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农家下堂妇:我靠种田翻身了 > 第24章 商量要怎么抗旱

农家下堂妇:我靠种田翻身了 第24章 商量要怎么抗旱

簡繁轉換
作者:羽宝羽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10-17 16:56:18 来源:源1

第24章商量要怎么抗旱(第1/2页)

柳采春的小院子热火朝天,帮忙的可不光是安婶子母子俩了,柳里正祖孙也加入了进来,还有个鲁大娘母女俩也一起帮忙。

直到天色将黑,这才没人来了。

屋子里堆放了大堆的蘑菇、竹笋。

“今儿谢谢里正伯、谢谢大娘和安婶子你们,等过了这些天,我一定好好的上门答谢。”

乡里乡亲帮忙搭把手,况且又是极短期,她要说什么工钱不工钱的也不太合适,就等过后买些东西上门答谢比较合适。

柳里正等都笑:“一点儿小忙而已,你也太客气了。”

鲁大娘尤其感激不尽:“还得多谢你呢,若不是这样,我们也赚不到这么多钱!这银钱握在手里,真真的,我都以为做梦一样。”

说的几人都笑。

柳采春道:“大娘,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我会跟商号说说,以后咱收购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的。”

“真的?”

“嗯,当然真的。”

“哎哎,那可太好啦!”

大家都欢喜起来。

柳里正叮嘱采春别忘了一会儿上家里去商量事情,便带着孙子孙女走了。

送走柳里正,柳采春忙叫住安婶子,说了菜秧、菜籽儿的事儿。

安婶子十分痛快笑道:“成,我明早就拿了给你送来。鸡毛菜、萝卜、辣椒、豆角种子我都有,南瓜、冬瓜这些也有。菜秧有生菜、芹菜,韭菜和小葱也给你拔些。”

鲁大娘便也笑道:“我家里也有,明儿也叫翠儿给你送些来。”

柳采春笑着道谢。

他们一走,她回了家里,一个意念将所有收购的菌子、竹笋统统收入了空间里。

今天收了有四千六百多斤竹笋,菌子也有六百多斤。

菌子以红菌、松乳菌为主,香菇、茶树菇也有一些,极少量鸡枞菌。

明天的量恐怕会断崖式下跌,尤其是竹笋。

竹笋容易得,又重称,先前没多少人采摘——毕竟这东西吃多了刮油,城里人用来炒肉炒鸡、或者剁碎跟肉搅拌了做饺子馅儿、包子馅儿都爱吃,乡下人却并不怎么喜欢的。

没人采,所以今天量大,明儿只怕就不多了。要等个两三天,才有新的长出来。

菌子的量,应当也是一天更比一天少的。

但没关系,几文钱一斤收购个六十多两银子的货,转手至少能赚翻倍了——恐怕还不止。

到了省城,再用灵泉水催一催那株人参,催长只有估摸能有个五六十年的年份,也算不错的东西了。

今日开荒,她又寻到了一株何首乌,比上回卖的小些,但用灵泉水催长之后,也得有个一百好几十年,也能卖个不错的价钱。

这日子,挺有奔头的。

煮饭、喂鸡、喂小狗,之后柳采春才开始搞晚饭吃。

这会儿天已经黑了,她只好点起油灯,在昏黄的灯光下炒菜。

真是不习惯啊,但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煎了两个荷包蛋,青椒切丝,炒荷包蛋,简简单单但是下饭,就着米饭也干了一大碗。

一边做饭吃饭,一边想着鲁大娘一家子,柳采春有些同情,也有些佩服。

鲁大娘的丈夫在十年前便病逝了,丢下年幼的三儿一女,家里只有薄田三亩,鲁大娘愣是省吃俭用将三儿一女抚养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24章商量要怎么抗旱(第2/2页)

只是无法开源的情况下,就算再如何俭省那日子也十分艰难,一家子住的屋子比柳采春如今这屋子不相上下,家里没一件像样的东西,一个个瘦的麻杆似的,多少年没吃过一次肉,穿的衣裳也是补丁撂补丁。

柳采春记忆里,田氏还嘲笑过鲁大娘一家子,说他们家洗衣裳都不敢用力搓,不然一搓就稀烂缝都缝不上了。

但饶是如此,鲁大娘却是个性格爽朗的人,明明自己那么艰难了,今儿二话不说带着闺女安翠儿便留下给自己帮忙。还要给自己菜秧菜籽儿。

他们一家子也都能干,如果她没记错的话,今天他们家足足卖了四百多斤竹笋、一百多斤红菌和香菇。鸡枞菌也找到了七八斤。

这一天就挣了一两多银子。

凭自己这双在末世阅人无数的眼睛判断,鲁大娘一家子能处。

吃过晚饭,柳采春便锁了门,去柳里正家。

好几个村里德高望重的老爷子、老太太都在了,柳采春一一打招呼。

老爷子、老太太们显然事先听柳里正说过了,看到柳采春来了并没有觉得奇怪,反而都十分和气热情。

等柳三爷也到了,人便到齐了。

柳里正见人到齐了,便开始说正事:“各位叔伯嫂子应当知道今日为啥咱聚集开会了,今年天气格外异常炎热,大家都感觉到了吧?”

刚才大家就在议论这事儿呢,闻言纷纷点头。

“可不是哦,现在才四月呐,那个太阳毒辣得跟往年七八月似的。”

“确实是太热了,四月份不该这么热的。,”

“唉,有快两个月没下雨了吧?一个多月前那场毛毛雨不算。往年这时候早就下几场透透的了。”

“那旱天雷响的人心口都炸啊,怕真是要大旱了。”

“也不知多久能下雨,若是下一场透透的大雨就好了,那就不用担心了。”

“谁知道呢。”

“要万一不下,今年收成也不知会咋样。”

“唉......”

说到收成,所有人的心情都沉重起来。

庄稼人看天吃饭,日子都不太好过。

若是老天爷还要有意为难为难,那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各家水田都不多,交税之后剩下的粮食,跟杂粮、蔬菜混着吃,勉勉强强能糊口,若万一大旱减产,后果是不敢想象的。

只怕......饿死人也会有的。

真到了那个时候,就不仅仅是饿死人的问题了。偷盗、抢劫、争端、械斗、卖儿卖女......将会有无数残酷的现实轮番上演。

齐奶奶道:“大伙儿也别太丧气,这都是咱的猜测,不定就会大旱呢。”

柳三爷:“咱也得做好准备,得蓄水。”

“对!”

“没错!”

大家一致达成意见:蓄水。

最后讨论的结果是:修水渠,各家在自个田头能挖个水潭蓄水的尽量挖;村口的河流上游修个水坝,蓄水;村子东北面山谷里有一处烂泥塘,面积估摸着有个十来亩,每家都出人工,将那烂泥塘挖开、挖深,尽量蓄水。

那地方虽然距离村里不是很近,可倘若真的大旱了,只要有水就行,别的哪里还顾得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