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 第31章 代理县丞

大明:帝师之路,从科举开始 第31章 代理县丞

簡繁轉換
作者:东方笑笑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9 09:55:3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赵举人的意思是,让徐闻放弃竞争县丞之位。

作为报酬,赵家愿意拿出三千两白银,以及良田五百亩作为报酬。

赵举人道:“那吴婉儿颇有姿色,徐兄不是要她当妾吗?就拿去当妾便是!”

“爹!”赵三秀急了。

吴婉儿是他的心肝小宝贝,是要当正妻白头偕老的,怎麽能随便送人呢?

爹是疯了?

还是根本不在乎我的幸福?

说着,竟呜呜呜的哭出了声。

徐闻吃惊不小。

为了一个县丞之职,老赵你是真大方啊!

又是送钱送地的,连儿媳都送了。

眼瞅着秀儿哭成了泪人儿,徐闻於心不忍,说道:“秀儿你先到一旁哭,我跟赵兄有话要说。”

“呜呜呜!”赵三秀哭的更大声了,边走边哭道:“除了婉儿,我什麽都可以答应你!”

“这孩子,没见过世面,为情所困,希望徐兄见谅。”赵举人抱了抱拳。

“理解理解!”徐闻真不知该说点什麽。

其实,此番赵举人来,时机已经迟了,老周下手远比他想象的要早,指不定吏部的任命已经在路上了。

“赵兄,我实话跟你说了,这县丞之位不是我想推辞就能推辞的。”

徐闻继续道:“县衙什麽局面你也清楚,二把手位置空缺,三把手赵主簿,那是你族弟。”

“四把手吴典史,与你赵家算是姻亲,再往下,衙门里的六房官吏,有半数与你交好。”

“换做你是知县,选谁上?”

“这......”赵举人一时语噻。

这几年自己想要县丞之位,大力发展人情,似乎过犹不及了。

经徐闻一点,他终於看透了这些年没上岸的原因,不由叹气。

“徐兄,这礼你且收下吧,权当是赵某提前祝贺你。”

赵举人摆了摆手,富态的身影越发孤寂。

“且慢留步。”徐闻叫住了他。

“徐某只是暂领县丞一职,待明年春闱,徐某必然金榜题名,登临金殿!”

赵举人霍然回头。

徐闻的话很明确:我只是暂时当人县丞,等过几个月便要去京师参加会试,到时上岸中了进士,自然卸去代理县丞一职,入翰林院为官或被外放知县。

那时,清平县县丞一职,只能你赵举人还是有机会的。

趁这几个月,老赵你务必要打点好周知县,向他低头服个软,当成自己人。

在门后默默垂泪的赵三秀忽地发问:“倘若你未能及第,无缘进士之名,又该当如何?”

一阵清风穿堂而过,拂入客厅,徐闻背手矗立,衣袂随风轻扬,胸膛高昂,毅然答道:“金榜题名,舍我其谁?”

他那份自信,竟至於斯!

赵三秀心中大为震撼。

一个人何以能拥有如此坚定的自信?

赵举人亦曾历经数载科考,却屡试不第,信心早已消磨殆尽。

“多谢赐教!”

赵举人深深一揖,随即转身,步履沉重地离去。

对於来年的春闱,他已无心再试。

自己的学识与才情,他心中自有分寸。

回想起往昔,老秀才范举与徐闻曾一同赴考乡试。

范举屡试不第,却从未放弃,然而在与徐闻并肩作战之後,却深受打击,不久便郁郁而终。

赵举人心中暗自思量,他可不愿重蹈范举的覆辙,承受那无法言喻的打击。

或许,知足常乐,才是他应追求的生活态度。

父子俩相继离去后,未几,赵三秀竟突兀地折返。

他双眼赤红,面容狰狞,宛如怒目金刚,甚是骇人。

徐闻见状,以为他欲图不轨,连忙唤来两名门子护卫。

门子们手持棍棒,迅速围拢过来。

岂料,这位赵家大少爷竟毫无预兆地跪倒在徐闻面前,泪流满面地恳求道:“徐老爷,若您真心想纳婉儿为妾,我也并非不能接受,只求您日後腻了将她休了逐出府邸,也让我有机会迎娶她!”

“……”

徐闻此刻的表情复杂难言,心中暗自惊叹。

不是哥们,你疯了?

这都舔?

他将赵三秀扶起,轻拍其肩,语重心长地道:“其实,我还是欣赏你从前那副不羁的模样。”

赵三秀听后,泪水更是汹涌而出,哭着跑开了。

三半后,吏部的任命终於下来了。

举人徐闻,暂理县丞一职,不入流品,为期一年。

这个“为其一年”,就很体贴。

如同实习一年,若是徐闻明年春闱没有中举,回乡后可以直接转正当县丞。

......

