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寒门崛起 > 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 毛海峰献策

寒门崛起 第二千一百七十一章 毛海峰献策

簡繁轉換
作者:朱郎才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6-28 14:29:44 来源:源1

“朱大人,我必须要向你坦诚一件事情,免得日后成为我们联手的隔阂。

毛海峰起身向朱平安说道。

“毛将军请讲。”朱平安伸手道。

“在朱大人向浙南进军时,我军叶宗满部和松浦部领军两万,趁绍兴空虚,沿海路北上攻城。当然,在你我两军和谈之际,徽王已经派出使者令他们班师了,昨天傍晚回来又加急派出了使者,再次令他们班师回巢。”

毛海峰向朱平安坦诚道。

“多谢毛将军的坦诚,两军交战,各施手段,这很正常,这不会影响我们联手。从我大张旗鼓出兵浙南,我就做好了你们袭扰绍兴等地的防范。”

朱平安听后,并没有什么意外,正如他所言,他大张旗鼓出兵浙南,目的就是为张经的剿灭徐海攻略吸引汪直倭寇的火力,汪直伙倭寇攻袭绍兴,这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在来之前,朱平安已经做好防范了,带来八千浙军出征,剩余浙军全都交给刘牧了,还留下了一百五十多门虎蹲炮,并授予他节制全城兵马的权力。

绍兴城内还有城防军两千,城上还有大将军火炮三门,危急时刻还可以征召差役以及青壮协防。

来之前,已经叮嘱刘牧,加强城防,在城外设置明哨暗哨以及游骑兵巡视警戒,一旦发现倭寇,则据城而守,发挥火器优势,不得出城交战。

为防止有倭寇内应,朱平安强调,绍兴各城门务必掌控在浙军士卒手中。

除此外,为防万一,自己还给俞大猷去了一封手令,令他在绍兴生死危机时刻派遣援军救援。

按照张经的禁令,俞大猷和他领的狼兵不得出动,但是他麾下新招募的士卒以及水师不受张经禁令限制,到了绍兴危机时刻,俞大猷可以派遣他麾下得力将领率领新招募士卒和水师驰援绍兴,并不违反张经的禁令。

如此一来,守住绍兴城,应无问题。

而且,早上在确认汪直拔营离开后,朱平安已经令刘大枪率领两千浙军,快马加鞭返回绍兴了。

所以,朱平安听到毛海峰说叶宗满部和松浦部倭寇攻袭绍兴,也并不担心。

毛海峰听朱平安说他早有预料后,顿感意外,但仔细观察了朱平安的表情后,见朱平安脸色平静,确无惊吓、担忧之色,看来朱平安还真是早有预料。

朱平安走一步,算三步,我们的反应都被他算中了,我败的不冤啊。

Fit......

毛海峰忽地想起了什么,抱拳向朱平安请教道,“朱大人,某有一事不解,还请朱大人赐教。”

“毛将军请讲。”朱平安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朱大人,行军打仗,不是讲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吗,缘何大人出兵浙军却要大张旗鼓,还张贴布告,这不是打草惊蛇,令我等提前做好防备吗?朱大人为何如此啊?”

个中内情事关张经的剿灭徐海攻略,朱平安无论如何也是不能告诉毛海峰的。

免得节外生枝。

不能说实情,但是理由也得充分,朱平安略一思索,便笑着说道,“我来浙南拔除沿海据点,一来是我就任浙江巡抚,朝堂还有张经张总督对我浙江剿有要求,我就任浙江巡抚已有月余,总得有所行动,才好有所交代;这

二来嘛,我此番前来浙南拔除沿海据点是幌子,我此番前来,真实目的是接触你们汪头领,对你们进行诏安。如果不大张旗鼓,如何将你们吸引过来,如何将你们头领吸引过来,如何接触你们。为了表示诚意和善意,我可是做

了很多努力......你们也都看到了。”

毛海峰听后,不由连连点头,原来如此,确实如此,如果朱平安不大张旗鼓过来的话,他还真见不到我们徽王......至于诏安,那就更蹦想了。

“毛将军,虽然拔除沿海其他倭寇据点是幌子,但是我已经报上去了,所以,此行必须得完成,不然少不了一个办事不力的处分。你们沿海的据点已经撤出了,但是除了你们外,在沿海还有大小据点十余处。毛将军你熟悉周

边情况,依你之见,我们此行如何行动,才好功成?”

朱平安向毛海峰拱手道。

“朱大人你这就问对人了,在浙江沿海,除了我们的据点外,还有大大小小十三处倭寇据点,大的有倭寇两三千人,小的有百余倭寇。这些倭寇有的明面上听我们号令,但是实际上阳奉阴违,有的还敢与我们为敌,我早就想

收拾他们了!他们的情况,我早就摸清了,这十三个倭寇据点,只有三个需要特别注意,其他的十处据点压根不足为虑,只要趁黑摸过去,一举就能拿下。”毛海峰拍着胸膛向朱平安打包票道。

“哦,哪三处据点需要特别注意?”朱平安继续请教道。

“一处是盘踞月岛的倭寇,月岛在台州东南,距离海岸大约四里,涨潮时与海岸隔绝,落潮后与海岸相连,在岛上有三千倭寇盘踞,领头的倭寇唤作许三,自称是许栋之弟,最是与我们不对付,除了我们外,这伙倭寇实力最

强。他们与红毛夷有勾结,每隔数月,便有数艘红毛夷战船来此。

“第二处是梅岭,此处有两伙倭寇盘踞,一伙在梅岭之东,一伙在梅岭之西,每伙倭寇有一千余人,虽互不统属,但是两伙倭寇结盟对外,互为犄角之势,攻其一处,则另一伙会出兵救援,他们也不容易对付。”

“第三处是吉屋村,这个村子乃是倭国流窜至我大明的倭寇后裔,村子里说的都是鸟语,不少人连汉话都不会说,村子有五百多户,有村民一千八百余,无论男女老少,皆可持刀,这个村子跟倭国还有联系,每年都真倭跨海

来此,以此为据点,向台州、临海等地烧杀抢掠。”

“只要踏平了这三处倭寇据点,其余十处倭寇据点就都不是问题了。”

毛海峰信心十足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