事无虞。

蜀地的钱粮,军需,目前足够了!

“蜀地如今自给自足,保关中钱粮军需无虞……”赵谌立于巨大的‘木图’前。

半年时间,或许是休养的好,他也长高了不少,十岁的年龄,身高已有一米五。

此刻一袭华丽保暖,领口与袖缘镶着雪白的狐腋裘皮,玄青色的蜀锦上勾着片连的云纹,特制的冬装,衬得他挺拔贵气。

“然而,想要东出,就不能困守,蜀地对外的商贸通道,必须打开!”

赵谌的目光落在沙盘东南方。

此处河网密布,战略位置更是至关重要,不是别的,正是荆襄之地。

“控制汉水流域,即可通过汉水与长江连接,打破赵构对长江水道的垄断,为川蜀之地,打通第二条生命线。”

“如此一来,蜀地的物资,可经汉中,下汉水,部分绕开三峡天险,直抵前线。”

“此举,可将防线从蜀地东部边缘,大幅的向东推进,使蜀地核心区更加安全。”

“此外,襄阳,将是未来东出中原,问鼎东南的绝对桥头堡!”目光从‘木图’上收回,赵谌揣着手,来到殿外。

在他身后牛五忠诚守护。

此时殿外天穹阴沉,大雪纷飞,地上铺了厚厚一层积雪,赵谌踱步来到廊下。

“呼!”轻吸一口气后,呵出一团白雾,赵谌伸出一只手,雪花落在掌心迅速融化。

“殿下,当心着凉。”牛五瓮声说着,将手上厚厚的袍子披在赵谌身上。

“如今北线稳定、蜀地粗安,”赵谌目视天穹,自语道:“只差荆襄了啊……”

“荆襄一定,便是孤正位九五之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