晨光初破,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了清平县衙斑驳的牌匾。

徐闻身着整洁的八品官服,踏进了县衙大门。

衙内,六房官吏们或坐或立。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有的在悠闲地品茗,有的低头翻阅着邸报,一派闲适之景。

“咳咳!”徐闻咳嗽一声。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打破了原有的宁静。

“见过徐县丞!”官吏们见状,连忙起身行礼,神色各异。

“徐县丞,您终於来了!”

年过半百的屈师爷,第一个迎了上来。

他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彷佛见到了久违的亲人。

唐捕头在其身後闪出,笑道:“徐大人,往後县里治安之事,还望您多多指教。”

因为有着部分关系,徐闻上任,他是最开心的。

“徐大人,恭喜啊!”

赵主簿,一个面容清癯小眼眯眯的中年油腻大叔。

他虽笑的略显勉强,但礼数周全。

而吴典史,这位差点成为徐闻大舅哥的老熟人,眼里的不悦之情,难以掩饰。

他抱拳行礼,表面上恭敬地祝贺,暗地里不知在憋什麽坏。

徐闻一一回礼,微笑着说道:“诸位同僚,徐某初来乍到,还望各位多多指教,共同为清平县的百姓谋福祉。”

众官吏纷纷应和,言说在徐县丞的带领下,清平县一定越来越好等等诸如此类的场面话。

随後,徐闻开始了对县衙各部门的视察。

吏丶户丶礼丶兵丶刑丶工六房,相当於後世各个局。

吏房掌官吏的任免丶考绩丶升降等;

户房掌土地丶户口丶赋税丶财政等;

礼房掌典礼丶科举丶学校等;

兵房掌军政;

刑房掌刑法丶狱讼等;

工房掌工程丶营造丶屯田丶水利等。

县丞不仅要协助知县处理政务,还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县域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万事民为先,徐闻第一个视察的部门是户房。

户籍房的小吏们,原本懒散的态度,在徐闻认真的审视下,不自觉地变得紧张起来。

得知县丞大人视察工作,并非整顿纪律,他们开始主动翻阅厚厚的户籍册子,解释各项数据的由来与变化。

徐闻认真听取小吏的汇报,了解县内人口分布丶赋税徵收等情况。

古代不像现代,人头众多,到处都是人。

受元末战争的影响,此时的山东全省,人口不过五百七十万。

东昌府下面有三州十五县,人口总计五十多万。

清平县的人口就更少了,全县加起来四万多人。

这还算是中等规模的县。

像云南全省,只有区区二十五万人口。

其中一半是卫所军户,以及其家人。

还有一半是当地土司及各族人民。

接着,在唐捕头的陪同下,徐闻来到了刑房,这里堆满了各类案卷。

知道徐县丞擅长断案,唐捕头详细介绍近期治安状况及未决案件。

跟在後面的吴典史眼睛瞪得如同牛蛋,怒视老唐。

这些卷宗,都是他整理的,谁愿意自己的工作被人评头论足?

逛了一整天,徐闻对清平县县衙的整体构架和人员编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从高往低,有知县一位,掌管全县政令;

县丞一位,辅佐知县处理政务,主要负责掌管粮司丶徵税;

主簿一位,主管户籍丶兼巡捕安保;

典史一位,主管缉盗丶盘诘丶监察丶牢狱;

税课大使一员,主管商税;

教谕丶训导一员,掌管教育丶选取秀才;

驿丞一员,主管邮递;

另有阴阳训术丶医学训科丶僧会司丶道会司丶急递铺等职能部门,各执其事。

三班六房,是县衙运作的核心。

三班指皂班丶壮班丶快班

皂班主管内勤,负责在知县升堂审案时站班丶行刑,喊威武的就是他们。

壮班负责各种勤杂工作,如跑腿送件报消息等。

快班负责侦查破案丶缉拿盗匪丶押解囚犯等,里面的差役称为快手,也叫捕快。

清平县的三班衙役共有五十馀人。

除了三班衙役外,在县衙里工作的还有各种杂役人员。

如看大牢的狱卒丶看门的门子丶巡防的弓兵丶勘验尸体的仵作丶砍头的刽子手丶征粮的粮差丶征盐的盐差丶负责接生的稳婆。

徐闻作为县丞,手下配有门子一名,皂隶四名,马夫一名。

通俗点,就是办公室保安一名,出行保镖四名,司机一位。

也算小有排场。

忙碌了一天,徐闻坐在签押房中,还没喝口茶,就见岳冲红着眼走来,像是哭过。

他双膝一跪,哭着道:“少爷,我想脱了奴籍......”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