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农家下堂妇:我靠种田翻身了 > 第340章 柳娘子底蕴深厚啊

农家下堂妇:我靠种田翻身了 第340章 柳娘子底蕴深厚啊

簡繁轉換
作者:羽宝羽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7 16:56:18 来源:源1

第340章柳娘子底蕴深厚啊(第1/2页)

种田种地多方便啊,种在那里就可以了,反正她有灵泉水,可以搞定一切生长期可能出现的问题。

收获的作物就算一时半会儿吃不完也卖不掉那也没有关系,统统收入空间,总有好卖的好时机。

怎么都不可能赔本。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能轻轻松松把钱赚了,干嘛要受累啊?

做生意超累的。

大家伙儿见她不吭声了倒并不觉得奇怪,相反,觉得这样才正常。

毕竟她已经花了九千六百两银子了,哪儿还有现银?

没想到,等出售方县丞家的一片产业,上好良田五百亩,山一座,庄园一座,地八百亩,打包价格七千八百两的时候,柳采春再次果断拿下。

全场震惊......

就连丛大公子也怔愣了。

柳采春:“赵师爷,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对吧?”

赵师爷愣愣点头:“对......”

丛大公子本来想嘲讽挤兑两句的,不敢吱声了。

他不配。

不光是他,所有人安静如鸡。

他们都不配......

原来本地最有钱的,是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柳娘子啊......

委实失敬了。

丛大公子忍不住刺了一句:“真看不出来柳娘子家底如此丰厚,看来柳湾村真是个风水宝地啊!”

小小一个农女,突然之间比在座的各位都有钱,真的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儿。

许多人心里一动,也不禁暗暗生疑。

柳采春心里冷笑,一眼看穿丛大公子的用意。

但她并不在乎。

就算在座的各位心里疑惑她怎么就这么有钱那又怎么样呢?

有本事,他们去查啊。

柳采春不客气怼回去:“丛大公子真会说笑话,有句话叫财不外露,我们家的家底,外人不知道这不太正常了吗?难道丛大公子没事儿尽喜欢跟人说自家的家底吗?”

不知道谁“扑哧”笑出声,丛大公子黑了脸,暗暗咬牙。

他怀疑柳采春家的银钱来路不明、不正当,但是他不敢说。

这个女人太难缠了。

这一回,没有人敢跟柳采春竞争,柳采春稳妥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又一处大田庄到手。

旁边有人忍不住笑问:“柳娘子为何不买两间商铺呢?”

商铺多赚钱啊。

柳采春笑吟吟道:“我天生就爱种田种地呀,对做生意不感兴趣。”

众人:“......”

行吧。

怪不得没人知道她家底、他们家也一直低调了。

手里攥着钱就光想着买田地的,谁知道她家多少钱啊?毕竟像这样一下子有几百上千亩田地售卖的事儿并不多啊。

多少年都遇不上一次。

没有多久,变卖顺利结束,赵师爷看着满满一匣子银票,十分满意。

谁都知道,这种银钱只有很小部分做做样子入公中,大头都是大家伙儿分了。

安县令自然独占一份厚厚的,他这个师爷怎么着也能分个上千两吧?

那可是上千两!

离开茶楼,柳采春叫住了丛大公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340章柳娘子底蕴深厚啊(第2/2页)

丛大公子神色傲然,“柳娘子有何见教?”

柳采春笑笑:“见教不敢当,其实是想夸一夸丛大公子?”

“夸一夸......我?”

“对啊,毕竟像丛大公子这种仗义疏财的人不多见了。”

“什么意思?”

“听说丛大公子赎了柳彩霞,这不就是仗义疏财嘛?丛大公子好大方。”

丛大公子冷笑:“原来是这事儿,顺手的事儿,柳娘子不必谢我。”

柳采春:“呵呵,我没说谢你啊,只是夸你而已。”

丛大公子:“......”

柳采春没再理他。

他不会是想用柳彩霞来膈应她吧?柳彩霞也配?笑话。

柳采春和初七回家,两处大庄园呢,可不得好好的规划一番。

两处田庄,一处在县城近郊,一处在距离县城十多里的乔家村。

柳采春将它们分别命名为柳湾村二号田庄、柳湾村三号田庄。

柳采春召集安叔等四人一块儿商量,最后将二号田庄交给安磊管理,三号田庄交给柳泉管理,如何招徕佃户、买庄丁等事情,全都交给他们去做。

如今水田全都种好了,禾苗已经长起来好高,只需要进行日常看管就行。

地里还没种东西,这个时候也来不及种别的了,就黄豆、花生以及红豆、绿豆等其他豆类吧。

这两样种子比较好买。

柳采春倒是想在三号田庄那大片肥沃的土地上种棉花的,无奈这个时候再找门路购买棉花种子已经来不及了。

在这个时代,种植棉花的人家并不多,在他们这一片地域更是寥寥,想要一下子买到足够的棉花种子根本不可能。

嗯,明年吧,明年果园也要种一大片,养猪养鸡养鸭子搞起来,棉花当然也要种。

明年木薯、土豆的种植规模也可以扩大......

除了管理种植,柳采春还交代了安磊、柳泉一件事,就是挑好的庄丁买回来之后,冷眼瞅着从中挑选一些稳重踏实、又有一定智商在线的提拔培养培养,将来也能负责管理一部分事务。

交代完这些,柳采春便撒手不管了,每个月往各处去转一圈巡视巡视就行。

眼看没多久就到端午,杨梅、枇杷就要成熟了,院子后边的地里种了好些西瓜,瓜蔓青翠蓬勃,爬的到处都是。

柳采春用稀释的灵泉水催了催,保证在端午时就能吃上香甜多汁的大西瓜了。

端午节还要包粽子、煮鸭蛋,柳采春兴致勃勃拉着初七上山采摘箬叶,打算趁着端午时节多包点儿粽子,存放在空间里,想吃了直接拿。

什么排骨、五花肉、火腿、虾仁、鲍鱼、板栗、蜜枣、红豆、松子、葡萄干等等,什么都来一些。

听说到时候县城里还有龙舟比赛呢,到时候还能去看看热闹。

在这古代,老百姓们一年到头能参与的热闹事儿实在少,难得有机会,许多人都说要去,大家呼朋引伴,已经开始邀约了。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端午节还没到呢,衙门里就来人了。

两个差役进了村子里直接去找柳里正:官府有令,今年的税粮要提前收。不但要收今年的,明年的也一起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